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各异

xíng tài gè yì [xing tai ge yi]

词语释义

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形态各异造句

天上的云形态各异,什么样子的都有。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真是形态各异。它们有的像大象,悠闲地散着步;有的像骆驼,漫步在沙漠之上。
在青山绿水的地方,我站在山顶上,看看脚下的奇石,奇石形态各异,有的如婀娜的少女,有的如盛开的莲花,有的如顽皮的猴子,千姿百态,十分美丽。
岩洞中含碳酸钙的水往下滴,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这些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雄伟山峰,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骆驼,有的如骏马,形态各异,险峻陡立。
围绕这届奥运会,一系列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文化、体育活动将陆续展开,汇为普天同庆的文化盛典。
远看,鱼池真像一幅美丽而连绵不断的画卷。形态各异的假山,清澈见底的池水,嬉戏玩耍的鱼儿,五颜六色的花朵,形成了一幅人间仙境,真让人沉迷在其中。
仰望天空,看着那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烟花,那绽放的烟花就象多情的流星雨淅淅沥沥,又似降落伞从空中降落,也如萤火虫般在夜空中偏偏起舞。
数千只形态各异的“大熊猫”纷纷涌进天津欢乐水魔方玩水。
天上的云舒展开身体形态各异,有的像绵羊,有的像群山,还有的像棉花糖,什么样子都有。
花坛旁是平坦的水泥道。我走在水泥道上,透过前方苍翠的树叶,挺拔的枝干,看到了一幢幢楼房有规则地分布在四周。这里还有碧绿的草地,微波荡漾的湖水,形态各异的假山石,古色古香的亭子。
我抬头望了望天空,只见天空一碧如洗,好象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有的像兔子活蹦乱跳、有的像一位仙女在空中梳妆打扮,还有的像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形态各异,好看极了。
我向远处望去,看见了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巨石,横卧在大峡谷内。这就是有名的“万石布阵”,有的像一只巨大的青蛙趴在那里,这是石蛙阵;有的像一群大象在湖边戏水,这就是四象阵。不远处,还有一个玄关阵。
这些想法、念头、信念、欲望和恐惧,它们形态各异,高矮不一。
元宵节到灯笼耀,形态各异实在妙。盏盏都送吉祥到,猜中灯谜更欢笑。月中仙子也知晓,拨开云雾仔细瞧。人间生活多美妙,应悔当年偷灵药。祝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有高达数十米的峭壁,有五彩纷呈的天穹,有深不见底的洞下石隙,有形态各异的天锅螺顶,有似银河倒倾的天瀑。
那一件件形态各异的冰雕,玲珑的秀姿,冰清玉洁的质地,实在叫人百看不厌。
山核桃树果实的内核皮在自然生成的皱纹,把成百上千个核桃或切片粘结在一起,组成形态各异的物品,则具有极佳的纹理和镂空效果。
陕西神木纳村高兔的战国墓中出土大量立雕或浮雕的金兽等饰件,雕琢精美,色采华丽,皆以镌镂,錾刻手法表现,形态各异造型生动。
秋天的叶子真是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有红中带绿,绿中带黄。有扇形。针形。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长,有的短。如果你细细观赏,就会发现它的独特之美。

汉字详情

xíng [xing]
部首: 326
笔画: 7
五笔: GA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THHH
四角: 124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形,象形也。——《说文》

物成生理谓之形。——《庄子·天地》

雷雨之动满形。——《易·屯》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礼记·乐记》

形色天性也。——《孟子》

形者,生之具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列子·说符》

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鸟兽之形。

形若土狗。——《聊斋志异·促织》

因势象形。——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形物(有形之物);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3) 形体,实体

可以隐形。——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山岳潜形。——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钩勒形廓。——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形寂(死亡);形响(形体和声响);形解(形体超脱现实;道教指尸解);有形;无形;整形;形生(身体与性命);形性(形体和性质);形训(用文字形体的分析来释字义)

(5) 容色,容貌

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谷梁传》

(6) 又如:形藏(模样、身分);形质(容貌与性情);形秽(容貌不洁)

(7) 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秦,形胜之国。——《史记》

(8) 又如:形便(地形有利);形要(形势险要);形局(地理格局)

(9) 情势,形势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仆未之得验,然其形必然。——汉· 贾谊《铸钱》

不能者之形。——《孟子·梁惠王上》

鼎足之形。——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0) 又如:形服(迫于形势而屈服);形宜(按照形势所应注意之事)

(11) 通“型”。模型

冰炭不合形。——《韩非子·用人》

仪形虞、周之盛。——《汉书·王莽传上》

仪形文王,万邦作孚。——《潜夫论·德化》

动词

(1) 画图形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书·说命》

(2) 又如:形摹(描摹)

(3) 使之现形,显露,显示

形,见也。——《广雅》

然后心术形焉。——《礼记·乐记》。注:“犹见也。”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孙子·虚实》

赵王不悦,形于颜色。——《战国策·赵策三》

归而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形藏(秘密;隐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形见(显现;显形);形言(表现在言辞上)

(5) 比较,对照

令狐綯大怒,说他以己之长,形人之短,文人无行。——《西湖二集》

(6) 又如:相形见绌

(7) 描绘

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汉· 枚乘《七发》

(8) 形成,成为某种形象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楚辞·天问》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管子》

英文翻译

form, shape, appear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n2 [宝安腔] hin2 [梅县腔] hin2 [台湾四县腔] hin2 [沙头角腔] hin2 [东莞腔] hin2 [陆丰腔] hin3 [海陆丰腔] hin2 [客语拼音字汇] h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gheng/hengɣieŋ
tài [tai]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DY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IP
四角: 4033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2) 同本义

態,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

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情状,神情

览将帅之变态。——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病态;情态;气态;液态;态色(踌躇满志的神色);态状(状态;状貌);态浓(妆扮浓艳)

(4) 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英文翻译

manner, bearing, attitud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gè,gě [ge]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TKF
五行:
仓颉: HER
四角: 27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特别,与众不同

各,异词也。从口攵,会意。攵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说文》

各,词也。——《广雅》

亦各,不一之辞。——《诗·载驰》疏

(2) 又如:这人很各

(3) 另见

代词

(1) 每个,各自

各守尔典。——《书·汤浩》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三元里人民抗英》

(2) 又如:各有所长;各个;各自;各众(梵语。各位);各行其志(各人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

副词

(1) 皆

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书·盘庚下》

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春秋繁露》

(2) 另见

英文翻译

each, individually, every, all

方言集汇

◎ 粤语:go3 gok3
◎ 客家话:[梅县腔] gok7 [海陆丰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陆丰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og5 gog6 [台湾四县腔] gok7 [沙头角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宝安腔] g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落鐸開入聲開口一等kakkɑk
[yi]
部首: 313
笔画: 6
五笔: N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UT
四角: 7744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 同本义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代词

(1) 其他,别的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动词

(1) 护翼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名词

(1) 指以往,以前 。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2 ri5 [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2 ji5
◎ 潮州话: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之平聲開口三等ji/jiob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