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红叶

yù gōu hóng yè [ yu gou hong ye]
繁体 御溝紅葉
注音 ㄩˋ ㄍㄡ ㄏㄨㄥˊ 一ㄝ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借指传情的媒介。

参见:御沟流叶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记载,顾况在洛阳游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宫女题诗,顾况次日也于上游题诗叶上,泛于波中,以此传情。又一说,题诗宫女名韩翠苹,诗为于祐所得,于又题诗为韩所得,韩、于最终成为夫妻。

成语用法

御沟红叶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御沟红叶的网络释义

御沟红叶

  • 御沟红叶,读音yù gōu hóng yè,汉语成语,比喻男女奇缘。出自《本事诗》。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03
    笔画: 12
    五笔: TRH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OML
    四角: 272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2) 同本义。也作“驭”

    御,使马也。——《说文》

    徒御不惊。——《诗·小雅·车攻》

    以御见,侍中。——《汉书·荀彘传》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大司徒》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资治通鉴》

    (3) 又如:御轮(赶车);御策(驾驭马匹的鞭子);御正(驾驶使不偏斜);御夫(驾驭车马的人)

    (4)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

    (5) 又如:御天(控御天道);御气(制御血气);御物(驾驭万物)

    (6) 统治;治理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御世(治理天下);御民(统治人民);御宇(统治天下)

    (8) 控制;约束以为己用 。如:御节(主掌季节);御气(制御血气)

    (9) 统率;率领

    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霜戈万队,铁马千群。——《旧唐书》

    (10) 又如:御兵(统率军队)

    (11) 使用;应用

    不可以御蓬。——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2) 又如:御器(使用器具)

    (13) 载,装运

    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说苑》

    (14) 抵挡

    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15) 又如:御寒

    (16) 违逆

    天下服而无御,四境 静而无虞。——《新书》

    (17) 驾临

    帝御温德殿。——《三国演义》

    (18) 又如:御便殿(皇帝驾临便殿)

    (19) 指侍奉皇帝的妃嫔

    倚嫔御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名词

    (1) 驾驶车马的人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 庄贾杀以降 秦。——《史记》

    (2) 车和马

    沙市放船寒月白,渚宫留御古苔斑。—— 王安石《送王龙图》

    (3) 仆役,侍从,陪伴主人提供服务的人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李白《南奔书怀》

    (4) 宫中女官名

    王御不参一族。——《国语》。韦昭注:“御,妇官也。”

    (5)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出御便殿。——清· 张廷玉《明史》

    (6) 又如:御膳(皇帝的饮食);御笔(皇帝亲笔书写);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御弟(皇上的弟弟);御状(向皇帝告状)

    (7) 宫禁 。如:御街(京城里的大街);御试(殿试);御堤(禁苑中的堤);御殿(宫殿)

    动词

    (1) 息止;禁止;阻止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则不御。——《易·系辞上》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于是又节用御欲。——《荀子·荣辱》

    (2) 又如:御水(避水旱灾);御火(避火灾);御守(防守);御捍(防御,保卫);御寇(防御贼寇);御备(防备)

    (3) 抵御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御寒暑之美服。——《公羊传·桓公八年》

    晋人御师必于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御凶(抗拒凶邪之气);御战(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

    英文翻译

    drive, ride; chariot;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ngaa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5 [海陆丰腔] ngi6 [梅县腔] ngi5 ham2 [宝安腔] ng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yi4 [台湾四县腔] ngi5 [陆丰腔] gni6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ghe6(gŭr) ghe7(gū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牛倨去聲開口三等ŋĭongioh/ngivh
    gōu [gou]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QCY
    五行:
    仓颉: EPI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冓( gōu)声。本义:田间水道)

    (2) 同本义

    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说文》

    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考工记·匠人》

    十夫有沟,沟上有畛。——《周礼·遂人》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沟洫(沟浍。田间水道与沟渠);沟洫(田间水道);沟塍(沟渠和田埂)

