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觥

péng gōng [ peng gong]
注音 ㄆㄥˊ ㄍㄨㄥ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象声词。

词语解释

  1. 象声词。

    唐 韩愈 《记梦》诗:“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觥。” 宋 范成大 《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诗:“彭觥铁拄杖,磔磔栖燕惊。”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唐韩愈《记梦》诗:“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觥。”
宋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诗:“彭觥铁拄杖,磔磔栖燕惊。”

彭觥的网络释义

彭觥

  • 象声词。 唐 韩愈 《记梦》诗:“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觥。” 宋 范成大 《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诗:“彭觥铁拄杖,磔磔栖燕惊。”
  • 汉字详情

    péng,bāng [peng,bang]
    部首: 326
    笔画: 12
    五笔: FKUE
    五行:
    仓颉: GTHHH
    四角: 42122

    详细解释

    péng

    象词

    (会意。从壴( zhù),从彡。“壴”在古文字中象鼓形。彡( shān),毛饰形。本义:鼓声) 同本义

    彭,鼓声也。——《说文》。朱骏声按:从鼓省,从彡。会意。彡即三也,击鼓以三通为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péng

    名词

    (1) 古国名 。在今四川省彭山县

    (2) 古水名

    (3) 在湖北省房县

    (4) 在河南省鲁山县东南

    (5) 姓。如:彭祖(传说中寿命最长的人,至殷末已活到767年)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庄子·逍遥游》

    (6) ;彭泽先生(东晋大诗人陶潜。因曾任彭泽令,故名“彭泽先生”)

    (7) 通“旁”。侧,边

    九四,匪其彭。——《易·大有》

    若彭有水浊非常者。——《墨子·备穴》

    动词

    通“澎”。水流声

    彭濞涌溢。——《殽阬君神祠碑》

    英文翻译

    name of ancient country;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g4 pa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ng2 [台湾四县腔] pang2 [梅县腔] pang5 [东莞腔] pang2 [客语拼音字汇] pang2 [宝安腔] pang2 [陆丰腔] pang3 [海陆丰腔] pang2
    ◎ 潮州话:〈姓〉pên5(phêⁿ),bang1(pang) pang5(p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bʰɐŋbrang/beang
    gōng [gong]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QEIQ
    五行:
    仓颉: NBFMU
    四角: 29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说文》

    我姑酌彼兕觥。——《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

    (2) 又如:觥爵(盛酒的器皿);觥筹(酒器和酒令筹);觥盏(酒杯);觥盂(酒器)

    形容词

    (1) 大,丰盛

    觥饭不及壶食。——《国语·越语》

    觥羊之义。——扬雄《太玄·毅》

    (2) 又如:觥羊(大羊);觥饭(丰盛的饭菜);觥责(大加指责)

    (3) 刚直、壮健的样子

    关中觥觥 郭子横。——《后汉书·郭宪传》。注:“刚直之貌。”

    (4) 象声词。如:彭觥(象声词。木板、玉石等的撞击声)

    英文翻译

    a cup made of horn obst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en1 gong1 [宝安腔] gang1 [海陆丰腔] kwen1 gong1 [客英字典] kwen1 [梅县腔] gwen2 gw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橫庚二合平聲合口二等kwɐŋkruang/ko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