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衢
词语释义
康衢
(1) 指四通八达的大路
词语解释
四通八达的大路。
《列子·仲尼》:“ 尧 乃微服游於康衢。”《晋书·潘岳传》:“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舞乎康衢,謳吟乎圣世。” 唐 元稹 《哀病骢》诗:“曾听禁漏惊衙鼓,惯踏康衢怕小桥。”
喻指显要的地位。犹言要路。
清 侯方域 《赠彭子序》:“以视 马周 、 张齐贤 ,起身布衣,应运倏忽,岂不附景命,陟康衢,磊落光明,居然以得位行志大丈夫哉!”
称颂盛世之歌。
清 赵翼 《儿辈劝以拙集付梓》诗:“敢追 汉 殿凌云赋,聊附康衢击壤吟。”参见“ 康衢謡 ”。
喻指贤才未遇时所唱之歌。
引证解释
⒈ 四通八达的大路。
引《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於康衢。”
《晋书·潘岳传》:“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舞乎康衢,謳吟乎圣世。”
唐元稹《哀病骢》诗:“曾听禁漏惊衙鼓,惯踏康衢怕小桥。”
⒉ 喻指显要的地位。犹言要路。
引清侯方域《赠彭子序》:“以视马周、张齐贤,起身布衣,应运倏忽,岂不附景命,陟康衢,磊落光明,居然以得位行志大丈夫哉!”
⒊ 称颂盛世之歌。参见“康衢謡”。
引清赵翼《儿辈劝以拙集付梓》诗:“敢追汉殿凌云赋,聊附康衢击壤吟。”
⒋ 喻指贤才未遇时所唱之歌。
康衢的国语词典
大路,康庄大道。
康衢的网络释义
康衢
康衢的翻译
康衢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康为穅的本字。从禾,康声。本义:谷皮;米糠)
(2) 同本义
康,谷皮也。——《说文》。字亦作穅。
尘垢粃穅。——《庄子·逍遥游》
亦食穅何覈耳。——《汉书·陈平传》
播康迷目。——《庄子·天运》
(3) 五路通达的大路,泛指大路
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尔雅》
公驱及之康内。——《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微服游于康衢。——《列子·仲尼》
(4) 姓
形容词
(1) 安乐,安定
民康乐。——《礼记·乐记》
无己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蟋蟀》
上下和洽,海内康平。——《汉书·宣帝纪》
日康娱以自忘兮。——《楚辞·离骚》
(2) 又如:康乐(安乐);康阜(安和富足);康娱(欢娱安乐);康福(安乐,富裕)
(3) 健康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康健(安康强健);康胜(康健安泰);康宁(健康平安)
(5) 太平;安宁
海、 沂之康,实赖 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晋书》
(6) 又如:康时(太平盛世);康乂(安治,太平无事。乂:治理);康适(安适,安舒);康日(谓太平岁月)
(7) 丰足;富裕
迄用康年。——《世说新语·周臣臣》
(8) 又如:康年(丰年)
(9) 四通八达的;四面八方的
为开第康庄之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酌彼大康。——《世产新语·小甫宾》
(10) 又如:康衢(通向四面八方的宽阔大路);康功(平整道路之事);康庄;康逵(康庄大道);康途(康衢,犹坦途,大道。指生死之道);康爵(一说大的酒杯)
(11) 空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诗·小雅·宾之初筵》
斡弃周鼎兮宝康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2) 又如:康瓠(空酒器,比喻腹中空空的庸才)
动词
(1) 褒扬;赞美
康周公,故以赐 鲁也。——《礼记》
(2) 使安定
文王康之。——《荀子·王制》
(3) 又如:康护(安定维护);康隆(使安定兴盛)
(4) 安抚 。如:康救(安抚拯救);康惠(安抚惠爱);康济(安抚救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ng1 [陆丰腔] kong1 [梅县腔] kong1 [东莞腔] kong1 [客语拼音字汇] kong1 [台湾四县腔] kong1 [宝安腔] kong1 [海陆丰腔] k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康 | 苦岡 | 溪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kʰɑŋ | khang/qa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行,瞿声。行,本义是道路。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2) 同本义
衢,四达谓之衢。——《说文》
必于四面之衢。——《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何天之衢。——《易·大畜》
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三国志》裴松之注
填街盈衢。——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
街衢相经。——张衡《西京赋》
(3) 又如:大衢;长衢;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衢逵(道路);衢处(处于四通八达之地);衢国(地处要冲的国家)
(4) 树枝交错、分岔
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山海经》
(5) 引申指途径
上好羞则民暗饰矣,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乱之衢也。——《荀子》
(6) 泛指道路 。如:衢术;衢逵;衢路
(7) 分岔的道路
(8) 街道 。如:衢市(街市);衢宇(街道屋宇);衢陌;衢巷(街巷);衢弄(衢巷,街巷);衢灯(街灯);衢闾(街道里巷)
(9) 市 。如:衢关(关市);衢塞(市廛关塞);衢民(市民)
(10) 地名 。在浙江省西部。唐置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民国改衢县。今为衢州
形容词
(1) 歧,岔
行衢道者不至。——《荀子·劝学》
千乘衢处壤削太半。——《管子·国蓄》
(2) 又如:衢涂;衢道(歧路,岔路);衢路(歧路;岔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台湾四县腔] ki1 [梅县腔] ki1 hi1 [客英字典] ki1 [宝安腔] k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衢 | 其俱 | 羣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gyo/giu | gʰ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