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

zhōng xiào [ zhong xiao]
注音 ㄓㄨㄥ ㄒ一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词语解释

  1.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引证解释

⒈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郑玄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
《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忠孝的国语词典

忠于国家,孝顺父母。

忠孝的网络释义

忠孝

  • 忠孝是汉语词语。
  • 拼音:zhōng xiào
  • 释义:受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 忠孝造句

    本章参议了元朝文人忠孝节义观新的时代特点。
    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
    那些布满了忠孝节义、离合悲欢的故事曾困惑了他。
    有等忠孝义气男,王祥卧冰真可怜,曹庄孝母不把官做,苦打柴,到深山,也曾杀狗把妻劝,这是古来两位大贤。
    当国家需要臣子在忠孝两者选取其一时,“移孝作忠”被认为合理,并得到鼓励。
    “是,算是忠孝双全,”殷契说“你说的大道理我赞成,但是,眼前你的娘年纪这样大,你远离家乡,她怎么生活呢?”。
    讲文明,有礼貌,洁身心,重人道,献光热,守忠孝,尊科学,尚创造,爱地球,和谐好。汉文化,起新潮,山河兴,云天高,龙腾飞,举世傲!
    男人忠孝才像男人,女人柔顺才像女人。
    俗话说:百事孝为先;可俗话又说:忠孝不能两全!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义务,为国尽忠是我们的责任,在此祝愿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当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谁知他人心中是何心!杨忠孝此刻也记起了一脸正气凛然的士子,姓宋名颢然,字青云,举人身份。
    唉,关老爷忠孝双全,是人人可敬的正人君子,况且,您与我家胡老爷是何等的交情!我们焉有见死不救之理?
    踏实勤恳工作,奉献青春年华。勇于开拓创新,吐露奋进芳华。奉献温暖爱心,闪耀炽热光华。崇尚忠孝礼义,天地徳厚物华。胸怀鸿鹄大志,共兴文明中华。
    民国初年,一二桀黠之徒,利用国民弱点,遂倡为无秩序之平等,无界说之自由,谬种流传,人禽莫辨,举吾国数千年之教泽扫地无余。求如前史所载忠孝节义诸大端,几几乎如凤毛麟角之不可多得也。
    忠孝医院公关部负责人陈家杰告诉导报记者,厦门受伤旅客黄立平,重伤严重骨折。
    将积善成德、忠孝节义等道德观点作为其家族文化的焦点。
    霜降,双枪老太婆,送你“双枪--吉祥如意”;双枪李向阳,送你“双枪--好运财富”。祝福你霜降快乐,忠孝双全、福寿双全;事业爱情,比翼双飞,圆圆满满!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戎马沙场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其为“孝烈将军”。
    大佳展区、忠孝桥与台北桥之间的河滨公园,都是赏烟火的最佳地点。
    现在明白了,当时我把你以及预知分别后的思念像延陵季子挂剑一样,悬挂在忠孝东路的木棉、槭树上;也许是个怯懦去直接负荷感情重担的人,所以必须借助花枝树臂帮我撑腰。

    汉字详情

    zhōng [zhong]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KH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P
    四角: 50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 同本义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

    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志虑忠纯。

    君子以为忠。——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 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4)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

    (5) 忠厚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6)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

    动词

    (1)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2) 又

    忠而被谤。

    (3) 又

    求忠以自为。

    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名词

    (1) 忠臣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2) 通“中”。中间,适中

    忠人之和。——《管子·禁藏》

    则有仇讐之忠。——《韩非子·五蠹》。高亨云:“忠,借为中。”

    (3) 姓

    英文翻译

    loyalty, devotion, fide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zh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东莞腔] zung1 [梅县腔] zh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海陆丰腔] z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triung/tiungţĭuŋ
    xiào [xiao]
    部首: 344
    笔画: 7
    五笔: FT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KND
    四角: 44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2) 同本义

    孝,善事父母者。——《说文》

    孝利亲也。——《墨子经》

    子爱利亲谓之孝。——《贾子道术》

    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周书·谥法》

    众之本教曰孝。——《礼记·祭义》

    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

    孝,文之本也。——《国语·周语》

    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大司乐》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诗·鲁颂·泮水》

    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旧唐书》

    (3) 又如:孝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孝慈(孝顺父母,慈爱幼弱);孝养(孝顺父母,奉养父母)

    (4) 祭,祭祀 。向神或祖先供财物以示感激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论语》

    (5) 能继先人之志

    追孝于前文人。——《书·文侯之命》

    (6) 居丧

    后丧母,居丧,哀毁骨立。人云:“崔九作孝,风吹即倒。”——《北史·崔逞传》

    (7) 又如:孝门(孝悌之家);孝家(居丧守孝的人家);孝堂(灵堂)

    (8) 孝敬 。如:孝爱(孝敬爱重)

    名词

    (1) 丧服,孝服 。象征悲恸的白色稀纱衣服(尤指中国)或黑色服装、黑纱或黑色标志(尤指西方各民族)

    原来这婆娘自从药死了武大,那里肯戴孝。——《水浒传》

    (2) 又如:孝白(举丧时穿的白色孝服);穿孝;带孝;挂孝;重孝;热孝;脱孝

    (3) 服丧期 。如:守孝;有孝;忘了孝未满;孝衣

    穿孝

    (4) 又指办丧事仪式

    崔九作孝,风吹即倒。——《北史》

    (5) 又如:吊孝;谢孝

    (6) 居丧的人

    今日与谢孝剧谈一出来。——《世说新语》。按:时 谢玄居父丧,故称 谢孝

    (7) 姓

    英文翻译

    filial piety, obedience; mou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u5 [宝安腔] hau5 [梅县腔] hau5 [海陆丰腔] hau5 [沙头角腔] hau5 [客语拼音字汇] hau4 [东莞腔] hau5 [陆丰腔] hau5 [台湾四县腔] hau5
    ◎ 潮州话:hao3(hàu) ha3(hà)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敎去聲開口二等xauhrauh/xe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