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黉

xiáng hóng [ xiang hong]
繁体 庠黌
注音 ㄒ一ㄤˊ ㄏㄨㄥˊ

词语释义

古代地方所设学校。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古代地方所设学校。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归私暂休暇,驱明出庠黌。”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地方所设学校。

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归私暂休暇,驱明出庠黌。”

庠黉的网络释义

庠黉

  • 庠黉
  • 古代地方所设学校。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归私暂休暇,驱明出庠黉。”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 龙门 退水,望冠冕以何年?鷁路颓风,想簪缨於几载?”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三:“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明史·儒林传序》:“其他簪缨逢掖,奕叶承恩,亦儒林盛事也。” 茅盾 《动摇》三:“ 陆 家可说是世代簪缨的旧族。”
  • 汉字详情

    xiáng [xiang]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UDK
    五行:
    仓颉: ITQ
    四角: 002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2) 殷、周时的学校

    痒,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

    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庠序,官也。——《尔雅·释官》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 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3) 古代的乡学

    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礼记·乡饮酒义》。注:“乡学也。”

    庠之制有堂有室也。——《仪礼·乡射礼》注

    党有庠。——《仪礼·学记》。注:“五百家为党,庾氏谓夏殷礼非周法。又,王制、内则、周人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此国学之小学,即辟雍也。”

    俾入邑庠。——《聊斋志异·促织》

    还是在庠?还是在监?——《玉娇梨》

    (4) 又如:庠士(在学生员);庠老(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

    动词

    教养;教导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

    英文翻译

    village school; teach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ong2 [客英字典] siong2 [陆丰腔] siong3 [梅县腔] siong2 [宝安腔] s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2 [海陆丰腔] siong2
    ◎ 潮州话:思央5(祥)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似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zsiang/sziangzĭaŋ
    hóng [hong]
    部首: 1101
    笔画: 16
    五笔: IPAW
    五行:
    仓颉: FBTLC
    四角: 908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的学校

    农事既毕,乃令弟子群居,还就黉学。——《后汉书·仇览传》

    (2) 又如:黉序(古代的学校。序:学校);黉门(学校);黉宫(学校);黉校(学校)

    英文翻译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