忨愒

wán kài [ wan kai]
注音 ㄨㄢˊ ㄎㄞˋ

词语释义

苟且偷安。

词语解释

  1. 苟且偷安。

    清 管同 《书李氏三忠事迹考证后》:“ 元 人不知治术,无政无教,忨愒数十年,海内土崩瓦解。”

引证解释

⒈ 苟且偷安。

清管同《书李氏三忠事迹考证后》:“元人不知治术,无政无教,忨愒数十年,海内土崩瓦解。”

忨愒的国语词典

贪安苟且,不求进取。如:「忨愒逸乐,终将一事无成。」也作「玩愒」。

忨愒的网络释义

忨愒

  • 忨愒,读音为wàn kài,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苟且偷安。
  • 汉字详情

    wàn [wan]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FQN
    仓颉: PMMU
    四角: 91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苟安

    忨,贪也。——《说文》

    忨岁而愒日。——《左传·昭公元年》

    (2) 又如:忨愒(苟且偷安)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丸平聲合口一等nguanŋuɑn
    qì,kài [qi,kai]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JQN
    仓颉: PAPV
    四角: 96027

    英文翻译

    rest,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kai3 ko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5 [宝安腔] hi5 | kai3 | hot7 [梅县腔] ke.5 [海陆丰腔] ki1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od5 kai4 koi4 koi4 kuai4 [台湾四县腔] ki1 hi1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例祭B開去聲開口三等祭Bkhied/qyeykʰĭɛi

    忨愒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