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

zhōng liè [ zhong lie]
注音 ㄓㄨㄥ ㄌ一ㄝ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忠烈 zhōngliè

(1) 指对国家或人民无限忠诚而牺牲生命

忠烈之臣
to die for one's country

(2) 指有这种行为的人

缅怀忠烈
national hero

词语解释

  1. 忠义壮烈。

    《晋书·忠义传·麴允》:“ 允 发愤自杀。 聪 嘉其忠烈,赠车骑将军,諡 节愍侯 。”《隋书·诚节传·张季珣》:“ 季珣 家素忠烈,兄弟俱死国难,论者贤之。” 杨朔 《蓬莱仙境》:“﹝ 任常伦 ﹞跟鬼子拚了刺刀,自己也牺牲了。人民怀念他的忠烈,还在当地替他铸了座铜像呢。”

  2. 指为正义而壮烈牺牲者。

    《南史·刘勔传论》:“ 刘勔 出征久抚,所在流誉,行己之节,赴陷为期,虽古之忠烈,亦何以加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许绍棣叶溯中黄萍荪》:“ 黄 竟以此起家,为教育厅小官,遂编《越风》,函约‘名人’撰稿,谈忠烈遗闻,名流轶事,自忘其本来面目矣。”

  3. 忠诚刚正。

    《宋书·朱龄石传》:“ 绰 为人忠烈,受 冲 更生之恩,事 冲 如父。”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鉞奋忠烈。” 明 夏完淳 《六哀·侯纳言》诗:“忠烈简迈姿,淡然青云志。”

引证解释

⒈ 忠义壮烈。 《晋书·忠义传·麴允》:“允发愤自杀。

聪嘉其忠烈,赠车骑将军,諡节愍侯。”
《隋书·诚节传·张季珣》:“季珣家素忠烈,兄弟俱死国难,论者贤之。”
杨朔《蓬莱仙境》:“﹝任常伦﹞跟鬼子拚了刺刀,自己也牺牲了。人民怀念他的忠烈,还在当地替他铸了座铜像呢。”

⒉ 指为正义而壮烈牺牲者。

《南史·刘勔传论》:“刘勔出征久抚,所在流誉,行己之节,赴陷为期,虽古之忠烈,亦何以加此!”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许绍棣叶溯中黄萍荪》:“黄竟以此起家,为教育厅小官,遂编《越风》,函约‘名人’撰稿,谈忠烈遗闻,名流轶事,自忘其本来面目矣。”

⒊ 忠诚刚正。

《宋书·朱龄石传》:“绰为人忠烈,受冲更生之恩,事冲如父。”
唐杜甫《北征》诗:“桓桓陈将军,仗鉞奋忠烈。”
明夏完淳《六哀·侯纳言》诗:“忠烈简迈姿,淡然青云志。”

忠烈的国语词典

为国尽忠而牺牲生命的人。

如:「抗日忠烈令人景仰。」

忠烈的网络释义

忠烈

  • 忠烈:汉语词语
  • 忠烈:电视剧
  • 忠烈 (汉语词语)

  • 忠义壮烈。
  • 指为正义而壮烈牺牲者。
  • .忠诚刚正
  • 忠烈的翻译

    英语: sacrifice oneself for one's country, martyr
    法语: se sacrifier pour son pays, martyr

    忠烈造句

    这位将军寧死不屈,最后为国捐躯,那股死心塌地的忠烈精神,真是令人欣佩。
    一首老歌牵系一门忠烈,揭开一段尘封往事。
    这是一副长联,上联颂扬忠烈们的英雄气概,下联写尽了立身锁江所见的远近胜景,引人入胜的同时又字字力有千钧,用战联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辅国将军刘毅、广武将军何无忌、镇北主簿孟昶、兖州主簿魏咏之、宁远将军刘道规、龙骧将军刘籓、振威将军檀凭之等,忠烈断金,精贯白日,荷戈奋袂,志在毕命。
    是故夕寐宵兴,援奖忠烈,潜构崎岖,险过履虎。
    您一个大字不识,却能从一门忠烈的老令公、杨大郎一直数落到杨八郎是咋回事儿!连我都佩服。
    站在忠烈祠门口的卫兵,都是高大魁梧,目光如炬,十分英挺。
    他的父亲、姐姐、妻子、女儿,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门忠烈,可钦可敬。
    举忠烈之庙于内,岂不近之昵爱也?焉有蔽聪昵爱,家范无制,而能垂法作程,宪章百度乎?谨按谥法,敬以直内,内而不肃,何以刑于外?宪者,法也。
    靖节果勇,入忠烈祠,镒忠正,追授太傅、成国公。
    武阳人朱遵时任犍为郡功曹,率领军队迎战公孙述军,战死于六水门,民间为纪念他的忠烈而在六水门立朱遵祠。
    独特的拳法,或许源自一门忠烈的杨家将后人。
    唐家一门忠烈,世代将门,若是战阵厮杀马革裹尸,如此就是死了,也能对得起唐家列祖列宗世代英灵,只是如今这般死法,心里却着实憋屈。
    辅国将军刘毅、广武将军何无忌、镇北主簿孟昶、兗州主簿魏咏之、宁远将军刘道规、龙骧将军刘籓、振威将军檀凭之等,忠烈断金,精贯白日,荷戈奋袂,志在毕命。
    那时候,平一峰尚是年少,只有十一二岁,但他自小生长在武将世家,耳染目濡,皆是保家卫国,破阵杀敌的忠烈之气。
    用桃花开时,在天地之间抛洒的殷红色彩,象征杨家将一门忠烈的斑斑血迹,就把三月桃花神的冠冕颁给杨延昭!杨延昭在百姓的怀念和缅怀中从人变成了神。
    花甲之年的李香琴饰演佘太君,率领一门忠烈英勇抗敌。
    厉锋紧握宝剑,在城楼上杀掉斤百个敌人后,气力不支被敌人杀害了,其妻胡氏得到这一消息后也哀痛欲绝,上吊身亡了,就此一门忠烈死于非命。
    问狂澜谁挽,倚天抽剑,诛奸佞,扶忠烈?八十一回小说,泪斑斑,染英雄血。
    卫兵仪队交接仪式在台北的忠烈祠。

    汉字详情

    zhōng [zhong]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KH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P
    四角: 50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 同本义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

    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志虑忠纯。

    君子以为忠。——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 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4)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

    (5) 忠厚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6)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

    动词

    (1)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2) 又

    忠而被谤。

    (3) 又

    求忠以自为。

    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名词

    (1) 忠臣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2) 通“中”。中间,适中

    忠人之和。——《管子·禁藏》

    则有仇讐之忠。——《韩非子·五蠹》。高亨云:“忠,借为中。”

    (3) 姓

    英文翻译

    loyalty, devotion, fide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zh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东莞腔] zung1 [梅县腔] zh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海陆丰腔] z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triung/tiungţĭuŋ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GQJO

    英文翻译

    fiery, violent, vehement, ardent

    忠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