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
词语释义
开斋
(1) 指吃素的人恢复吃荤
(2) 伊斯兰教徒结束斋戒
词语解释
吃素的人开始恢复吃荤。借指一般人解除生活上的禁忌,如吸烟、喝酒等。
《红楼梦》第六二回:“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説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趁今儿,我可是要开斋了。”《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列公牢记话头,你我且看他将来怎样给这位 张太太 开斋。” 老舍 《二马》第三段二:“她听说 中国 人吃狗肉,万一 老马 一犯馋,半道儿上用小刀把‘拿破仑’(狗名)宰了,开开斋,可怎么好!”
比喻开杀戒。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心口自思念,戒刀举今日开斋。”
伊斯兰教徒结束封斋。
引证解释
⒈ 吃素的人开始恢复吃荤。借指一般人解除生活上的禁忌,如吸烟、喝酒等。
引《红楼梦》第六二回:“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説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趁今儿,我可是要开斋了。”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列公牢记话头,你我且看他将来怎样给这位张太太开斋。”
老舍《二马》第三段二:“她听说中国人吃狗肉,万一老马一犯馋,半道儿上用小刀把‘拿破仑’(狗名)宰了,开开斋,可怎么好!”
⒉ 比喻开杀戒。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心口自思念,戒刀举今日开斋。”
⒊ 伊斯兰教徒结束封斋。
开斋的国语词典
解除吃素戒律,开始食用酒肉荤腥。《红楼梦.第六二回》:「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几年也没闻见。趁今儿,我是要开斋了。」也作「开荤」、「开素」 。
反义词
开斋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 同本义
開,张也。——《说文》
天门开阖。——《老子》十章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
开我东阁门。——《乐府诗集·木兰诗》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记》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开城(打开城门);开门钱(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
(4) 打开,开启
微子开封于 宋。——《荀子·议兵》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开卷有益;旗开得胜;顿开茅塞;开封(拆开书函);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开箱(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开着眼(睁着眼)
(6) 引申为开放;舒放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7) 又如:春暖花开;盛开(花开得茂盛);开眉(舒展双眉。解愁、欣喜的意思);开眉展眼(形容高兴的样子。应作开眼展眉)
(8) 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欲开置县。——《海瑞传》
旁开小窗——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开工厂;开店;开茶馆;开屏(张设屏风)
(10) 摆开
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11) 又如:开宴(摆开酒席)
(12) 开掘;开通
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13) 又如: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继往开来;开达(开通明达);开敏(开明通达)
(14) 教导,启发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15) 又如:开诱(启发诱导);开晓(开导启发,让人明白);开譬(开导警惕)
(16) 开拓,扩展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开荒南野际。——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7) 又如:开封(开拓疆土);开境(开拓疆域);开济(开创大业,匡济时艰);开边(开拓疆域);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18) 开始,开端 。如:开演;开业;开沽(卖酒);开笔(学童开始学做文章);开江(船由内河启程驶入长江);开八(十年一秩,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称为开八。同此,五十一岁称开六,六十一岁称开七)
(19)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外扮老夫人上开。——元· 王实甫《西厢记》
(20) 释放;赦免 。如:开释(赦免,释放);开放(开脱;释放)
(21) 解除,免去 。如:开除(开脱,免除;杀戮,消灭);开复(官员被降职、免官,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
(22) 分离,分开
连月不开。——《后汉书·列女传》
(23) 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24) 起刺激作用,尤指诱发特征性的生命活动 。如:开胃;开口(初生婴儿喂奶之前,请有奶水的妇女用咸菜抹上香油在婴儿口内抹上数次,称为:“开口”)
(25) 书写,开列,填写 。如:开票;开账;开报(开列呈报)
(26) 放晴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量词
(1) 黄金成色单位,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24 。如:16开金含16/24纯金
(2)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附在数词之后 。如:十六开
(3) 〈方〉∶冲茶一次,叫做一开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名词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kai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2) 同本义
斋,戒洁也。——《说文》
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周礼·膳夫》
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周礼·太牢》
斋必变食,至不多食。——《论语》
秦王虽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斋五日
秦王斋五日。
专意斋醮。——《明史》
(3) 又如:斋宿(先一日斋戒,以表诚敬);斋沐(斋戒沐浴);斋事(斋戒祭祀的事);斋舍(古人斋戒时的居所);斋牛(供祭祀用的牛)。又指佛教的进餐用语。小乘禁过午食,以午前、午中进食为斋;大乘禁肉食,以素食为斋。如:长斋;斋食(佛家语。指午前、午中之食);斋时(佛家语。过午不食为斋,故称正午为斋时)
(4) 施舍饭食给僧、道或穷苦人
张待诏娘子盛一碗饭,一碗羹,斋这无眼婆婆。——《清平山堂话本》
(5) 又如:斋僧敬道(对和尚道士虔诚有礼,供食舍钱);斋衬钱(施舍给佛寺的钱币)
名词
(1) 素食
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适处求斋。——《西游记》
(2) 又如:斋粮(僧尼的生活用粮);斋供(供奉神佛的食品)
(3) 书房 。如:书斋;东斋;斋屋(读书、休息,思过,斋戒的房舍)
(4) 屋舍,多指学舍 。如斋房(学舍;书房);养心斋;斋长(舍长。指旧时学校宿舍的主管人员)
(5) 专指拜忏诵经、祈祷求福一类活动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 元稹《遣悲怀》
(6) 又如:斋献(敬献祭礼)
(7) 斋宫的简称
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国语》
(8) 商店用名 。今北京有荣宝斋,苏州有采芝斋
形容词
(1) 庄重;恭敬
洁斋俟兮惠音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2) 又如:斋如(严肃而谨慎的样子);斋明(无所不明,无所偏颇);斋庄(严肃庄敬);斋肃(专一庄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ai1 [梅县腔] zai1
◎ 潮州话:z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