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鸷

fèn zhì [ fen zhi]
繁体 忿鷙
注音 ㄈㄣˋ ㄓˋ

词语释义

1.亦作"忿忮"。残忍凶狠。 2.忿怒而击。

词语解释

  1. 亦作“ 忿忮 ”。残忍凶狠。

    宋 刘克庄 《题跋·章援致平与坡公书》:“君子无纤毫之过,而小人忿忮,必致之死。” 明 宋濂 《送黄仲恭赴官馀姚序》:“奈何官失其分,强者忿鷙自将,与守抗衡,弱者依阿取容,又一切局於钳制……二者胥失也。”

  2. 忿怒而击。

    《后汉书·杜诗传》:“昔 汤 武 善御众,故无忿鷙之师。” 李贤 注:“鷙,击也。 汤 武 顺天应人,其所征讨,皆吊伐而已,故无忿怒而击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忿忮”。残忍凶狠。

宋刘克庄《题跋·章援致平与坡公书》:“君子无纤毫之过,而小人忿忮,必致之死。”
明宋濂《送黄仲恭赴官馀姚序》:“奈何官失其分,强者忿鷙自将,与守抗衡,弱者依阿取容,又一切局於钳制……二者胥失也。”

⒉ 忿怒而击。

《后汉书·杜诗传》:“昔汤武善御众,故无忿鷙之师。”
李贤注:“鷙,击也。 汤武顺天应人,其所征讨,皆吊伐而已,故无忿怒而击也。”

忿鸷的国语词典

凶狠残忍。

忿鸷的网络释义

忿鸷

  • 忿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èn zhì,意思是亦作“ 忿忮 ”、忿怒而击。
  • 汉字详情

    fèn [fen]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WVNU
    五行:
    仓颉: CSHP
    四角: 803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分声。从“心”,表示与心情有关。本义:愤怒,怨恨)

    (2) 同本义

    忿,悁也。——《说文》

    忿,怒也。——《广雅》

    君子以惩忿窒欲。——《易·象传》

    身有所忿窒。——《礼记·大学》

    惩违改忿兮。——《楚辞·怀沙》。注:“恨也。”

    忿慉之气。——《庄子·达生》

    忿,恨也,怒也。——《玉篇》

    伯主约而不忿。——《战国制·秦策》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谋攻》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忿恨(愤怒怨恨);忿气(气愤;生气);忿怒(愤怒);忿疾(愤怒厌恶)

    (4) 用同“奋”。奋力 。如:忿不顾身(即“奋不顾身”);忿力(即“奋力”)

    英文翻译

    get angry; fury, exasp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fan5 f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fun5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fun5 [梅县腔] fun5 [宝安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4 [东莞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忿敷粉上聲合口三等pʰĭuənphyonx/phiuun
    zhì [zhi]
    部首: 514
    笔画: 11
    五笔: RVYG
    五行:
    仓颉: QIPYM
    四角: 55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鸟,从执,执亦声。本义:凶猛的鸟,如鹰、雕等) 同本义

    鸷,击杀鸟也。——《说文》

    鸷虫攫搏不程勇者。——《礼记·儒行》。注:“猛鸟猛兽也。”

    鸷鸟之不群兮。——《离骚》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唐· 刘禹锡《养鸷词》

    (2) 又如:鸷腾(如鸷鸟飞腾);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比喻百名诸侯不如天子一人);鸷视(如同鸷鸟视物,目光很锐敏)

    形容词

    (1) 凶猛;残暴

    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猱进鸷击。

    鸷兽毅虫,倨牙黔口。——《后汉书》

    (3) 又如:鸷忍(形容凶猛残忍);鸷眭(形容眼神凶恶);鸷愎(残忍刚愎)

    英文翻译

    hawk, vul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