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忧戚
(1) 忧伤
词语解释
见“ 忧慼 ”。
亦作“ 忧戚 ”。忧愁烦恼。
《墨子·尚贤中》:“是以美善在上,而所怨谤在下,寧乐在君,忧慼在臣。”《庄子·让王》:“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慼。”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公以苍生之命,挺身入不测之敌,万里沙漠,嘻笑而还,气宇恢然,殊不见衰悴忧慼之态。”《水浒传》第一一○回:“词中之意,甚有悲哀忧戚之思, 宋江 心中,鬱鬱不乐。” 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不大爱笑,仿佛是很忧戚的,话也不多,但偶尔冲出一两句,可使举座失色。”
引证解释
⒈ 见“忧慼”。亦作“忧戚”。忧愁烦恼。
引《墨子·尚贤中》:“是以美善在上,而所怨谤在下,寧乐在君,忧慼在臣。”
《庄子·让王》:“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
唐杜甫《催宗文树鸡栅》诗:“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慼。”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公以苍生之命,挺身入不测之敌,万里沙漠,嘻笑而还,气宇恢然,殊不见衰悴忧慼之态。”
《水浒传》第一一〇回:“词中之意,甚有悲哀忧戚之思, 宋江心中,鬱鬱不乐。”
曹禺《日出》第二幕:“他不大爱笑,仿佛是很忧戚的,话也不多,但偶尔冲出一两句,可使举座失色。”
忧戚的国语词典
忧愁哀伤。
忧戚的网络释义
忧戚
忧戚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
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2)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指忧愁忿懑滞郁在胸中);忧蹙(因忧愁而紧锁眉头);忧愠(忧愁懊恼);忧忆(忧愁担心);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什么东西捣心一样);忧邑(愁闷抑郁);忧畏(忧虑畏怯);忧世(为世时或时事而忧虑);忧怀(忧虑怀念);忧怯(担忧畏怯);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忧鱼(担心水患)
名词
(1)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王宅忧,亮阴三祀。——《书·说命上》
(2) 又如:忧居(丁忧家居);忧服(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忧纪(居父母丧之期);忧棘(居父母之丧);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忧艰(忧父母之丧)
(3) 忧患,祸患
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恐季氏之忧。
愦于忧。——《战国策·齐策四》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忧困(忧患困顿);忧逼(忧患侵迫);忧难(忧患);忧衅(忧患之端)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宥 | 于救 | 云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ĭəu | iuh/hiow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戉,尗声。戉:(
),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2)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戚,戉也。——《说文》
干戈戚扬。——《诗·大雅·公刘》
朱干玉戚。——《礼记·明堂位》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3) 又如:戚扬(斧钺)
(4) 亲属,亲戚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吕氏春秋》
(5) 又如:;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贵)
(6) 姓
形容词
(1) 忧愁;悲伤。通“慽”、“慼”
心之忧矣,自始伊戚。——《诗·小雅·小明》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
蒋氏大戚。
婉贞独戚然。——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汝又虑戚吾心。——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忧愁和欢乐);戚欣(忧愁与欢乐);戚言(忧戚的言词);戚嗟(忧伤嗟叹);戚意(忧伤的心情);戚惨(悲伤);戚忧(忧伤);戚颜(忧伤的容颜)
(4) 亲近,亲密
未可以戚我先王。——《书·金滕》
(5) 又如:戚疏(亲疏)
(6) 愤怒 。如:戚醮(烦恼)
(7) 假借为“促”(
)。疾速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qid5 [陆丰腔] cit7 [客英字典] cit7 [宝安腔] cit7 [梅县腔] cit7 [东莞腔] cit7 [海陆丰腔] cit7 [沙头角腔] c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戚 | 倉歷 | 清 | 錫開 | 入聲 | 錫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chek/cek | tsʰi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