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债

zhǐ zhài [zhi zhai]

词语释义

收债。 《魏书·释老志》:“徵债之科,一準旧格。” 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寺塔记上》:“ 韩干 , 蓝田 人,少时常为貰酒家送酒。 王右丞 兄弟未遇,每貰酒漫游, 干 常徵债於 王 家。”

汉字详情

zhǐ,zhēng [zhi,zheng]
部首: 303
笔画: 15
五笔: TMGT
仓颉: HOUGK
四角: 28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第四音。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

徵,五声之一,弦用五十四丝,其声清。——《正字通》

(2) 又如:徵羽(宫、商、角、徵、羽五声音节中的后两音)

(3) 另见 zhēng

英文翻译

summon, recruit; musical no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zing1
◎ 客家话:[东莞腔] zin1 [客英字典] zhin1 [海陆丰腔] zhin1 [梅县腔]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宝安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 潮州话:di2(tí) dêng(t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陵平聲開口三等ţĭəŋtring/tiong
zhài [zha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GMY
五行:
仓颉: OQMO
四角: 25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责声。本作“责”,“债”为后起字。本义:欠别人的钱财)

(2) 同本义

债,债负也。——《说文新附》

于是有买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论贵粟疏》

(3) 又如:债壳子(负了一身债的穷官);债赖(债权人否认借债给他人);债累(负债;债务);债桩(比喻被债务包围的人);内债(国家向本国公民借的债);外债(国家向外国借的债);公债(国家向公民或向外国借的债);举债(借债);背债(欠债)

(4) 喻指应兑现的事情或所造成的损失 。如:血债(残杀人民的罪行);几年没写书,对读者欠了一笔债

动词

(1) 借贷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2) 讨债

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更往债。——《百喻经》

(3) 租赁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英文翻译

debt, loan, liabili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ai3
◎ 潮州话:zê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