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

huái róu [ huai rou]
繁体 懷柔
注音 ㄏㄨㄞˊ ㄖㄡ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怀柔 huáiróu

(1) 用政治上笼络的手段使之归附

怀柔百越。——《三国志·吴主传》
conciliate;appease

词语解释

  1. 谓帝王祭祀山川,招来神祇,使各安其位。

    《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 毛 传:“怀,来;柔,安。” 郑玄 笺:“来安羣神,望于山川,皆以尊卑祭之。”《汉书·郊祀志》:“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 颜师古 注:“怀,来也;柔,安也。言招来百神而安处之。” 宋 苏轼 《凤翔太白山祈雨文》:“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 清 冯桂芬 《上海重建武帝庙记》:“圣 清 承天右序,怀柔百神,祀事咸秩。”

  2. 语本《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絶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以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后因以称笼络安抚外国或国内少数民族等为“怀柔”。

    汉 贾谊 《新书·无蓄》:“怀柔附远,何招而不至?”《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宣导休风,怀柔 百越 。” 宋 叶适 《外论一》:“ 汉 起匹夫,亲搏天下,不数年而据 秦 之故地,此其为仁义道德,足以怀柔其民者何在?” 清 林则徐 《会谕澳门同知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该夷等宜如何感恩,如何守法,方不负大皇帝怀柔远人之意。” 周恩来 《“七七”四年》:“敌人怀柔我们,我们誓死不做顺民。”

引证解释

⒈ 谓帝王祭祀山川,招来神祇,使各安其位。

《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毛传:“怀,来;柔,安。”
郑玄笺:“来安羣神,望于山川,皆以尊卑祭之。”
《汉书·郊祀志》:“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
颜师古注:“怀,来也;柔,安也。言招来百神而安处之。”
宋苏轼《凤翔太白山祈雨文》:“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
清冯桂芬《上海重建武帝庙记》:“圣清承天右序,怀柔百神,祀事咸秩。”

⒉ 后因以称笼络安抚外国或国内少数民族等为“怀柔”。

语本《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絶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以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汉贾谊《新书·无蓄》:“怀柔附远,何招而不至?”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宣导休风,怀柔百越。”
宋叶适《外论一》:“汉起匹夫,亲搏天下,不数年而据秦之故地,此其为仁义道德,足以怀柔其民者何在?”
清林则徐《会谕澳门同知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该夷等宜如何感恩,如何守法,方不负大皇帝怀柔远人之意。”
周恩来《“七七”四年》:“敌人怀柔我们,我们誓死不做顺民。”

怀柔的国语词典

以温和的手段使远方的人来归附。

怀柔的网络释义

怀柔 (汉语词语)

  • 怀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uái róu。指用政治手段笼络其他民族或国家,使归附自己。也指帝王祭祀山川,招来神祇,使各安其位。出自《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 毛 传:“怀,来;柔,安。”郑玄笺:“来安羣神,望于山川,皆以尊卑祭之。”。
  • 怀柔造句

