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

zhōng yǒng [zhong yong]
注音 ㄓㄨㄥ ㄩㄥˇ

词语释义

忠勇 zhōngyǒng

(1) 忠诚勇敢

loyal and brave

引证解释

⒈ 忠诚勇敢。

《后汉书·李固传》:“自非博陆忠勇, 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
《新唐书·白居易传》:“度为人忠勇,可尝一面。”
陈衍《元诗纪事·张玉娘》:“丈夫则以忠勇自期,妇人则以贞节自许。”
柔石《二月》一:“城内的敌兵,见这边有这样忠勇的人,胆也吓坏了,他们自己逃散了。”

忠勇的国语词典

忠诚而勇敢。

忠勇的网络释义

忠勇

  • 忠勇,汉语词汇。
  • 拼音:zhōng yǒng,
  • 拼音:忠诚勇敢
  • 出自《后汉书·李固传》。
  • 忠勇的翻译

    英语: loyal and brave

    忠勇造句

    不管他是哪一阶级的人,凡能忠勇卫国的都是值得我们敬爱的。
    兴起兴起为耶稣十架忠勇精兵。
    逸乐常趋向幻灭,惟忧劳必玉汝於成,大忠大勇,忠勇是人人本有的赤忱,一念之私,表现为怯懦耻笑一生,一念之仁,足以开万世之太平。
    他曾受到过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史迪威的检阅,得过忠勇、云麾勋章,至今他满身伤痕,左臂有残。
    本省虽有镇臣金声桓,忠勇超群,足当半壁,但标下兵丁,终系汉人,以汉人而御汉人,势力既不相下,而以孤军当四郊之多垒,左支右吾,又苦众寡之莫敌。
    红色:象征忠勇、义、武、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
    忠勇军也以永兴岛作为主基地,向西、南沙群岛的纵深进行了发展。
    清代李玉《清忠谱》中说“淋漓血性,颇知忠勇三分”。
    何皇后闻言大喜,赏郭胜五十金,称老郭乡谊为重,忠勇可期,他日富贵不可限量。
    哥哥,我说过,一日忠勇侯府不稳,我一日不谈私情。无论是秦铮,还是李沐青,亦或者是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别人如何想法,我不需要知道。我只需要知道我自己的想法和目的,守护好忠勇侯府和谢氏不倒就够了。
    国运昌隆,人民幸福,堪慰先烈于九泉,遂建碑以纪念英烈,表彰忠勇,激励来兹。
    子通,你这些年随本王转战南北,护得寡人周全,是难得的忠勇之士。
    木华黎是成吉思汗的结拜兄弟,忠勇无比,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为成吉思汗的“四杰”,更是元朝的开国功臣之首。
    是啊,我洪某人受命天父,上有天神庇佑,下有张义士这样的忠勇猛将,寻常的清狗鬼怪其奈我何?
    被集美大学等学校奉为学校教育精神的“陈嘉庚精神”,其特质还有以下三点:仁慈忠勇的道义精神、躬行务实的事业精神、持久不衰的人生激情。
    忠勇之心报国家,信义之心立威严。孝顺之心敬长辈,仁爱之心扶贫弱。礼仪之心诚相敬,勤俭之心为持家。善学之心传经典,赤子之心扬正气。
    我本人来做你们的将军,法官和你们战场忠勇的犒劳者。
    武士道精神中来自华夏文化的影响也是绝对不可忽略的,特别是那种轻生重义,忠心为主和集体协作精神、礼仪纪律,令人想起春秋时期的那些忠勇之士。
    边防文化是边防之魂,孕育了一代代忠勇双全的边关将士。
    魏胜以一平民身份,觉察金人意图,招集忠勇义士三百人,渡淮袭取涟水,攻下海州,一路宣布朝廷德意,不枉杀一人。

    汉字详情

    zhōng [zhong]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KH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P
    四角: 50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 同本义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

    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志虑忠纯。

    君子以为忠。——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 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4)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

    (5) 忠厚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6)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

    动词

    (1)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2) 又

    忠而被谤。

    (3) 又

    求忠以自为。

    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名词

    (1) 忠臣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2) 通“中”。中间,适中

    忠人之和。——《管子·禁藏》

    则有仇讐之忠。——《韩非子·五蠹》。高亨云:“忠,借为中。”

    (3) 姓

    英文翻译

    loyalty, devotion, fide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zh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东莞腔] zung1 [梅县腔] zh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海陆丰腔] z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triung/tiungţĭuŋ
    yǒng [yong]
    部首: 217
    笔画: 9
    五笔: CEL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BKS
    四角: 174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2) 同本义

    勇,气也。——《说文》

    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尔勇伊何。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勇于就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若素名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勇而多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4) 勇猛;凶猛

    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5)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

    名词

    (1) 勇气,勇力

    可使有勇。——《论语·先进》

    勇冠三军。——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其勇过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

    (3) 姓

    英文翻译

    brave, courageous, fierce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5 ju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陆丰腔] jung3 [东莞腔] jung3
    ◎ 潮州话: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隴上聲開口三等jĭwoŋjyungx/jvnk

    忠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