词语释义
怒江
(1) 中国西南地区大河。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流经青海、云南,流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流入孟加拉湾,全长2820公里,中国部分长1540公里。上游平缓,中游在云南境内,山高谷深,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唐古拉山,南流经云南省,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全长约3,200公里。在我国境内的河段,谷深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对北京的环保组织而言,狂野怒江的损失是不可接受的。
2、怒江在四川境内,全长2815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流入东南亚安达曼海。
3、在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能源发展五年计划,当中把怒江两座水坝工程的开启列为关键项目。
4、快速奔流的怒江有巨大的水电潜力。
5、因为怒江是国际河流,它流入缅甸,向南流向安达曼海,它的发展计划受国家保密法影响。
6、政府规划在怒江上修建13座大坝,其社会和环境成本难以估量,罕见抗议使得政府总理温家宝下令停止。
7、原来提出的怒江大坝建议能产生出比三峡大坝更多的电力,但它已引起国际争议。
8、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加快怒江水电开发的建议。
9、但是,水电规划部门已经决定将有效、科学地开发怒江。
10、中国正与缅甸、泰国着手开发一项在中国怒江的700亿瓦特的水电项目,中国政府在11月16日表示。
11、2003年6月,以中国华电公司(ChinaHuadian)为首一个集团宣布计划沿怒江主流建13座水坝。
12、由于长江、湄公河、怒江等亚洲几大河流都发源于云南,下游地区的严重干旱将关系到10亿人口的生活。
13、石瓢温泉是怒江峡谷中最神奇的天然澡塘。
14、丙中洛是怒江州最北端,也是海拔最高、最偏远小镇。生态脆弱环境容量有限。
15、又如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的最后一道题目的命题分别是: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和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16、因此,加快怒江经济的发展,必须针对困难,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17、怒江,九月,菊花的清香还在。
18、在其国内河流诸如湄公河和怒江筑坝截流时,中国勉强开始与下游受到影响的国家进行“磋商”。
19、我国西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通称三江地区。
20、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是中生代特提斯洋消亡的遗迹。
21、第三部分(第四章)是在前两部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怒江州边境三县经济成长的路径选择;
22、在另一篇报道里,他写到了两个偏远村庄的小孩,描述了他们如何滑着缆绳才能度过怒江去上学。
23、怒江河谷区的“原生态”特征早已消失,当今急需为当地少数民族找到尽快脱贫的生产方式。
24、据报道,沿怒江岸边的公路路况十分不好,随时都会有散落的碎石掉到公路上。
25、怒江流域水电资源丰富,建设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
26、怒江工程中有多个利益团体,对于如何管理大河有著相当分歧的利益。
27、地形对怒江、澜沧江流域夏季温度空间分布的“通道-阻隔”作用较明显;
28、全力开发水电将会严重损害邻国的利益,包括那些居住在湄公河、萨尔温江及怒江下游平原的几千万居民。
29、研究区选择在遭受泥石流危害严重的云南怒江流域。
怒江的国语词典
河川名。源出西藏拉萨北部的布喀池,东流入西康,南入云南,经缅甸境内,名为萨尔温江,至马达班湾注入印度洋。
怒江的网络释义
怒江 (江名)
怒江的翻译
怒江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 同本义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 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 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瞋目大怒。
(4)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5) 谴责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6)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7) 奋起;奋发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8)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9) 激怒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 苏洵《权书上》
(10) 超过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形容词
(1)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秋高风怒号。——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序
(2)飘风怒吹。——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4) 声响巨大 。如:怒号;怒涛
名词
(1) 通“孥”。妻子儿女
黄帝、 尧、 舜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2) 通“帑”。彗星尾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u5 [海陆丰腔] nu5 [客语拼音字汇] nu4 [台湾四县腔] nu5 [梅县腔] nu5 [东莞腔] lu3 [陆丰腔] nu5 [宝安腔] lu5 [沙头角腔] lu5
◎ 潮州话:no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怒 | 奴古 | 泥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nox/nuu | n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2) 同本义
江,江水也。?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3)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
(4)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洛河”、“渭河”、“漳河”
何江也?有丹徒大江,有 钱塘浙江,有 吴通陵江。——《论衡·书虚》
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史记·伍子胥列传》
(5) 又如: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江燕引雏(江边的燕子,为避灾祸,遂引雏燕弃巢而离去);江州车儿(一种独轮推车)
(6) 江苏省的简称 。如:江浙
(7) 中国古国名 。嬴姓,在今河南正阳西南,公元前623年灭于楚
(8) 是中古州名 。晋置,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并西延至湖北省武昌附近。后专指江西省九江一带
(9)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ong1 [梅县腔] gong1 [宝安腔] gong1 [客英字典] gong1 [沙头角腔] gong1 [东莞腔] gong1 [海陆丰腔]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江 | 古雙 | 見 | 江 | 平聲 | 江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kɔŋ | krung/ke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