    晨报讯眼看着家乡河水被污染,自己养的几千只鸭子暴死河中,怀柔鸭农张金虎将污染者推上法庭。
    童九斤,你的玻璃坊,就在怀柔雁栖湖那边,记住,每年的孝敬银子,只许增加,不可减少。
    从今年开始,本市怀柔区大骨节病病区和门头沟区、房山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不再作为病区对待。
    为了给举办保驾护航,怀柔区在控油、降尘、治污、减排等方面大力整改,“洗天净气”打造优佳环境。
    怀柔的圣泉山是一处天然的佛教圣地,有观音寺佛教文化苑、钟鼓楼、灵骨塔等禅修之所,寺庙周围也有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为什么选怀柔,因为有山有水,故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此前怀柔区要求公务人员婚宴只能邀请亲属参加,丰台区则有专人到公务人员办婚礼的酒店数桌数。
    我兄弟二人本是香岭人氏,一直在山下村落里生活,但也有怀柔天下之心,最近心有所感,本想去会仙城做一番大事业,造福天下。
    人就是这样,你来硬的,我跟你对着干;你来点怀柔的宽容的,他就不好意思了。
    本报讯从今年开始,本市怀柔区大骨节病病区和门头沟区、房山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不再作为病区对待。
    胯下之耻,可兴汉室;刀笔之辱,但惜怀柔。
    素有北京“北极乡”之称的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像一条镶嵌在大山深处的绚丽彩带,以秀美的自然景观、璀璨的古韵风姿,彰显着迷人的色彩。
    我将淡淡的玫瑰色梦境交给心会的知音,你是否和我一样感觉到澹静清纯的琴韵,我用满怀柔情的心将那一缕缕梦之光、梦之色,渲染着咫尺天涯的美丽、当姹紫嫣红漫山遍野开放的时候,你是否和我一样听见了那朵花开的声音。
    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石洞子。
    怀柔区喇叭沟门中榆树店村。
    白河农家院美丽的白河蜿蜒百里,跨越延庆、怀柔、密云三县,其间随山就势,形成白河峡谷。
    怀柔区一年一度的敛巧饭今天架锅开灶。
    只因南朝皇帝高拱深宫之中,文武边官,欺狂壅蔽,无怀柔之方略,有势力之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刮尽不已,苦害侵凌,千态莫状。
    最后以北京怀柔区桥梓镇生态景观园的湿地景观设计为例,研究和探讨了湿地景观设计手法的具体应用。
    西北军完全占领河南后,对红枪会既有怀柔改编又有镇压剿杀。

    汉字详情

    huái [huai]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MF
    四角: 910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2) 同本义

    怀,思念也。——《说文》

    嗟我怀人。——《诗·周南·卷耳》

    维以不永怀。

    有女怀人。——《诗·召南·野有死麕》

    惟佳人之独怀兮。——《楚辞·悲回风》

    怀良辰以孤往。——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而不怀仁。——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国怀乡。(国,国都)——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怀土(怀恋故乡;安于所处);怀香(怀念女色;风流);怀慕(怀念仰慕);怀乡(思念故乡)

    (4) 心里存有;怀藏

    心怆悢以伤怀。——《文选·班彪·北征赋》

    怀瑾握瑜兮。——《楚辞·九章·怀沙》。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怀信佗傺。——《楚词·屈原·涉江》

    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

    尚怀狐疑。

    怀其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姊在吾怀。——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怀玉(怀抱美玉。比喻人具有才德);怀慝(心中怀有不良的意念);怀贰(怀有二心);怀袖(拥抱);怀刺(心怀讽刺)

    (6) 包容;包围

    荡荡怀山襄陵。——《书·尧典》。传:“怀,包也。”

    怀万物。——《淮南子·览冥》

    (7) 又如:怀挟(包藏);怀山(包围山陵)

    (8) 孕,怀孕,谓妇女或雌性哺乳动物受精有胎 。如:怀耽(怀担。都指怀胎);怀了六甲(旧时指女怀孕);怀子(怀孕);怀身(怀孕)

    (9) 归向;依恋

    戎狄怀之。——《国语·晋语》

    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怀向(归向;向往);怀附(归向,归附);怀服(内心顺服);怀化(归服向化)

    (11) 招致;招徕 。如:怀诱(犹招引);怀辑(怀集;招来)

    (12) 安;安抚

    而怀西戎。——《韩非子·五蠹》

    广德行以怀之。—— 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13) 又如:怀生(安于生计);怀保(安抚保护;抚养);怀远(安抚边远的人);怀抚(安抚)

    名词

    (1) 胸口;怀抱里

    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然后》

    寘子于怀。——《诗·小雅·谷风》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韩非子·初见秦》

    (2) 又如:怀黄(怀里揣着金印);怀金(怀揣金印);怀襟(胸襟)

    (3) 心意;情意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前我怀。

    聊布往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予怀怆然。——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怀恩(感念恩德);怀寄(寄托心志);怀爱(心中喜爱)

    (5) 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卅九年,攻怀。——《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

    (6) 姓。如:怀素(公元737—799,唐名僧。长沙钱氏,字藏真。善草书,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狂素)

