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

kāi shì [ kai shi]
繁体 開示
注音 ㄎㄞ ㄕˋ

词语释义

1.指明。 2.展示,显示。 3.启示,启发。 4.指示;写出来使知道。 5.尊称高僧大德的教诲。

词语解释

  1. 指明。

    《后汉书·马援传》:“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宣温密之詔,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 许地山 《危巢坠简·无法投递之邮件》:“爱底迷蒙是一切‘天人师’所不能训诲开示的。”

  2. 展示,显示。

    《后汉书·李固传》:“ 固 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故先开示大信,喻以存亡。” 宋 曾巩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父準追封汉国公》:“所以遂吾大臣欲显其亲之志,而开示在位予一人尊奬近辅之心。” 郭沫若 《女神·湘累》:“这漫漫的长昼,从早起来,便把这混浊的世界开示给我。”

  3. 启示,启发。

    《后汉书·南蛮传》:“ 乔 至,开示慰诱,并皆降散。” 宋 叶适 《福建运使直显谟阁少卿赵公墓志铭》:“ 潘 悍僕数百,挺刃自衞,公开示祸福,皆缩却听命。” 明 李贽 《答周若庄书》:“予观《大学》如此详悉开示,无非以德未易明,止未易知。”

  4. 指示;写出来使知道。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六:“此游作何期会,作何章程,愿惟命是听,惟马首是瞻,胜於在家穷愁也。乞开示一切。”《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请二位将那五年之后风潮渐起,十年之后就大不同的情形,开示一二。”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但如这样办,则请将收款人详细住址及姓名开示为要。”

引证解释

⒈ 指明。

《后汉书·马援传》:“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宣温密之詔,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
许地山《危巢坠简·无法投递之邮件》:“爱底迷蒙是一切‘天人师’所不能训诲开示的。”

⒉ 展示,显示。

《后汉书·李固传》:“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故先开示大信,喻以存亡。”
宋曾巩《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父準追封汉国公》:“所以遂吾大臣欲显其亲之志,而开示在位予一人尊奬近辅之心。”
郭沫若《女神·湘累》:“这漫漫的长昼,从早起来,便把这混浊的世界开示给我。”

⒊ 启示,启发。

《后汉书·南蛮传》:“乔至,开示慰诱,并皆降散。”
宋叶适《福建运使直显谟阁少卿赵公墓志铭》:“潘悍僕数百,挺刃自衞,公开示祸福,皆缩却听命。”
明李贽《答周若庄书》:“予观《大学》如此详悉开示,无非以德未易明,止未易知。”

⒋ 指示;写出来使知道。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之六:“此游作何期会,作何章程,愿惟命是听,惟马首是瞻,胜於在家穷愁也。乞开示一切。”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请二位将那五年之后风潮渐起,十年之后就大不同的情形,开示一二。”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但如这样办,则请将收款人详细住址及姓名开示为要。”

开示的国语词典

尊称高僧大德的教诲。

开示的网络释义

开示

  • 佛门中,高僧大德为弟子及信众说法,称为开示。
  • 开,点化,为对方开悟;示,指出,并展现给你。
  • 开示造句

    上人开示时,众信徒正襟危坐十分虔敬地聆听着。
    重现闭关开示的精彩内容,有师父珍贵的灵修和爱心补给,以及同修的心得分享,让您温故知新!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建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侧重从新律师法实施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让晨钟暮鼓,清净梵音,清涤你的心灵;让银杏古树、千年甘泉,清凉你的世界;让师父的慈悲开示,启迪你的本来智慧、庄严你的自性道场……华商记者。
    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的最初数年,每天只是打柴挑水、烧火做饭,除了劳作以外,没有得到天皇禅师一言半语的开示法要。
    菩提禅堂每周主办禅修班及佛法开示,并且每月举办密集共修。
    由于冷气不敷使用,许多人都汗流浃背,但大家依然聚精会神地欣赏师父精彩的开示。
    印顺大和尚慈悲开示,我们非常期待第七届祈福大典的到来,我们要有勇气去创新,超越过往,冲破过往的束缚。
    臣又手书申喻,开示生路,群寇困逼,知命穷数尽,解甲投戈,面缚委质,印绶万数,资器山积。
    本开示缘起尊贵的大宝法王噶玛巴在之前,授予了观音的口传。
    太祖见檄书,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
    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遗绪,俯仰累纪,未率大教。
    听开示不在于听得多不多,而是在于听得进或听不进。
    这是观身禅的修学次第,下手简易,逐渐深入,证悟实相,体达佛陀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诸法实相,最终圆证菩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年人大多被世俗的生活覆上了青苔,棱角未必全被磨平。只是不轻易揭开示人而已。
    乃应会中实德菩萨之请,开示救护之方:唯有如来心中心,余不能及。
    不只这样,卓西岳还把上人的开示记在心里,他把握分秒做善事。
    建立证据开示制度是为了改变目前控辩双方存在的种种不对等现状,增强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能力,实现控辩双方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有位出家人曾经告诉师父,他出外弘法时,很多人问他问题,有些问题师父从来没有开示过,他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就赶快求师父帮忙,忽然间他也能讲得很通顺讲得头头是道,大家都很惊讶:你这么年轻,怎么懂这么多?
    法王开示战争散播了憎恨与复仇的种子。

