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

zhēng tú [ zheng tu]
注音 ㄓㄥ ㄊㄨ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征途 zhēngtú

(1) 远行的途程

艰险的征途
journey

(2) 比喻出征之路途

革命征途
warpath

词语解释

  1. 亦作“ 征涂 ”。行军路上;出征之路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缘生 从戍行旅,征途讯访,既非旧土,故无所究。” 陈毅 《过微山湖》诗:“横越 江 淮 七百里, 微山湖 色慰征途。” 张鼎丞 邓子恢 谭震林 《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闽 西人民的子弟兵,终于实现了开赴前线抗日的夙愿……挥泪高歌,踏上了新的征途。”

  2. 远行的路途;行程。

    南朝 陈 徐陵 《秋日别庾正员》诗:“征途愁转旆,连骑惨停鑣。” 唐 杜甫 《龙门》诗:“往来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閲征涂上,生涯尽几迴。” 宋 柳永 《鹊桥仙》词:“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伏雨阑风,征途迢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征涂”。

⒉ 行军路上;出征之路途。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缘生从戍行旅,征途讯访,既非旧土,故无所究。”
陈毅《过微山湖》诗:“横越江淮七百里, 微山湖色慰征途。”
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闽西三年游击战争》:“闽西人民的子弟兵,终于实现了开赴前线抗日的夙愿……挥泪高歌,踏上了新的征途。”

⒊ 远行的路途;行程。

南朝陈徐陵《秋日别庾正员》诗:“征途愁转旆,连骑惨停鑣。”
唐杜甫《龙门》诗:“往来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閲征涂上,生涯尽几迴。”
宋柳永《鹊桥仙》词:“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伏雨阑风,征途迢滞。”

征途的国语词典

路途、行程。

征途的网络释义

征途 (2006年巨人网络出品网络游戏)

  • 《征途》是巨人网络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以中国武侠文化为基础,融合PK战争、休闲竞技、恋爱养成等众多游戏内容。十国争斗设定、八大职业选择,为玩家提供全方位的游戏体验。
  • 征途 (汉语词语)

  • 征途指 远行的途程
  • 征途的翻译

    英语: long journey, trek, course of an expedition
    法语: voyage, expédition, trajet

    征途造句

    毕业了,我开始踏上了人生的征途。
    他们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如哥伦布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
    以上诗句都说话,要达到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的失望是折磨人的。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人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登山运动员踏上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征途。
    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他满怀豪情壮志,踏上了地质勘探的征途。
    清晨,战士们踏上了野营拉练的征途。
    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踏上现代化建设的征途。
    这一生,总会遇到一个人,令你不能自已地牵肠挂肚。当他不见了的时候,寻觅,就像一条看不见尽头的征途,要撑著一颗日夜变得羸弱的心坚强地走到尽头。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前进的征途。
    忘记它,训练场如雨的汗水,忘记它,征途上颠倒的时差,忘记它,起跑线清脆的枪鸣,忘记它,终点线坠落的泪花。
    在你们成长的征途上。
    居里夫妇在科学征途上比翼双飞。
    他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踏上了归国的征途。
    中秋品月饼,巨人在征途。巨人玩家社区恭祝各位佳节快乐。
    教师是灯塔,能指引学子的征途。
    朋友,抖落故乡的尘土,踏上遥远的征途。执着的追求,不息的奋斗。待到功成名就时,我们再聚首。
    人生征途中,几多坎坷与挫折,然而是那多次跌倒后的自疚与经历反省,让我们学会了坚强与振作。
    文艺战士们意气昂扬,势如风樯阵马,决心在四化建设征途中多多谱写新章。

    汉字详情

    zhēng [zheng]
    部首: 303
    笔画: 8
    五笔: T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MYM
    四角: 212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2) 同本义

    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说文》

    征,行也。——《尔雅》

    壮于趾征凶。——《易·大壮》

    而月斯征。——《诗·小雅·小宛》

    先王卜征五年。——《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诗·召南·小星》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古乐府《木兰词》

