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悒

chàng yì [ chang yi]
繁体 悵悒
注音 ㄔㄤˋ 一ˋ

词语释义

1.惆怅不乐。

词语解释

  1. 惆怅不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女亦悵悒曰:‘聚必有散,固是常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邵廷铨》:“ 廷銓 被促归署,心殊悵悒。”

引证解释

⒈ 惆怅不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女亦悵悒曰:‘聚必有散,固是常也。’”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邵廷铨》:“廷銓被促归署,心殊悵悒。”

汉字详情

chàng [chang]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TAY
五行:
仓颉: PPO
四角: 9203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长声。本义:因失意而不痛快) 同本义

恨,望恨也。——《说文》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又如:惆怅(伤感;失意);怅况(恍惚);怅触(惆怅感触)

英文翻译

disappointed, dissatis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3
◎ 潮州话:之央3(奖)

宋本广韵

[yi]
部首: 339
笔画: 10
五笔: NKCN
五行:
仓颉: PRAU
四角: 960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邑声。本义:愁闲不安) 同本义

悒,不安也。——《说文》

悒悒,不舒之貌也。——《苍颉篇》

君子终身守此悒悒。——《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于是楚王盖悒如也。——《韩诗外传》

(2) 又如:悒悒无聊(郁闷空虚);悒愤(心中有所郁结、忧愤);悒怏(忧郁不快);悒纡(郁闷);悒悒(忧郁,愁闷不乐);悒戚(忧戚);悒怅(忧郁怅惘);悒然(郁闷貌)

英文翻译

sorrowful, depressed, unhappy

方言集汇

◎ 粤语:jap1
◎ 客家话:[宝安腔] jip7 [客语拼音字汇] yib5 [海陆丰腔] rip7 [客英字典] jip7 [台湾四县腔] jip7 [梅县腔] jip7
◎ 潮州话:音4(邑)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汲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qip/ypʔĭ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