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忍

qiáng rěn [ qiang ren]
繁体 強忍
注音 ㄑ一ㄤˊ ㄖㄣˇ

词语释义

1.亦作"强忍"。亦作"强忍"。 2.强暴残忍。 3.顽强坚忍。

词语解释

  1. 亦作“彊忍”。强暴残忍。

    《后汉书·郑太传》:“ 董卓 彊忍寡义,志欲无猒。”

  2. 顽强坚忍。

    宋 秦观 《王朴论》:“ 刘氏 虽据 河东 十州之面,与中国为境,然左有 常山 之险,右有 大河 之固,北有 契丹 之援,其人剽悍彊忍,精急高气,乐斗而轻死,号为小国,实坚敌也。” 金松岑 《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之关系》:“吾读《八十日环游记》而崇拜焉,吾安得国民人人如 福格 之强忍卓絶,以二万金镑,博一千九百二十点鐘行程之名誉也。”

  3. 亦作“彊忍”。勉力忍耐,勉强忍耐。

    《国语·楚语下》:“彊忍犯义,毅也。” 韦昭 注:“彊,彊力也;忍,忍犯义也。”《史记·留侯世家》:“彊忍,下取履。” 杨朔 《雪花飘飘》:“﹝ 百岁 ﹞强忍着说:‘爹,别哭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彊忍”。

⒉ 强暴残忍。

《后汉书·郑太传》:“董卓彊忍寡义,志欲无猒。”

⒊ 顽强坚忍。

宋秦观《王朴论》:“刘氏虽据河东十州之面,与中国为境,然左有常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契丹之援,其人剽悍彊忍,精急高气,乐斗而轻死,号为小国,实坚敌也。”
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之关系》:“吾读《八十日环游记》而崇拜焉,吾安得国民人人如福格之强忍卓絶,以二万金镑,博一千九百二十点鐘行程之名誉也。”

⒋ 亦作“彊忍”。勉力忍耐,勉强忍耐。

《国语·楚语下》:“彊忍犯义,毅也。”
韦昭注:“彊,彊力也;忍,忍犯义也。”
《史记·留侯世家》:“彊忍,下取履。”
杨朔《雪花飘飘》:“﹝百岁﹞强忍着说:‘爹,别哭了。’”

强忍的国语词典

强迫忍住。

如:「为将来著想,他强忍怒火答应对方的要求。」

强忍的网络释义

强忍

  • 强忍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强暴残忍、顽强坚忍。
  • 强忍造句

    他强忍着病痛,从来不呻吟一声。
    我刚学溜冰,技术还不怎么样。每次一摔跤,我总会强忍住痛苦,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让小伙伴们发现。
    别自不量力硬撑,别委屈自己强忍。
    由于远离亲人,那一晚,他独自一人,为了照顾生病的她,忙前忙后,上上下下,常常上气不接下气,疲倦写在脸上,两眼时常打仗,但还得强忍着。
    如果有一天生我养我的两个人都走了。。。过分的纵容自己,允许自己强忍的泪水滑落,纵容自己又一次哭的像个孩子。。
    哥哥强忍疼痛,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
    明知这是嗟来之食,但为了孩子,她只好强忍着委屈,伸手将钵接了过来。
    强忍着想吐的感觉。
    未知的母亲去找光,求他救救未知,但光说他和老师已经没有关系她已经不在需要他了。镜子看着不开心的光也知道他是强忍着离开未知,她向光表示她已经输了。老师现在还是爱着你的,她比我更爱你,去吧光。
    以为自己很坚强,但当离别的那天真的来到的时候,泪水还是忍不住的掉下来。可是我还是强忍着泪水,微笑着跟你说再见,因为我相信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我期盼那一天的到来。
    他脸色苍白,嘴角抽搐,全身蜷缩在墙角,身体抖得厉害,眼前一片模糊,手紧紧的抓住胸前的衣服,强忍着痛苦。
    因为爱你,所以不愿看着你强忍内心的挣扎;因为爱你,所以不愿看见你勉强的笑容。
    而后几天方宇仍然拼命的熟悉着武技,每天都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而后强忍着疲倦进入修炼状态,而那炼化之后的真气也是忠于职守的滋润着饥渴的肌肉。
    有的怒形于色、义愤填膺;有的扼腕长叹;有的凄然含泪;有的一脸不平之色却在强忍怒火。
    李鼎被那双明亮眼眸闪射出一道亮光吓了一跳,强忍心中担忧之色,随即盯着陈志明晶亮的虎目。
    整个周末我们强忍住未向他下逐客令。
    可是月松强忍住了笑,又开始向另一个鬼子兵爬过去,不到十分钟,月松就如法泡制,把另外两个鬼子给屠宰了。
    眼见三界主败得如此彻底,其他人等皆沉默不语,月童谨遵靈姬的嘱咐,不敢出面,强忍怒气,静观其变。
    牛立善强忍着激动,正要装痴卖傻地走过去,一摸胸口却是真得呆住了,这才想起,身上除了几件法宝外,早就身无分文了。
    这一番谈话拉近了众人的距离,崔存安排下人上茶,众人一起跪坐在地,王辉虽有千般不愿,只能入乡随俗,强忍疼痛跪坐了下来。

