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望

yōu wàng [ you wang]
繁体 憂望
注音 一ㄡ ㄨㄤˋ

词语释义

忧愁怀念。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忧愁怀念。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计足下久不得僕书,必加忧望。”

引证解释

⒈ 忧愁怀念。

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计足下久不得僕书,必加忧望。”

汉字详情

yōu [you]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D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IKU
四角: 93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 suī 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2)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指忧愁忿懑滞郁在胸中);忧蹙(因忧愁而紧锁眉头);忧愠(忧愁懊恼);忧忆(忧愁担心);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什么东西捣心一样);忧邑(愁闷抑郁);忧畏(忧虑畏怯);忧世(为世时或时事而忧虑);忧怀(忧虑怀念);忧怯(担忧畏怯);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忧鱼(担心水患)

名词

(1)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王宅忧,亮阴三祀。——《书·说命上》

(2) 又如:忧居(丁忧家居);忧服(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忧纪(居父母丧之期);忧棘(居父母之丧);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忧艰(忧父母之丧)

(3) 忧患,祸患

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恐季氏之忧。

愦于忧。——《战国策·齐策四》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忧困(忧患困顿);忧逼(忧患侵迫);忧难(忧患);忧衅(忧患之端)

(5) 姓

英文翻译

sad, grieved; grief, melancho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于救去聲開口三等ĭəuiuh/hiow
wàng [wang]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YN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BHG
四角: 071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 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2) 同本义

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

望,远视也。——《玉篇》

豕望视而交睫腥。——《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

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庄子·胠箧》

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庄子·天运》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扁鹊望 桓侯。——《韩非子·喻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望台(指轮船驾驶台);望楼(望远守卫的楼房);望阙(望着皇宫);望乞(希望;乞求);望国(遥望故国);望睹(了望,眺望);望乡(遥望故乡);望祭(望礼。遥望而祭);望拜(远远望见即行叩拜);望祀(遥望祭祀);望眼(远眺的眼睛)

(4) 遥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

旅上帝及四望。——《周礼·大宗伯》。注:“五岳四镇四渎。”

犹三望。——《左传·僖公三十一年》。注:“分野之星,国中山川皆因郊祀,望而祭之。”

(5) 又如:望祀(古代遥祭山川地袛之礼);望拜(遥望拜祭);望表(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

(6) 希望,期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非汉所望。——《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如:望岁(盼望丰收);望祈(盼望);望幸(臣民、妃嫔希望皇帝临幸);望巴巴(望眼巴巴)

(8) 向高处看 。如:望月(仰望天上的月亮);望羊(仰望远视的样子);望子(期望您。子,对人的尊称);望洋(仰望的样子);望慕(仰慕);望云(仰望白云);望视(仰视,远视)

(9) 察看 。如:望色(看人的气色);望气者(一种依靠望天气而预测吉凶祸福的方士)

(10) 看望

望其言是实。——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探望;拜望;看望

(12) 通“方”。比较

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己矣。——《礼记·表记》

(13) 怨恨,责怪

绛侯望 袁盎。——《史记·袁盎晁错传》

时人望之。——《后汉书·贾彪传》

不意君望臣深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黯褊心,不能无少望。——《汉书·汲黯传》

(14) 又如:望沮(怨恨沮丧);望言(怨言)

(15) 接近

望秋先陨。——宋· 沈括《梦溪笔谈》

(16) 又如:望七(将至七十岁);望五(年龄近五十岁);望四(接近四十岁);望秋(临近秋天)

名词

(1) 视野,视力所及 。如:望山(古弩上的瞄准器);望中(视野之中)

(2) 名望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望轻(声望低微);德高望重;望姓(有声望的氏族);望重(名望大);望臣(有威望的大臣);望雅(声望清高)

(4) 希望;盼望

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甚失孤望。——《资治通鉴》

(5) 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三月之望。——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望后(望日之后;向后);望夜(农历十五日之夜)

(7) 边际

神覆宇宙而无望。——《吕氏春秋·下贤》

(8) 仪容

季通弟 季良风望闲雅。——《北史》

(9) 有名的人

吾子楚国之望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10) 窗口

左右开四望。——《晋书》

(11) 酒店的招帘,即酒望 。如:望竿(悬挂酒招的旗竿)

(12) 唐代行政区划的等级之一

文宗世,宰相 韦处厚建议,复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新唐书》

介词

(1) ∶向,对着

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望前走

英文翻译

to look at, look forward; to hope, ex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6
◎ 客家话:[梅县腔] mong5 [海陆丰腔] mong6 [客英字典] mong5 [宝安腔] mong3 [东莞腔] mong3 [沙头角腔] mong5 [客语拼音字汇] mong4 vong4 [陆丰腔] mong6 [台湾四县腔] m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mĭwaŋmyang/m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