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

xīn dǐ [ xin di]
注音 ㄒ一ㄣ ㄉ一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心底,心底儿 xīndǐ,xīndǐr

(1) 心里

从心底里感到亲切
bottom of one’s heart

(2) 〈方〉存心;心地

这个人心底好
intention

词语解释

  1. 心里,内心深处。

    南朝 梁 江淹 《爱远山》诗:“欷美人於心底,愿山与川之可涉。” 鲁迅 《野草·过客》:“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峻青 《海啸》第一章:“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心底是那么淳朴憨厚。”

引证解释

⒈ 心里,内心深处。

南朝梁江淹《爱远山》诗:“欷美人於心底,愿山与川之可涉。”
鲁迅《野草·过客》:“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峻青《海啸》第一章:“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心底是那么淳朴憨厚。”

心底的国语词典

内心。

心底的网络释义

心底

  • 心底:词语
  • 心底:电视剧《幻城》片尾曲
  • 心底 (词语)

  • 心底是指心里,内心深处,出处《爱远山》。
  • 心底的翻译

    英语: bottom of one's heart
    法语: fond de son coeur

    心底造句

    长工们压在心底的仇恨暴发出来,把周扒皮狠狠打了一顿。
    而此时他不能离婚,他的娇妻爱女,他的事业家庭,他的所有一切,再也容不下这女人。可他知道,她是他心底的一粒珍珠,价值倾城。
    爱是无悔的付出,爱是心底的珍藏。爱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它是心底的一股热泉,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心底里,他信服他们的方法是最好的。
    遗忘的时光只会沉封于心底。
    赏识不是见风使舵的阿谀奉承,是发自心底的对他人的鼓励。
    我与她仅仅匆匆见过一次,却在心底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然而清心寡欲,今生今世大概是无法相见了。
    幽幽的想念不为人知,带着往昔的感情色彩,或爱或恨或浓或淡或长或短.当你想念着一个人时,便觉得在极深极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颤动,若隐若现,欲升还沉,你想紧紧地抓住他们,但他们稍纵即逝。
    只要我们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爱一个人就是拔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而想拔通的只是自已心底的那根弦。
    我愿化身空气,你每次的呼吸都会把我带进你的心底。
    每个老师打心底里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
    那一刻,麒麟的心底似乎有种莫名的情感在翻涌,继而是隐隐约约的抽痛。
    只能指望黑夜快点过去,等到白天,我那点没有希望的挂念就可以蜷缩在心底不为人知的角落,可以暂时不痛,我的那点爱情是怕光的。
    只要你心底无私就会无所畏惧。
    妈妈把对哥哥的挂念深深埋在心底。
    我愿退回到陌生人的位置,从此,把你深埋在心底,苦苦折磨自己也不愿忘记过往的分分秒秒。破碎的心,伤感的情,游走在崩溃边缘,再也无法紧紧拥抱在一起。时间的轨迹辗压着人生的历程,岁月的记忆有你相伴而美好,从此,我的故事里你是主角。
    虚荣心都是心底的嫉妒心在作怪的。我个人比较爱看心里书的,就是这样的。句子我到不知道多少,大概听过,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每天说着一些违心的话,伤害自己最不愿伤害的人,在对方心痛的时候,自己却更心痛。一些简短的对话,诉不尽心底的思念。
    想想美事,生活的烦恼就易离去;想想成功,生活的挫折就不在话下;思思亲朋,心底里的力量就会涌起;思思理想,前进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忆忆英雄,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会激增;忆忆祖国,工作的热情就会倍增。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dǐ,de [di,de]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Q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HPM
    四角: 00242

    详细解释

    de

    (1)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广( yǎn),氐( )声。本义:止住;停滞)

    (2) 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 隐藏 。如:底伏(隐伏)

    (6) 达到 。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 引致 。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8) 磨砺 。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名词

    (1) 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 底子;基础 。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如:底样

    (5) 底细;内情 。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 引申为尽头;末尾 。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如:圆锥的底

    (8)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如:留个底儿

    (9)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如:白底红花

    代词

    (1) 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 指示代词。此,这 。如:底事(此事)

    副词

    (1) 尽;极 。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 的确;确实 。如:底确(定准)

    (3) 另见 de

    英文翻译

    bottom, underneath, under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陆丰腔] dai3 [客英字典] dai3 gi3 te3 [台湾四县腔] dai3 di3 [梅县腔] dai3 [东莞腔] da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1 [宝安腔] dai3 [沙头角腔] dai3 [海陆丰腔] dai3 di3
    ◎ 潮州话:doi2 di2(tói tí)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