    (4) 泛指水道

    水注谷曰沟。——《尔雅》

    血流入沟中。——《汉书·刘尾氂传》

    鲁以五月起众为长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晁错《言兵事疏》

    (5) 又如:一沟死水;阴沟;万丈深沟;沟中瘠(指死于沟壑之人);沟防(沟渠和堤防);沟沿(沟渠的边岸)

    (6) 护城河

    城郭不辨,沟池不拑。——《荀子·议兵》

    楚方域以为城, 江汉以为沟。——《史记·齐太公世家》

    (7) 又如:沟郭(城壕。即护城河与城郭);沟门(营门,因旧时军营前有沟);沟池(城壕。即护城河)

    (8) 人工挖掘的战壕 。如:沟墉(城壕与城墙);沟垒(战壕与堡垒);沟隍(没有水的城壕);交通沟

    动词

    (1) 挖沟

    钩,沟也,既割去垄上草,又辟其土,以壅苗根,使垄下为沟受水潦也。——《释名》

    (2) 又如:沟贯(沟通贯穿谓通晓);沟封(筑沟洫封疆,以划分疆界)

    英文翻译

    ditch, drain, narrow waterway

    方言集汇

    ◎ 粤语: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yè,xié [ye,xie]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F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RJ
    四角: 64000

    详细解释

    xié

    动词

    (1) 和洽。同“协”

    犀牛一角叶箜篌。——《老残游记》

    逢吉与 李程同执政,不叶。——《新唐书》

    (2) 又如:叶律(叶韵;韵律);叶韵(协韵;押韵);叶中(犹适中);叶吉(和协吉祥);叶和(和睦;和合;和谐;亦作应和);叶契(协和,配合);叶泰(协和安泰)

    (3) 协助;帮助 。如:叶佐(辅佐,配合);叶齐(协力一致);叶赞(协同翊赞)

    (4) 合,共同

    股肱叶谋,爪牙宣力。——《旧五代史》

    (5) 又如:叶力(协力;合力);叶心(同心);叶谋(合谋;共谋)

    (6)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艸,枽( )声。植物的叶子。“叶”,同“协”,会意字,从十从口。本是两个字。本义:草木之叶)

    (2) 同本义

    叶,草木之叶也。——《说》

    其叶为胡蝶。——《列子·天瑞》。注:“散也。”

    枝叶未有害。——《诗·大雅·荡》

    (3) 又如:叶尖(植物学名词。叶片的尖端部位);叶序(植物学名词,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芽(植物学名词。与花芽相对。发育后成为茎、枝及叶的芽);叶基(植物学名词。叶片的下端靠近叶柄的部分)

    (4) 比喻轻小、轻飘像叶子的东西

    万里风波一叶舟。——李商隐《无题》

    (5) 又如:百叶窗;一叶扁舟;肺叶

    (6) 历史时期的分段 。如:唐朝末叶;20世纪中叶

    (7) 世,代

    勋载二叶。——汉《太尉刘宽碑》

    继德前叶,清和挺懿。——汉《豫州从事孔褒碑》

    李势在 蜀既久,承藉累叶。——《世说新语》

    (8) 又如:叶语(世代相传说)

    (9) 量词。轻薄物体的计量单位。如:叶叶(片片)

    (10) 姓

    (11) 另见 xié

    英文翻译

    to harmonize, to rhyme; to unite; (borrowed for) leaf

    方言集汇

    ◎ 粤语:hi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p8 [梅县腔] jap8 [台湾四县腔] jap8 [陆丰腔] jap8 [沙头角腔] jap8 [客英字典] jap8 [东莞腔] jap8 [客语拼音字汇] yab6 [宝安腔] jap8
    ◎ 潮州话:hiab8 [澄海]hiag8 ,hiêh8/hio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頰入聲開口四等ghep/hepɣi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