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绩咸熙

shù jì xián xī [shu ji xian xi]

词语释义

咸是都,全的意思;煕是振兴;兴起的意思。庶绩咸熙:国家百业兴旺。

汉字详情

shù [shu]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AO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TF
四角: 0023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众多

庶,屋下众也。——《说文》

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

明庶风至。——《春秋考异郵》

庶众也。——《尔雅》

庶明厉翼。——《书·皋谟》

制义庶乎以行之。——《国语·周语》

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夫》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庶常(众多有养德的官员);庶类(众多物类);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草(百草众草);庶征(许多迹象);庶尹(百官之长。同“庶正”);庶卉(众草);庶兄弟(众兄弟);庶邦(诸侯众国)

(3) 各种

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4) 又如:庶羞(各种佳肴);庶政(一切政务,各种政务);庶僚(朝中百官);庶吉士(官名。翰林院的庶常馆,选擅长文学书法之新进士,入院学习,称之);庶绩(各种功绩,众多的功业)

(5) 几乎,将近,差不多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6) 又如:庶可(差不多可以)

名词

(1) 百姓;平民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唐· 杜甫《丹青引》

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三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庶黎(平民,百姓);庶女(平民的女儿);庶萌(众民,百姓)

(3) 庶子,非嫡配所生的孩子;宗族的旁支

分势不贰,庶適(同嫡)不争。——《韩非子·八经·起礼》

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左传·文公十八年》

(4) 又如:庶孙(庶出的孙子);庶孽(妾媵之子;庶生之子);庶长(庶出的长者);庶弟(庶出之弟);庶兄(庶出之兄);庶叔(庶出之叔父)

(5) 姓

副词

(1) 也许;或许

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2) 又如:庶或(或许);庶报(也许可以报答);庶或(也许;或许);庶易为力(或许容易办到)

(3) 幸而,幸得

庶几哉!桔逾淮弗为枳矣。——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班固《汉书·公孙宏传》

(4) 又如:遮定(幸得安定)

(5) 但愿,希冀

(伍举)惧而奔 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6) 又如: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的微薄才力)

英文翻译

numerous, various; multitud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u5 [宝安腔] su5 [梅县腔] sh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沙头角腔] su5 za5 [台湾四县腔] su5 [海陆丰腔] shu5 [陆丰腔] shu6
◎ 潮州话:思污3(恕)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商署去聲開口三等sjoh/sjvhɕĭo
[ji]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G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QMO
四角: 25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把麻纤维披开接续起来搓成线

绩,缉也。从糸,责声。——《说文》

不绩其麻。——《诗·陈风·东门之枌》

八月载绩。——《诗·豳风·七月》。传:“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

公父文伯退朝,朝母。其母方绩。——《国语·鲁语下》

(2) 又如:绩绪(搓麻线);绩女(纺织的女郎);绩火(夜晚纺织时用来照明的灯火);绩纺(泛指纺纱,绩麻诸事。即纺绩)

(3) 承继 。如:绩绍(继承业绩)

名词

(1) 成就;功业

绩,功也,又,业也,又,事也,又,成也。字亦作勣。——《尔雅》

勣,功也。——《声类》

庶绩咸熙。——《书·尧典》

远绩禹功。——《左传·昭公元年》。按,迹也。

大奔曰败绩。——《左传·庄公十一年》

伯尊其无绩乎。——《谷梁传·成公五年》

男女效绩。——《国语·鲁语》

维禹之绩。——《诗·大雅·文王有声》

(2) 又如:绩用(绩效,功用);绩迒(功效,工作的成绩);绩阀(功绩。书功状以榜门叫阀);绩谋(功勋与智谋)

(3) 下裳

赐皮弁素绩。——《汉书》。颜师古注:素绩,谓素裳也。朱衣而素裳。

英文翻译

spin; achievem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

xián [xia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DGK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HMR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 ),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2) 同本义

咸刘厥敌。——《书·君奭》

(3) 毕;终

迄始皇三载而咸,时、激、地、保、人事乎?—— 汉· 扬雄《法言》

(4) 感应

…窕则不咸。——《左传》

(5) 又如:咸腓(妄动);咸感(阴阳相感,夫妇相和)

副词

(1) 普遍都,全部

咸,皆也,悉也。——《说文》

庶绩咸熙。——《书·尧典》

周邦咸喜。——《诗·大雅·崧高》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咸怃然。——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京城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汉书·张衡传》

属吏咸伏渴。——《明史》

(2) 又如:咸叨福庇(都借光沾了福气);咸宥(全部宽恕);咸臻(全都到达);咸五登三(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3) 共;同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诗·鲁颂·閟宫》

形容词

(1) 普遍

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国语》

(2) 协和,调和

舟中鸣鼓若竞渡,挽人从山石中闻鼓声而咸力。——《天工开物》

(3) 和睦 。如:咸平(和平;太平);咸和(协和;和睦)

名词

(1) 咸阳(今为地级市,位于陕西西安西北20公里)。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都咸阳,城市宫殿林立。公元前206年为楚项羽焚毁,简称咸

(2) 古乐曲名。即咸池 。如:咸英(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

形容词

含盐的 。如:咸鱼;咸肉;咸水;咸菜;咸泪

英文翻译

together; all, completely; united

方言集汇

◎ 粤语:haam4
◎ 客家话:[梅县腔] ham2 [客语拼音字汇] ham2 [客英字典] ham2 [东莞腔] ham2 [沙头角腔] ham2 [宝安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陆丰腔] ham3
◎ 潮州话:ham5 giam5 [澄海]hang5 gi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六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讒平聲開口二等ghrem/haemɣɐm
[xi]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AHKO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UF
四角: 7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曝晒;晒太阳)

(2) 同本义

熙,燥也。——《说文》

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文选·卢谌·赠刘琨》

(3) 振兴;兴起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书·尧典》

(4) 又如:熙朝(使朝廷兴隆);熙隆(兴盛,盛隆);熙国(振兴国家)

(5) 通“嬉”。嬉戏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臣不敢以死为熙。——《淮南子·人间》

(6) 又如:熙游(游乐;游戏) ?

形容词

(1) 光明、明亮

熙,光也。——《尔雅》

于缉熙敬止。——《礼记·缁衣》。注:“缉熙皆明也。”大学注:“缉熙,光明也。”

缉熙单厥心。——《国语·周语》。注:“熙,光也。”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煊赫流淳熙。——李商隐《韩碑》

(2) 又如:熙皞(熙熙皞皞。光明祥和);熙天(明朗的天空);熙光(辉耀);熙焰(烈焰)

(3) 兴盛

熙朝之佚事,即衰世之危端。——王世贞《艺苑卮言》

(4) 又如:熙盛(兴隆);熙朝(兴盛的朝代)

(5) 和悦

熙熙兮共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注::和乐之貌。”

(6) 又如:熙怡(和悦的样子);熙治(清明和乐的时代);熙笑(和悦地笑着)

(7) 通“禧”。幸福;吉祥

忽乘青玄,熙事备成。

双桥镇上依然满眼熙和太平之盛。—— 茅盾《子夜》

(8) 又如:熙恬(愉快安静);熙然(和乐的样子)

(9) 和暖;暖和

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韦应物《扈亭西陂燕赏》

(10) 又如:熙阳(温暖的阳光)

英文翻译

bright, splendid, glo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宝安腔] gi1 hi1 [客英字典] hi1 [陆丰腔] hi1 [东莞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其平聲開口三等xĭəhi/x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