    英文翻译

    bosom, breast; carry in bosom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4
    ◎ 潮州话:huai5

    宋本广韵

    róu [ro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CBT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HD
    四角: 179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2) 同本义

    柔,木曲直也。——《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

    荏染柔木。——《诗·小雅·小弁》

    (3) 又如:柔木(柔软而又坚韧的木)

    (4) 柔弱;细嫩

    柔,弱也。——《广雅》

    爰求柔桑。——《诗·豳风·七月》

    薇亦柔止。——《诗·小雅·采微》

    柔弱者,生之徒也。——《说苑·敬慎》

    柔弱者,道之要也 。——《淮南子·原道》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5) 又如:柔枝嫩叶;柔条(嫩枝);柔红(柔嫩的花);柔莩(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柔荏(草木枝叶柔韧);柔桑(嫩桑叶);柔稚(幼嫩)

    (6) 柔软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

    (7) 又如:柔滑如荑(柔荑);柔穰(柔软的穰草);柔暖(柔软温暖);柔腴(柔软丰满);柔钝(柔软而不锋利);柔毳(柔软的皮毛);柔革(柔软的皮革)

    (8) 柔和;温和

    柔而立。——《书·皋陶谟》。郑注:“性行和柔。”

    柔而正。——《礼记·乐记》

    其声和以柔。——《史记·乐书》

    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管子·四时》

    士不偏不党,柔而坚。——《吕氏春秋·士容》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

    (9) 又如: 柔谨(温和恭谨);柔缓(温和宽厚);柔调(温和地调治);柔愿(温和朴实);柔慈(温和仁慈);柔雅(温和文雅);柔黄(嫩黄);柔良(柔顺善良);柔明(柔顺而聪明);柔合(柔顺弥合);柔讷(柔顺而不直言); 柔谦(柔和谦逊); 柔嘉(柔和美善);柔雌(柔和);柔仁(柔和而仁慈);柔心(性情柔和);柔奸(表面柔和而内心奸诈);柔气(气质柔和的人)

    (10) 温柔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洛神赋》

    (11) 又如:柔媚娇俏(温柔和顺,妩媚俏丽);柔婉(温柔);柔闲(温柔、娴淑);柔娥(温柔的美女);柔善(性格温柔的善良之人);柔情侠骨(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柔淑(温柔贤淑);柔恶(外似温柔内心恶劣的人);柔惠(温顺柔和);柔习(温顺驯服);柔慎(温顺谨慎);柔煦(驯顺)

    (12) 软弱;柔弱

    蚤见而心柔懦。——《韩非子·亡征》

    (13) 又如:柔肤弱体(柔弱的身体);柔蔓(柔弱的藤蔓);柔靡(柔弱委靡);柔筋脆骨(柔弱的筋骨);柔柯(柔弱的枝条);柔脆(柔弱,软弱);柔桡(柔弱苗条)

    (14) 柔美 。 如:柔妍(娇柔秀丽);柔艳(柔美的花);柔纤(柔美纤巧);柔颜(柔嫩的容颜);柔情绰态(柔美的情态);柔乡(女色迷人之境);柔握(柔美的手)

    动词

    (1) 安抚或平息,尤其通过让步

    柔远能迩。——《书·舜典》

    怀柔百神。——《诗·周颂·时迈》

    (2) 又如:柔远(安抚远人或远方邦国);柔远能迩(怀柔远方,优抚近地);柔软绥怀(安抚外方归顺者);柔远镇迩(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3) 通过加工使变软

    柔其肉。——《礼记·内则》

    (4) 又如:柔麻;柔融(溶化使柔软)

    (5) 润泽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国语·郑语》

    厉利剑者,必以柔砥。——《淮南子·说山》

    灵之圣之,岁殷泽柔。——南朝· 梁· 江淹《迎送神升歌》

    英文翻译

    soft; gentle, pliant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梅县腔] jiu2 ju2 [海陆丰腔] riu2 [东莞腔] jiu2 [宝安腔] ju2 (jiu2)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耳由平聲開口三等nju/rounʑĭəu

    怀柔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