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园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北周 庾信 《小园赋》:“余有数亩弊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虽復 晏婴 近市,不求朝夕之利; 潘岳 面城,且适闲居之乐。”后世遂有“庾园”之称。
宋 程颢 《和王安之五首·小园》:“恰似 庾 园基址小,全胜絶涧路途赊。”亦用以借指故园。 唐 许浑 《怀旧居》诗:“藤蔓覆梨 张谷 暗,草花侵菊 庾园 空。”
引证解释
⒈ 亦用以借指故园。
引北周庾信《小园赋》:“余有数亩弊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虽復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 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宋程颢《和王安之五首·小园》:“恰似庾园基址小,全胜絶涧路途赊。”
唐许浑《怀旧居》诗:“藤蔓覆梨张谷暗,草花侵菊庾园空。”
庾园的网络释义
庾园 (昆明市名胜)
庾园 (汉语词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臾声。广,依山崖建成的房子。从“广”与房屋有关。本义:露天的谷堆)(2) 同本义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庾积(露天储积之谷物)
(4) 储存水路转运粮食的仓库
粟粮漕庾,不下十万。——《战国策》
(5) 泛指粮库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唐· 杜牧《阿房宫赋》
(6) 又如:庾司(宋代管理粮仓的机构);庾曹(管理仓廪之曹司);庾吏(古代管粮仓的小官);庾廪(粮食)
(7) 量词。古代量名,容二斗四升 。一说十六斗为一庾
粟五千庾。——《左传》。杜预注:“庾,十六斗,凡八千斛。”
(8) 大庾岭的简称
湘瑟声沉,庾梅信断。—— 宋· 秦观《青门饮》
(9) 又如:庾岭(为五岭之一,在江西省大庾县南。岭上多植梅树,故又称“梅岭”)
(10)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梅县腔] j2 j3 [陆丰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2
◎ 潮州话:而污5(如)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庾 | 以主 | 以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jyox/juu | jĭ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囗(
),袁声。形符为“囗”( ),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2) 同本义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
园日涉以成趣。
(4) 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5) 庭园;供人憩息、游乐或观赏的地方
白菟素鸠,游君园庭。——《隶释》
(6) 又如:园叟花丁(园丁与花匠);园叟(年老的园丁);公园;戏园;动物园;园客(游园的人)
(7) 帝王、后妃的墓地 。如:园陵(祖先的坟茔);园寝(建在帝王墓上的庙);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en2 jen2 [客英字典] mu2 [海陆丰腔] ngien2 r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岏 | 五丸 | 疑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ŋuɑn | ng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