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旌摇拽

xīn jīng yáo yè [xin jing yao ye]

词语释义

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jīng [jing]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SOHM
四角: 08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2)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3)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4)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5)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6)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金瓶梅》

动词

(1) 表彰

旌其所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旌书(表彰的文书);旌善(表彰善人善事);旌表节烈(表彰节妇烈女);旌典(朝廷表彰的恩典)

(3) 识别

诚应宠赏,以旌其美。——曹操《表论田畴功》

(4) 又如:旌别(识别;区别)

(5) 发挥。如:旌智(发挥智慧)

(6) 表识;表明。如:旌信(表明诚意)

英文翻译

banner or flag adorned with feathers; to signa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1 z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in1 [海陆丰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jin1 [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宝安腔]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ieng/ziengtsĭɛŋ
yáo [yao]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ER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BOU
四角: 520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2) 同本义

摇,动也。——《说文》

摇,作也。——《尔雅》

摇者不定。——《管子·心术》

复命摇作。——《庄子·则阳》

夹而摇之。——《考工记·矢人》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

蒙络摇缀。——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痒不得搔,痹不得摇。——柳宗元《断刑论》

摇头而歌。——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动摇承之。——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摇旗打鼓(四处张扬,闹得满城风雨);摇铃打鼓(摇旗打鼓);摇颭(摇摆颤动。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摇风(谓风吹摆动);摇摆气势(摇头摆尾,虚张声势);摇席破座(兴奋得坐不安移);摇唇鼓舌(凭借能言善辩而游说煽动)

(4) 动摇

本根一摇,忧患非浅。——《新唐书·狄仁杰传》

(5) 又如:摇心(人心动摇);摇易(动摇更易);摇悦(一会儿动摇,一会儿喜悦的矛盾心理)

(6) 骚扰 。如:摇毒(骚扰为害);摇乱(扰乱;作乱)

形容词

(1) 疾

摇,疾也。——《广雅》

将摇举,谁与期。——《汉书·礼乐志》

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汉· 班固《西都赋》

(2) 又如:摇举(腾升高举)

英文翻译

wag, swing, wave; shake; scull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 客家话:[宝安腔] j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昭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jĭɛujeu
zhuài,zhuāi,yè [zhuai,ye]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JXT
五行:
仓颉: QLWP
四角: 550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曳”、“抴”。拉,牵引。后作“曳” 。如 :拽步(拉开脚步);拽扶(牵扶);拽扎(绷紧;捆紧)

(2) 携带

(盖道云)便把札子取了出来 ,给大家瞧了一瞧,仍旧拽在身上。——《官场现形记》

名词

(1) 短桨。一说船舷

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2) 另见 zhuāi;zhuài

zhuāi

动词

(1) 〈方〉∶抛;扔 。如:把皮球拽出去

(2) 另见 yè;zhuài

zhuài

动词

(1) 〈方〉∶拉扯;用力拉

任君扯也任君拽,还是相思结。——清· 天花藏主人《画图缘》

(2) 又如:生拉硬拽;一把拽住不放

(3) 另见 yē;zhuāi

英文翻译

drag, tow; throw; twist

方言集汇

◎ 粤语:jai6 ji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h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列薛A開入聲開口三等仙Ajĭɛt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