    孤蓬万里征。——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征鼙(征战的军鼓);征衣(行旅在在外的御寒衣服);征客(游子。同征人);征鸟(远飞的鸟);征盖(远行的车);征夫(远行的人;出征的士兵)

    (4) 征伐,发兵讨伐

    征者,上伐下也。——《孟子》

    奉辞伐罪曰征。——《书·允征》

    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

    一曰征。——《周礼·太卜》。司农注:“谓征伐人也。”

    挟天子以征四方。——《资治通鉴》

    (5) 又如:征诛(征讨诛戮);征阵(战阵);征讨(讨伐);征略(征战略地);征剿(犹征讨)

    (6) 争夺,争取

    不为征利。——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征收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

    (8) 又如:征榷(征税与专卖);征役(征税与劳役);征缮(谓征收赋税,整顿武备);征敛(亦作“征敛”)

    名词

    (1) 赋税

    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孟子·尽心下》

    (2) 又如:征役(赋税与徭役)

    (3) 姓

    动词

    (1) (会意。从微省、壬。行于微而闻达。本义:征召)

    (2) 同本义

    徵,召也。——《说文》

    徵,召也。——《尔雅》

    以量度成贾而徵徴。——《周礼·司市》

    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周礼·县正》

    徵唯所欲。——《仪礼·乡射礼》

    王使来徵聘。——《左传·宣公九年》

    发征期会。——《史记·货殖列传》

    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征拜尚书。

    (3) 又如:征引(征召引用);征令(征召及施令);征吏(谓召用佐吏);征车(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征守(谓天子征召守国的诸侯)

    (4) 求取;索取

    物贱之征贵。——《史记·货殖列传》

    贵之征贱。

    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会征促织。

    (5) 又如:征乞(求取);征索(索取);征须(求取);征贿(求取贿赂);征求(求索)

    (6) 追究;追问

    寡人是征。——《左传·僖公四年》

    (7) 证明;验证

    念用庶征。——《书·洪范》

    征为五声。——《左传·昭公元年》

    用牲,加书征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怪其无征。——《后汉书·张衡传》

    (8) 又如:征验;征圣(验证于前圣的遗教);征象(验证);征效(效验)

    名词

    (1) 征兆;迹象

    明征定保。——《书·胤征》

    休征嘉应。——《汉书·平帝纪赞》

    候善恶之征。——《汉书·艺文志》

    征兆必报。——《汉书·儿宽传》

    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荀子》

    征于色。——《孟子·告子下》

    (2) 又如:征迹(迹象);征怪(怪异的征兆);征咎(灾祸的征兆);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征效(征兆) “徵”

    英文翻译

    invade, attack, conqu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客英字典] zh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陆丰腔] zhin1 [东莞腔] zin1 [宝安腔] zin1 [海陆丰腔] zhin1
    ◎ 潮州话:zêng1(cheng) dêng1(t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諸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jĭɛncjeng/tjeng
    [tu]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WTPI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OMD
    四角: 383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余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途,道也。——《广韵》

    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尔雅·释宫》

    当途梧邱。——《尔雅·释邱》

    而不利说途也。——《战国策·齐策》

    经途九轨。——张衡《东京赋》

    长揖当途人。——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仁义之途。——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负者歌于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无速其途。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途轨(路途);途辙(路上之车迹);途毙(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途说(道途之说);途陌(道路);途水(取道水路);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

    (4) 生涯,经历。仕途 。如:宦途;前途远大;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5) 职位

    时辈多得途,亲朋屡相敕。——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6) 途径;路子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盐铁论·本议》

    (7) 又如:途程(方法,办法);途途是道(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英文翻译

    way, road, path, journey; cours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2 [台湾四县腔] tu2 [沙头角腔] tu2 [陆丰腔] tu3 [宝安腔] tu2 [东莞腔] tu2 [梅县腔] tu2 tu5 [客英字典] tu2 [客语拼音字汇] t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同都平聲開口一等do/dudʰ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