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郎

yǔ láng [ yu lang]
注音 ㄩˇ ㄌㄤˊ

词语释义

指北周诗人庾信。 借指多愁善感之诗人。 指南朝齐庾杲之。杲之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韮﹑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韭。事见《南齐书》本传。

词语解释

  1. 指 北周 诗人 庾信 。

    宋 姜夔 《齐天乐》词:“ 庾郎 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2. 借指多愁善感之诗人。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邨》词:“牧马长嘶,征笳互动,併入愁怀抱;定知今夕, 庾郎 瘦损多少!”

  3. 指 南朝 齐 庾杲之 。

    杲之 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 庾郎 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韮。事见《南齐书》本传。 唐 陆龟蒙 《中酒赋》:“ 周子 之菘向晚, 庾郎 之薤初春。”

引证解释

⒈ 指北周诗人庾信。

宋姜夔《齐天乐》词:“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⒉ 借指多愁善感之诗人。

清纳兰性德《念奴娇·宿汉儿邨》词:“牧马长嘶,征笳互动,併入愁怀抱;定知今夕, 庾郎瘦损多少!”

⒊ 指南朝齐庾杲之。杲之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韮。事见《南齐书》本传。

唐陆龟蒙《中酒赋》:“周子之菘向晚, 庾郎之薤初春。”

庾郎的网络释义

庾郎

  • 庾郎,汉语词汇,拼音yǔ lánɡ,指北周诗人庾信 。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VWI
    五行:
    仓颉: IHXO
    四角: 0028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臾声。广,依山崖建成的房子。从“广”与房屋有关。本义:露天的谷堆)

    (2) 同本义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庾积(露天储积之谷物)

    (4) 储存水路转运粮食的仓库

    粟粮漕庾,不下十万。——《战国策》

    (5) 泛指粮库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唐· 杜牧《阿房宫赋》

    (6) 又如:庾司(宋代管理粮仓的机构);庾曹(管理仓廪之曹司);庾吏(古代管粮仓的小官);庾廪(粮食)

    (7) 量词。古代量名,容二斗四升 。一说十六斗为一庾

    粟五千庾。——《左传》。杜预注:“庾,十六斗,凡八千斛。”

    (8) 大庾岭的简称

    湘瑟声沉,庾梅信断。—— 宋· 秦观《青门饮》

    (9) 又如:庾岭(为五岭之一,在江西省大庾县南。岭上多植梅树,故又称“梅岭”)

    (10) 姓

    英文翻译

    granary; storeh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梅县腔] j2 j3 [陆丰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2
    ◎ 潮州话:而污5(如)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主上聲合口三等jyox/juujĭu
    láng,làng [lang]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YVC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INL
    四角: 37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8)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9) 女婿,女儿的丈夫 。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10) 称别人的儿子 。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1)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2)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3)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14)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5)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6) 又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17)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8)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9)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英文翻译

    gentleman, young man; husband

    方言集汇

    ◎ 粤语:l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宝安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东莞腔] l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魯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langl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