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悫

zhōng què [ zhong que]
繁体 忠愨
注音 ㄓㄨㄥ ㄑㄩㄝˋ

词语释义

忠诚敬谨。

词语解释

  1. 忠诚朴实。

    《魏书·罗结传》:“ 世祖 以其忠慤,甚见信待。”《旧唐书·屈突通传》:“ 通 性刚毅,志尚忠慤,检身清正。” 丁玲 《阿毛姑娘》:“所来往的人,也不过是像父亲一样忠悫的乡下老人。”

引证解释

⒈ 忠诚朴实。

《魏书·罗结传》:“世祖以其忠慤,甚见信待。”
《旧唐书·屈突通传》:“通性刚毅,志尚忠慤,检身清正。”
丁玲《阿毛姑娘》:“所来往的人,也不过是像父亲一样忠悫的乡下老人。”

忠悫的国语词典

忠诚敬谨。

忠悫的网络释义

忠悫

  • zhōng què ㄓㄨㄙ ㄑㄩㄝˋ 忠悫
  • 忠诚朴实。
  • 汉字详情

    zhōng [zhong]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KH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P
    四角: 50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 同本义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

    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志虑忠纯。

    君子以为忠。——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 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4)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

    (5) 忠厚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6)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

    动词

    (1)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2) 又

    忠而被谤。

    (3) 又

    求忠以自为。

    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名词

    (1) 忠臣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2) 通“中”。中间,适中

    忠人之和。——《管子·禁藏》

    则有仇讐之忠。——《韩非子·五蠹》。高亨云:“忠,借为中。”

    (3) 姓

    英文翻译

    loyalty, devotion, fide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zh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东莞腔] zung1 [梅县腔] zh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海陆丰腔] z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triung/tiungţĭuŋ
    què [que]
    部首: 440
    笔画: 11
    五笔: FPMN
    五行:
    仓颉: GBHP
    四角: 403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恭谨

    悫,谨也。——《说文》

    共容悫。——《荀子·非十二子》

    (2) 如:悫素(恭谨朴实);悫讷(谨慎寡言)

    (3) 厚道;朴实

    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高言谨悫。——《荀子·非十二子》

    (4) 如:悫士(质朴诚实之士);悫直(朴实耿直);悫善(朴实善良);悫实(朴实);悫励(笃诚奋勉)

    英文翻译

    sincerity, honesty; modest

    方言集汇

    ◎ 粤语:kok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