    汉字详情

    kāi [kai]
    部首: 313
    笔画: 4
    五笔: GA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T
    四角: 104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 同本义

    開,张也。——《说文》

    天门开阖。——《老子》十章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

    开我东阁门。——《乐府诗集·木兰诗》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记》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开城(打开城门);开门钱(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

    (4) 打开,开启

    微子开封于 宋。——《荀子·议兵》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开卷有益;旗开得胜;顿开茅塞;开封(拆开书函);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开箱(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开着眼(睁着眼)

    (6) 引申为开放;舒放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7) 又如:春暖花开;盛开(花开得茂盛);开眉(舒展双眉。解愁、欣喜的意思);开眉展眼(形容高兴的样子。应作开眼展眉)

    (8) 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欲开置县。——《海瑞传》

    旁开小窗——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开工厂;开店;开茶馆;开屏(张设屏风)

    (10) 摆开

    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11) 又如:开宴(摆开酒席)

    (12) 开掘;开通

    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13) 又如: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继往开来;开达(开通明达);开敏(开明通达)

    (14) 教导,启发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15) 又如:开诱(启发诱导);开晓(开导启发,让人明白);开譬(开导警惕)

    (16) 开拓,扩展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开荒南野际。——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7) 又如:开封(开拓疆土);开境(开拓疆域);开济(开创大业,匡济时艰);开边(开拓疆域);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18) 开始,开端 。如:开演;开业;开沽(卖酒);开笔(学童开始学做文章);开江(船由内河启程驶入长江);开八(十年一秩,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称为开八。同此,五十一岁称开六,六十一岁称开七)

    (19)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外扮老夫人上开。——元· 王实甫《西厢记》

    (20) 释放;赦免 。如:开释(赦免,释放);开放(开脱;释放)

    (21) 解除,免去 。如:开除(开脱,免除;杀戮,消灭);开复(官员被降职、免官,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

    (22) 分离,分开

    连月不开。——《后汉书·列女传》

    (23) 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24) 起刺激作用,尤指诱发特征性的生命活动 。如:开胃;开口(初生婴儿喂奶之前,请有奶水的妇女用咸菜抹上香油在婴儿口内抹上数次,称为:“开口”)

    (25) 书写,开列,填写 。如:开票;开账;开报(开列呈报)

    (26) 放晴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量词

    (1) 黄金成色单位,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24 。如:16开金含16/24纯金

    (2)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附在数词之后 。如:十六开

    (3) 〈方〉∶冲茶一次,叫做一开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名词

    英文翻译

    open; initiate, begin, start

    方言集汇

    ◎ 粤语:hoi1
    ◎ 潮州话:kai1

    宋本广韵

    shì [shi]
    部首: 519
    笔画: 5
    五笔: F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MF
    四角: 109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示”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本读( )。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

    (2) 显现;表示

    示,现也。——《华严经音义》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示,现也。——《苍颉篇》

    武王示之病。——《战国策·秦策》

    穷不得所示。——《楚辞·怀沙》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斩使以示威。——《三国演义》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如:示像(显露外形);示疾(佛教语。佛菩萨及高僧得病);示现(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示贬于褒(寓批评于表扬);示重(表示器重);示问(指表示问候的简札书启之类);示俭(表现节俭);示优(表示优厚);示惩(表示惩戒);示怀(表示恩德);示导(启示开导);示诲(开导教诲)

    (4) 指示;让人看;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示,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玉篇》

    示,垂示。——《广韵》

    示我周行。——《诗·小雅·鹿鸣》

    言示之事。——《诗·大雅·抑》

    则不能毋举物示之乎?——《墨子·尚贤下》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袒而示之背。——《左传·庄公八年》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左传·成公十年》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

    归以示成。——《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示仰(指示;传达);示梦(灵魂在梦中以事示人);示下(指示);示导(启示开导);示众(给大家看,特指当众惩罚人);示及(见示、谈到);示化(启示化导);示世(昭示于世人);示唆(启示);示覆(书牍中请对方作答之用语);示知(信函用语。告知);示谕(告知;晓示)

    (6) 暗示;示意解释

    范增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公文,告示

    那看的人虽如人山人海,好在国王久已出示,毋许驱逐闲人,悉听庶民瞻仰。——《镜花缘》

    (2) 泛指命令、指示

    戏子们请老爷的示:还是伺候,还是回去?——《儒林外史》

    (3) 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如:惠示;赐示

    英文翻译

    show, manifest; demonst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 客家话:[梅县腔] si5 [陆丰腔] shi5 [宝安腔] si5 [海陆丰腔] shi6 [客英字典] shi5 [台湾四县腔] sii5 [东莞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s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gje/gieg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