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心烦
(1) 心里烦躁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心里烦躁或烦闷:~意乱。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指环的遗失使她很心烦意乱。
2、当另一个司机令人心烦的时候,54%的人选择什么也不做。
3、我发现自己仅仅因为我的孩子还是个孩子而心烦意乱。
4、你要牢记,宽恕并不一定意味着顺从那些让你心烦意乱的人,也不意味着饶恕他或她的行为。
5、与大学通知书一起来的一张账单让他们心烦。
6、这个词会导致一位女士因为“没什么”而心烦意乱,然后再以“很好”这个词来收尾。
7、还有为什么,我在从超级市场回家的路上问自己,当油炸圈饼进入她的边缘视觉,而感到心烦意乱的人是不是智慧和心理上完美平衡的人呢?
8、因此我们要求你们后退一步并向内感受灵性规律是如何在这些让你心烦的事情中运作的。
9、他不知道母亲是否听见他的话,但是当他帮母亲睡下时,她躺在枕头上看着他说,“你不该为那个女孩心烦意乱。”
10、这条消息使他极为心烦。
11、布什总统说,失去住房,失去了生意让许多人心烦意乱,他非常理解。
12、我正拉着小提琴,被打扰让我心烦意乱,甚至懒得抬头看一眼——你知道的,老朋友之间总这样。
13、冷冰冰的后果便是年轻的职员日以继夜的工作,还被偿还房贷搞的心烦意乱,这样他们就没有时间去关心是什么使中国的处境如此不堪。
14、感情用事。当女人心烦或激动时,她也许会哭,或舞动自己的手臂,不停地说,使用情绪化形容词描述自己的感受。
15、她个人所需甚少:她似乎从不去想,所以不会为孩子或她没有的东西而心烦意乱。
16、而将科技想象成一种解放性力量的普遍倾向也令我们心烦意乱;它让我们无视一个现象,即政府拥有的权力已经大到了不适宜的水平。
17、一些政府在本国范围内仍然面临着艰难的政治推销工作,选民被美国打算只保住有钱的银行家搞得心烦意乱。
18、它关系到选择什么才是对你最重要的,边工作边生活、恋爱、应变、争论或者心烦意乱,用健康的方式使你感到拥有权利。
19、所以如果你对某人的错误感到心烦,你觉得很长时间之后,你有可能结束这些错误,并且评价这些错误么?
20、大多数家长愿意成为怀孕女儿的支持者(或儿子的女友怀孕了),即使他们一开始生气或心烦。
21、他心烦意乱地离开家,搭车前往华盛顿,又乘上了南下的灰狗巴士。
22、与之相反,我强迫自己坐在电脑前开展一些工作,但我一直心烦意乱。
23、现在已经结束了,我觉得就是那儿令他们心烦意乱。
24、每个人都会有心烦意乱的时候。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专家把愤怒情绪到了失控的状态列为一种疾病。
25、这位总统便威吓说:谁令这位年轻的实习生心烦,就解雇谁。
26、他们心烦意乱的时间比女性更长。
27、这个意外事故让他非常心烦。
28、基思变得心烦意乱,因为菲拉格慕是唯一一个在过去的日子里支持着他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心绪烦乱。
引汉陆贾《新语·至德》:“事众者则心烦,心烦者则刑罚纵横而无所立。”
晋潘岳《射雉赋》:“屏发布而累息,徒心烦而技懩。”
茅盾《子夜》十六:“电扇的风也是热惹惹地叫人心烦。”
⒉ 厌烦。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张生闻语,转转心劳攘,使作得似风魔,説了依前又问当;颠来倒去,全不害心烦。”
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六章:“她最心烦的就是她家的那个长工,她不嫌他能干活,一个顶两个用,只烦他食量大,一顿要花消家里一升粮。”
心烦的国语词典
心里烦乱、厌烦。
心烦的网络释义
心烦
心烦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心 | 息林 | 心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sĭĕm | sim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页(
),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2) 烦躁,烦闷
烦,热头痛也。——《说文》
烦则喘喝。——《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唐· 杜甫《兵车行》
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心烦(心里烦躁);烦积(烦闷积郁);烦困(烦躁疲劳);烦怨(烦恼怨恨)
(4) 通“繁”。烦琐;繁多
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
法省则不烦。——《淮南子·主术》。注:“多也。”
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
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注:“众也。”
以奉使称臣,频烦至吴。——《三国志·费伟传》
话休絮烦。——《水浒传》
(5) 又如:烦务(繁杂的事务);烦细(繁杂琐碎);烦富(繁多;庞杂);烦几(繁杂的政事);烦鄙(繁杂卑俗);要言不烦
(6) 厌烦,腻烦 。如:耐烦(不急躁,不厌其烦);烦倦(厌烦困倦);烦厌(厌烦)
(7) 乱;纠缠
拨烦理乱,兼肃文教。——《晋书·刘颂传》
(8) 又如:烦委(杂乱堆积);烦悖(牵缠;纷乱);烦悖(纷乱谬误);烦舌(纷繁杂乱;心情烦闷,思绪混乱)
动词
(1) 相烦;烦劳
烦,劳也;扰也。——《广雅》
卫者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数则烦,烦则不敬。——《礼记·祭义》
不可以烦大臣。——《战国策·秦策》
是好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史记·滑稽列传》
(2) 又如:烦交
(3) 搅扰;烦扰
水烦则鱼鼈不大。——《史记·乐书》
农时惮烦民。——王安石《杂咏》
以物烦其性命乎。——《淮南子·俶真》
(4) 又如:烦散(烦扰散乱);烦累(烦扰;劳累);烦搅(烦扰;搅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