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乂

kāng yì [ kang yi]
注音 ㄎㄤ 一ˋ

词语释义

安定康乐。

词语解释

  1. 安治。

    《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孔颖达 疏:“《释詁》云:康,安也;乂,治也。”《后汉书·顺帝纪》:“俭以恤民,政致康乂。” 明 宋濂 《故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吴公行状》:“权奸自是而屏迹,政治自是而康乂。”

  2. 指健康平安。

    宋 苏辙 《祭灵惠汪公文》:“自夏及秋,中间祷禳,神不厌瀆,卒保康乂。”

引证解释

⒈ 安治。

《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孔颖达疏:“《释詁》云:康,安也;乂,治也。”
《后汉书·顺帝纪》:“俭以恤民,政致康乂。”
明宋濂《故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吴公行状》:“权奸自是而屏迹,政治自是而康乂。”

⒉ 指健康平安。

宋苏辙《祭灵惠汪公文》:“自夏及秋,中间祷禳,神不厌瀆,卒保康乂。”

康乂的网络释义

康乂

  • 康乂是汉语词汇,
  • 读音是kāng yì,
  • 释义:1、安治。2、健康平安。
  • 汉字详情

    kāng [kang]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V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LE
    四角: 002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康为穅的本字。从禾,康声。本义:谷皮;米糠)

    (2) 同本义

    康,谷皮也。——《说文》。字亦作穅。

    尘垢粃穅。——《庄子·逍遥游》

    亦食穅何覈耳。——《汉书·陈平传》

    播康迷目。——《庄子·天运》

    (3) 五路通达的大路,泛指大路

    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尔雅》

    公驱及之康内。——《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微服游于康衢。——《列子·仲尼》

    (4) 姓

    形容词

    (1) 安乐,安定

    民康乐。——《礼记·乐记》

    无己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蟋蟀》

    上下和洽,海内康平。——《汉书·宣帝纪》

    日康娱以自忘兮。——《楚辞·离骚》

    (2) 又如:康乐(安乐);康阜(安和富足);康娱(欢娱安乐);康福(安乐,富裕)

    (3) 健康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康健(安康强健);康胜(康健安泰);康宁(健康平安)

    (5) 太平;安宁

    海、 沂之康,实赖 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晋书》

    (6) 又如:康时(太平盛世);康乂(安治,太平无事。乂:治理);康适(安适,安舒);康日(谓太平岁月)

    (7) 丰足;富裕

    迄用康年。——《世说新语·周臣臣》

    (8) 又如:康年(丰年)

    (9) 四通八达的;四面八方的

    为开第康庄之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酌彼大康。——《世产新语·小甫宾》

    (10) 又如:康衢(通向四面八方的宽阔大路);康功(平整道路之事);康庄;康逵(康庄大道);康途(康衢,犹坦途,大道。指生死之道);康爵(一说大的酒杯)

    (11) 空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诗·小雅·宾之初筵》

    斡弃周鼎兮宝康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2) 又如:康瓠(空酒器,比喻腹中空空的庸才)

    动词

    (1) 褒扬;赞美

    康周公,故以赐 鲁也。——《礼记》

    (2) 使安定

    文王康之。——《荀子·王制》

    (3) 又如:康护(安定维护);康隆(使安定兴盛)

    (4) 安抚 。如:康救(安抚拯救);康惠(安抚惠爱);康济(安抚救济)

    英文翻译

    peaceful, quiet; happy, healthy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ng1 [陆丰腔] kong1 [梅县腔] kong1 [东莞腔] kong1 [客语拼音字汇] kong1 [台湾四县腔] kong1 [宝安腔] kong1 [海陆丰腔] k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岡唐開平聲開口一等kʰɑŋkhang/qang
    [yi]
    部首: 103
    笔画: 2
    五笔: QTY
    仓颉: K
    四角: 4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丿从乂相交。又作“刈”。本义: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

    (2) 同本义

    乂,芟草也。——《说文》

    (3) 治理;安定

    乂,治也。——《尔雅》

    有能俾乂。——《书·尧典》

    保国乂民。——《汉书·武五子传》

    朝野安乂。——《北史》

    (4) 又如:乂安(太平无事)

    英文翻译

    govern, control, manage; nur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i6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i5 ngai5 ngi5 [宝安腔] ngi3 ngioi5 [客英字典] ngi5 ngai5 [台湾四县腔] ngi5 ngai5 [海陆丰腔] ngi6 ngai5
    ◎ 潮州话:ngiⁿ6 ng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肺廢開去聲開口三等ngiad/ngiayŋĭ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