    汉字详情

    qiáng,qiǎng,jiàng [qiang,jiang]
    部首: 312
    笔画: 12
    五笔: XKJ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RLI
    四角: 16236

    详细解释

    jiàng

    形容词

    (1) 倔强;固执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2) 又如:强气(倔强脾气);强颜(指人不知羞耻);强团练(宋代杭州俗谚。指性情倔强,对人倔傲的人);强头别脑(形容倔强的神气)

    (3) 僵硬

    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儒林外史》

    (4) 另见 qiáng,qiǎng

    qiáng

    名词

    (1) (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 同本义

    (3) 通“襁”。襁褓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史记·鲁周公世家》

    形容词

    (1) (通彊。弱的反义词)

    (2) 弓有力

    彊,弓有力也。——《说文》

    强,健也。——《广韵》

    材官引彊。——《史记·绛侯世家》

    强弩之末。——《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强弩(用机括发射的强弓)

    (4) 强盛;势力大

    不可谓强。——《墨子·公输》

    兵革之强。——《战国策·秦策》

    天下强国无过齐者。——《战国策·齐策》

    自胜者强。——《老子》

    赵强而 燕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弱为强。——《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强则国强。——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强家(势力强盛的卿大夫);强雄(强盛);强寿(强盛而长久);强对(强大的对手);强元(以强大立足天下);强兵(强大的军队);强阵(强大的军队);强旅(强大的军队);强弱(强大与弱小)

    (6) 强健;健壮,有力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以强壮出。——《汉书·李广苏建传》

    刚健强力。——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强仕(四十岁。这年龄的人各方面已经成熟,正好出仕做官);身强力壮;强死(人尚壮健而死于非命)

    (8) 刚强;坚决

    四十曰强。——《礼记·曲礼》

    强立而不反。——《礼记·学记》。注:“临事不惑也。”

    彊而义。——《书·皋陶谟》。传:“无所屈挠也。”

    彊忍不义。——《国语·楚语》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9) 又如:强果(坚强果敢); 强执(坚强固执)

    (10) 强横

    凶强侠气。——《世说新语·自新》

    (11) 又如:强悍(强横勇猛);强戾(强横凶暴);强虐(强横暴虐);强狠(强横凶狠)

    (12) 强暴

    彊,暴也。——《尔雅》

    侯彊侯以。——《诗·周颂·载芟》

    曾是彊御。——《诗·大雅·荡》

    (13) 又如:强俊(强暴而又才智出众);强虏(强暴的敌人);强塞(强暴固执);强鸷(强暴凶狠)

    (14) 优越;好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强起(强如。胜过;比…更好);比他强;比昨天强;我们的劳动条件一年比一年强;博闻强记;强处

