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喜

zhì xǐ [ zhi xi]
繁体 誌喜
注音 ㄓˋ ㄒ一ˇ

词语释义

1.谓表示喜悦。清张问陶有《重阳京兆榜发志喜》诗。

词语解释

  1. 谓表示喜悦。

    清 吴大澂 《师趛鼎》诗注:“丙申, 东坡 生日,得此誌喜。”

引证解释

⒈ 谓表示喜悦。

清吴大澂《师趛鼎》诗注:“丙申, 东坡生日,得此誌喜。”

志喜的国语词典

表示庆贺。

如:「新婚志喜」、「乔迁志喜」。

志喜的网络释义

志喜

  • 志喜释义表示喜悦。出处:清 张问陶有《重阳京兆榜发志喜》诗。
  • 志喜造句

    北军开始庆祝打败了李军,炮兵鸣炮志喜。
    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
    主持人胡紫薇在微博上秀出“开业志喜”的字表示祝贺,孟非转发微博并留言,“谢谢紫微姐,好漂亮的字!可否见赐?”。
    恭喜恭喜,开张志喜。开门见喜,欢天喜地。喜从天降,大喜过望。喜形于色,喜笑颜开。喜上眉梢,喜不自胜。恭喜发财,皆大欢喜。
    顺起来读就是,“淑萍柯水结婚志喜”。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更名志喜。
    某某先生,某某小姐,订婚志喜。

    汉字详情

    zhì [zhi]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F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GP
    四角: 40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 同本义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 韩愈《县斋有怀》

    (3)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4) 记事的文章 。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5) 心情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6)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7) 神志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8) 通“帜”。旗帜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9) 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动词

    (1) 有志;立志;专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3) 记着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永志不忘

    (5) 向慕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6) 记载,记录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7)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8) 叙述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动词

    (1)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2) 同本义

    誌,记誌也。——《说文新附》

    誌,记也。——《字诂》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3)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4) 记录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5)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6) 做记号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7) 又

    寻向所志。

    名词

    (1) 标记;记号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2)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3)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英文翻译

    purpose, will, determination; annals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梅县腔] tje5 [宝安腔]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东莞腔] zi5 [客英字典] zhi5 [陆丰腔] zhi5 [沙头角腔] zi5 [台湾四县腔] zih5 [海陆丰腔] zhi5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職吏去聲開口三等tɕĭəcjih/tjioh
    [xi]
    部首: 329
    笔画: 12
    五笔: FKU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GRTR
    四角: 40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2)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喜,乐也。——《说文》

    人喜则斯陶。——《礼记·檀弓》

    其志为喜。——《素问·五远行大论》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诗·小雅·菁菁》

    陈胜、 吴广喜,念鬼。——《史记·陈涉世家》

    嘿然大喜。——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虎因喜。——唐· 柳宗元《三戒》

    不以物喜。——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保亦自喜。——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 又如:喜洽(喜恰。和颜悦色;热情);喜之不尽(无限欢喜);喜匆匆(喜欢,兴奋的样子);喜欢不杀(很喜欢;喜欢死了);喜上眉梢(眉宇间露出喜悦的表情)

    (4) 容易

    人命难知,计算喜错。——《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

    动词

    (1) 喜爱;爱好

    喜为吏。——《汉书·黄霸传》

    齐威王之时喜隐。——《史记·滑稽列传》

    宽仁喜儒术。——《淮南子·宪王钦传》

    盖孔子晚而喜《易》。——《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最喜小儿。——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少年人常喜事。——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老人犹喜。——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喜士(好客;喜接纳贤士);喜功(自负其功;喜立大功;贪功);喜名(好名;追求名誉)。使…高兴

    可怪乌雅鸟,鸣声不喜人。——刘基《鸟啼曲》

    (3) 妇女怀孕

    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曹雪芹《红楼梦》

    (4) 又如:喜信(指怀孕);喜脉(妇女怀孕的脉象);喜弹(孵不成雏鸭的鸭蛋。也叫“鸭馄饨”)

    名词

    (1) 喜事

    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国语·鲁语》

    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宋· 秦观《庆张君俞都尉留后得子》

    喜宴前枉唤新郎,洞房中依然触觉。——《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喜兆(喜事的征兆);喜信(唐代进士及第的家报;喜庆事情的先兆)

    (3) 痘疹 。旧俗孩子出痘时,常因惧得天花而讳言之,又以痘既发出便可平安,故用“喜”字代指,以求吉利

    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症。——《红楼梦》

    (4) 姓

    英文翻译

    like, love, enjoy; joyful thing

    方言集汇

    ◎ 粤语:hei2
    ◎ 客家话:[梅县腔] hi3 [台湾四县腔] hi3 [客英字典] hi3 [宝安腔] hi3 [沙头角腔] hi3 [客语拼音字汇] hi3 [海陆丰腔] hi3 [东莞腔] hi3 [陆丰腔] hi3
    ◎ 潮州话:h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虚里上聲開口三等hix/xiiox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