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官
词语释义
庸官
(1) 庸庸碌碌、没出息的担任公职的人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throttle bottom] 庸庸碌碌、没出息的担任公职的人 yōng guān ㄩㄥ ㄍㄨㄢ 庸官 [throttle bottom] 庸庸碌碌、没出息的担任公职的人
庸官的网络释义
庸官
庸官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 同本义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3)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4)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5) 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
(6) 任用
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清· 顾炎武《日知录》
(7) 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
(8) 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9) 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
(10) 酬其功劳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
(11) 又如:庸勋(酬劳有功的人)
形容词
(1) 平常
庸,常也。——《尔雅》
此庸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恒丝庸帛。——《论衡·量知》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2) 又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
(3) 平庸
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汉书·薛宣传》
(4) 又如:庸庸碌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庸涩(平庸晦涩);庸下(平庸低下);庸懦(平庸懦弱);庸伍(才识平庸之辈);庸臣(平庸之臣);庸朽(庸下衰朽);庸主(平庸的君主);庸君(平庸之君;昏君);庸鄙(平庸鄙俗);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庸儒(平庸的儒者)
(5) 庸俗,庸鄙 。如: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庸狡(庸鄙而奸滑);庸塞(庸鄙不通);庸遴(庸鄙贪吝)
(6) 昏庸,庸下
不有乱常,则多庸暗。——《晋书·惠帝纪论》
(7) 又如:庸暗(昏庸愚昧);庸朽(庸下衰朽)
(8) 浅陋 。如:庸医杀人(医生的医术低劣,致误投药物而使人丧命);庸奴(见识浅陋之人。含有鄙夷之意);庸妄(浅陋妄为);庸昧(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常用作谦词)
名词
(1) 功勋
现克一堡之庸,酬通侯之锡者,又何若不伦?——清· 魏源《圣武记》
(2) 又如:庸功(庸伐,庸勋,庸绩。功勋;功绩);庸器(古代铭功的铜器)
(3) 受雇用的人
庸人訾厉。——《管子·入国》
取庸而强饭之。——《淮南子·缪称》
(4) 又如:庸保(受雇充任杂役的人);庸仆(佣工、仆役)
(5) 劳苦
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诗·王风》
(6) 受雇者的工钱
写书取庸自给。——《新唐书》
(7) 又如:庸钱(工资)
(8) 古国名,在今湖北省
庸蜀之南。——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姓
副词
(1) 或许,大概
虽王之国,庸独利乎?——《汉书》
(2) 怎么 。表示反问。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
(3) 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
庸非昔日之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庸知其年之先后。——唐· 韩愈《师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宝安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 潮州话:雍5(容)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容 | 餘封 | 以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jyung/jvng | jĭwo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管制,管理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官 | 古丸 | 見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kuan | ku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