    (16) 略多于…的

    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木兰诗》

    (17) 又如:三分之一强

    名词

    (1) 强有力的弓

    挽弓当挽强。——杜甫《前出塞》

    (2) 强者

    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

    (3) 姓

    动词

    (1) 使强,加强

    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矣。——《墨子·辞过》

    (2) 另见 jiàng;qiǎng

    qiǎng

    动词

    (1) 强制,强迫

    强饮强食。——《考工记·梓人》

    三君皆将强死。——《左传·文公十年》

    (2) 又如:强匄(仗势索取);强媒硬保(强迫做媒,包办成亲);强劝架(连拉带劝;拉偏架);强邀(夺取);强风情(强作风流情事);强为(硬干;蛮干);强起(强迫不愿做官的人任官就职)

    (3) 劝勉

    强之。——《周礼·司谏》。注:“犹劝也。”

    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

    副词

    (1) 勉强

    功不可彊成。——《淮南子·脩务》

    乃自强步。——《战国策·赵策》

    不可强夺。——《聊斋志异·狼三则》

    虽欲强聒。——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再四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牵强;强词夺正(强词夺理);强勉(勉强);强词(勉强说出来的话);强口(勉强);强应(勉强答应);强不知以为知

    (3) 竭力;尽力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注:“修业不敢倦。”

    强焉日有孳孳。——《礼记·表记》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强忍与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将军强留之。——清· 魏禧《大铁椎传》

    而强假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强恕(努力行忠恕之道);强力(勉力);强仁(勉力行仁);强步(勉力步行)

    (5) 另见 jiàng;qiáng

    英文翻译

    strong, powerful, energetic

    方言集汇

    ◎ 粤语:koeng4 koe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客英字典] kiong2 giong3 [宝安腔] kiong2 | giong3 [梅县腔] giong3 kiong2 [台湾四县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沙头角腔] kiong2 [东莞腔] kiong3 kiong2 kiong1
    ◎ 潮州话:kiang5(khîang) giên5/gion5(kîeⁿ) giang2(kíang)

    宋本广韵

    rěn [ren]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VY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IP
    四角: 173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2) 同本义

    忍,能也。——《说文》

    忍,耐也。——《广雅》

    是可忍也。——《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

    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庄子·让王》

    吾子忍之。——《左传·成公二年》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忍所私以行大义。——《吕氏春秋·去私》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忍事(以忍耐态度面对各种事情);忍容(容忍);忍顺(忍耐顺受;忍耐顺从);忍从(忍受顺从);忍羞(忍受羞辱);忍气(忍受别人的欺侮);忍垢(忍受污垢);忍丑(忍受耻辱);忍耻(忍受耻辱);忍痛(忍受痛苦)

    (4) 抑制; 克制

    志忍私,然后能公。——《荀子·儒效》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5) 又如:忍性(克制性情);忍口(抑制食欲);忍情(抑制感情);忍志(犹屈意);忍恶(忍住脾气);忍泪(忍住眼泪, 不使流出来); 忍笑(忍住不笑)

    (6) 愿意; 舍得

    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忍屑(愿意关心)

    (8) 通“认”。认识,识别

    夫国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管子·大匡》

    (9) 姓

    形容词

    (1) 坚韧

    (2) 残忍;忍心;狠心

    维其忍之。——《诗·小雅·小弁》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忍苛(残忍苛刻);忍人(残忍的人);忍忮(刻毒忌恨);忍毒(残忍狠毒);忍虐(残忍暴虐);忍悖(残忍狂悖);忍害(杀害);忍酷(残忍暴虐);忍鸷(残忍凶狠);忍暴(残忍暴虐)

    怎;岂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英文翻译

    endure, bear, suffer; forbear

    方言集汇

    ◎ 粤语:jan2 jan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n1 [台湾四县腔] ngiun1 ngiun3 [梅县腔] niun1 [海陆丰腔] ngiun1 ngiu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n1 [宝安腔] ngiun1 [沙头角腔] ngiun1 [东莞腔] ngiun1 [陆丰腔] gniun1
    ◎ 潮州话:rim2(jím) [澄海、潮阳]ring2(jíng) [揭阳]rêng2(jé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而軫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nʑĭĕnnjinx/ri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