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仿佯

xǐ yǐ fǎng yáng [xi yi fang yang]

词语释义

徙倚:徘徊;仿佯:游荡不定。徘徊,游荡不定。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楚辞·哀时命》:“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仿徉。”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03
笔画: 11
五笔: THHY
五行:
仓颉: HOYLO
四角: 212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止声。本义:迁移)

(2) 同本义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

徙,迻也。——《说文》

徙,移也。——《广雅》

若徙于他。——《周礼·比长》。注:“谓出居异乡也。”

死徙无出乡。——《孟子》注:“谓爰土易居平肥硗也。”

百里徙。——《荀子·成相》。注:“迁也。”

徙武北海。——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非死则徙。雾徙于后。——《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徙倚(徘徊;留连);徙贯(迁地居住,更换籍贯);迁徙(迁移);徙居(徙次,即迁居,徙家,徙道。迁居)

(4) 改变,变化

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荀子·礼论》。注:“迁改也。”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徙意(改变意念);徙义(见义即改变意念而从之)

(6) 贬谪

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 汶山。——《三国演义》

(7) 又如:徙放(流放);徙逐(放逐);徙废(贬谪废弃);徙锢(贬谪禁锢);徙边(将犯人流放边境服劳役)

(8) 搬走,搬开

徙其大舟。——《国语·吴语》。注:“取也。”

叔孙已死, 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 齐。——《韩非子·内储说上》

(9) 又如:徙薪(见“徙薪曲突”。引申为代国家灭除灾祸,战功颇丰)

(10) 调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英文翻译

move one's abode, shift, mig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ai3 [客语拼音字汇] sai3 [梅县腔] sai3 [台湾四县腔] sai3 [宝安腔] sai3 [陆丰腔] sai3 [海陆丰腔] s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斯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sĭesiex/siee
[y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D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KMR
四角: 242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2) 同本义

倚,依也。——《说文》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倚柱而笑。——《史记·刺客列传》

倚于郎门。——《韩非子·内储说下》

故曰:“祸兮福之所倚。——《韩非子·解老》

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右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核舟记》

倚一横木。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倚望(父母倚门望子);倚身(把身体靠在某一物体上);倚门(靠着门)

(4) 依靠;依赖

祸兮福之所倚。——《老子》

(5) 又如:倚负(依附;跟从);倚叠(互相依靠勾结);倚人庐下(依靠别人生活);倚借(依赖;倚仗);倚任(倚重信任);倚信(倚重信任);倚官挟势(倚仗官府的权势);倚酒三分醉(仗着喝点酒,就装出醉态来。形容借一点因由,故意扩大事态)

(6) 倾斜 。如:倚盖(倾斜的伞盖);倚风(随风倾侧摇摆);倚墙(倾侧的危墙)

(7) 靠近 。如:倚翠(接近女性);倚负(靠近,偎依)

(8) 立 。如:倚石(耸立的石头);倚乘(站着乘车)

(9) 拄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 依照,合着,伴奏

倚嫔御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英文翻译

rely on, depend on; lean heavily

方言集汇

◎ 粤语:ji2
◎ 客家话:[梅县腔] j3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陆丰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沙头角腔] ji3 [宝安腔] ji3 [东莞腔] ji3
◎ 潮州话:衣2(绮)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綺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qiex/yeeʔĭe
fǎng [fang]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YHS
四角: 2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方声。本义:相似。或作“彷”)

(2) 同本义

仿,相似也。——《说文》。俗亦作倣。

(3) 又如:仿像(仿佛相像);他俩长得相仿

(4) 仿效;模仿。也作“彷”、“倣”

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他们的罐子似乎是仿皮革容器制作的;仿刻(仿照原本的款式和字体刻印);仿模(模仿);仿写(模仿书写)

(1) 供人描红的范本 。如:仿纸

(2) 照着范本写的字

正说得热闹,一个小学生送倣来批。——《儒林外史》

(2) ——见“仿佛”( fǎngfú)

英文翻译

imitate, copy; as if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3 [陆丰腔] fong3 [客英字典] fong3 [东莞腔] fong3 [客语拼音字汇] fong3 [海陆丰腔] fong3 fang5 [宝安腔]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 f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妃兩陽合上聲合口三等pʰĭwaŋphyangx/phvank
yáng [yang]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UDH
五行:
仓颉: OTQ
四角: 2825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羊声。本义:假装) 同本义

张仪佯去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佯为予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乡民佯败。——《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佯讶(假装吃惊);佯推死(装死);佯打耳睁(装聋作哑,心不在焉);佯佯不睬(故作轻慢,不予理睬);佯长(扬长。大模大样);佯常(佯长);佯呆(假装麻木迟钝;假装痴笨); 佯北(假装败退);佯败(诈败, 假装失败)

英文翻译

pretend, feign; false, deceitful

方言集汇

◎ 粤语:jeoi4 j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2 [台湾四县腔] jong5 [客英字典] j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宝安腔] jong2
◎ 潮州话:央5(掦)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ĭaŋ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