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忧愁沮丧。
《旧唐书·蒋镇传》:“既知不免,每忧沮,常怀刃将自裁,多为兄 鍊 所救而罢。”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介甫 忧沮,形於颜色。”
引证解释
⒈ 忧愁沮丧。
引《旧唐书·蒋镇传》:“既知不免,每忧沮,常怀刃将自裁,多为兄鍊所救而罢。”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介甫忧沮,形於颜色。”
忧沮的网络释义
忧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
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2)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指忧愁忿懑滞郁在胸中);忧蹙(因忧愁而紧锁眉头);忧愠(忧愁懊恼);忧忆(忧愁担心);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什么东西捣心一样);忧邑(愁闷抑郁);忧畏(忧虑畏怯);忧世(为世时或时事而忧虑);忧怀(忧虑怀念);忧怯(担忧畏怯);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忧鱼(担心水患)
名词
(1)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王宅忧,亮阴三祀。——《书·说命上》
(2) 又如:忧居(丁忧家居);忧服(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忧纪(居父母丧之期);忧棘(居父母之丧);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忧艰(忧父母之丧)
(3) 忧患,祸患
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恐季氏之忧。
愦于忧。——《战国策·齐策四》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忧困(忧患困顿);忧逼(忧患侵迫);忧难(忧患);忧衅(忧患之端)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宥 | 于救 | 云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ĭəu | iuh/hiow |
详细解释
jǔ
动词
(1) (形声。从水,且声。①(
)本义:古水名。在今陕西省。②阻止)(2) 同“阻”。阻止,阻遏;终止
乱庶斯沮。——《诗·小雅·巧言》
其次,为赏劝罚沮。——《商君书·靳令》
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孟子·梁惠王下》
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荀子·强国》
沮之以兵。——《礼记·儒行》
溯流转漕,谷恒输沮。——《汉·巴郡太守都亭侯张纳功德叙》
(3) 又如:沮挠(阻挠;阻止);沮丘(背水的山丘);沮格(阻拦);沮厄(阻挠遏止);沮止(阻止,遏止)
(4) 畏惧,恐惧
沮之以兵。——《礼记·儒行》。注:“谓恐怖之也。”
(5) 又如:沮畏(畏惧);沮恐(畏惧,恐惧);沮喘(恐怖);沮惮(恐惧);沮慑(恐惧)
(6) 破坏,败坏
妄举,则事沮不胜。——《韩非子·二柄》
(7) 又如:沮咹衂(受挫;挫败);沮坏(中伤;败坏);沮解(破坏而使其离散)
(8) 诋毁,诽谤 。如:沮短(谗言毁谤);沮诽(诽谤);沮弃(诋毁放弃);沮陷(毁伤诬陷);沮訾(诋毁);沮薄(贬损,诋毁)
形容词
(1) 丧气、颓丧或灰心失望
神辱志沮。——嵇康《幽愤诗》
(2) 又如:沮折(沮丧屈从);沮惨不豫(失望悲惨,不高兴);沮气(丧失志气);沮索(颓废失意的样子);沮恐(沮丧惶恐);沮服(受挫灰心而降伏)
(3) 另见
jù
形容词
(1) 湿,湿润
彼汾沮洳。——《诗·魏风·汾沮洳》
(2) 又如:沮淤(低洼泥泞);沮洳场(低下阴湿的地方);沮泞(低洼泥泞)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ui3 [台湾四县腔] zu3 zu1 [客英字典] zih3 zih1 [宝安腔] zu1 zu3 [梅县腔] zii5 [海陆丰腔] zu3 zu1
◎ 潮州话:之污1(朱)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疽 | 七余 | 清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chio/civ | tsʰĭ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