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置

fèi zhì [ fei zhi]
繁体 廢置
注音 ㄈㄟˋ ㄓ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废置 fèizhì

(1) 废弃搁置

一口废置不用的水井
put aside as useless

词语解释

  1. 指官吏的任免或帝王的废立。

    《周礼·天官·大宰》:“三曰废置,以驭其吏。” 郑玄 注:“废犹退也,退其不能者,举贤而置之。”《韩非子·内储说下》:“参疑废置之事,明主絶之於内,而施之於外。”《汉书·霍光传论》:“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汝伐 齐 之丧,擅行废置,一罪也。”

  2. 犹兴革。

    《后汉书·卓茂传》:“初, 茂 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

  3. 废灭和建立;撤消和设立。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夫两曜百星,丽於玄象,非如九州万国,废置无恆。”《宋史·兵志三》:“厥后废置损益,随时不同。”

  4. 犹废弃。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胜国词臣出使》:“ 太祖 定天下,以 元 故词臣 危素 、 周伯琦 辈不能殉节,薄之,俱废置不终,所以劝事君也。”

  5. 搁置。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宋 陈亮 《与韩无咎尚书书》:“不幸三四十年之间,废置不讲。”

引证解释

⒈ 指官吏的任免或帝王的废立。

《周礼·天官·大宰》:“三曰废置,以驭其吏。”
郑玄注:“废犹退也,退其不能者,举贤而置之。”
《韩非子·内储说下》:“参疑废置之事,明主絶之於内,而施之於外。”
《汉书·霍光传论》:“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
《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汝伐齐之丧,擅行废置,一罪也。”

⒉ 犹兴革。

《后汉书·卓茂传》:“初, 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

⒊ 废灭和建立;撤消和设立。

唐刘知几《史通·书志》:“夫两曜百星,丽於玄象,非如九州万国,废置无恆。”
《宋史·兵志三》:“厥后废置损益,随时不同。”

⒋ 犹废弃。

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林·胜国词臣出使》:“太祖定天下,以元故词臣危素、周伯琦辈不能殉节,薄之,俱废置不终,所以劝事君也。”

⒌ 搁置。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书》:“不幸三四十年之间,废置不讲。”

废置的国语词典

认为无用而搁在一边。

废置的网络释义

废置

  • 废置,汉语词汇。
  • 拼音:fèi zhì
  • 注音:ㄈㄟˋ ㄓㄧ
  • 释义:1、指官吏的任免或帝王的废立。2、犹兴革。3、废灭和建立;撤消和设立。4、犹废弃。5、搁置
  • 废置造句

    我们保证这些产品绝不会流出市面,我们会根据环境保护处的指引处理以上物料的废置。
    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被束之高阁,废置不用。
    据记者采访调查,目前大多数业主的地下室要么废置不用,要么设计为功能休闲区,使用率并不高。
    现在,“放”的本义基本消失,经过时间的打磨,它从放逐之义逐渐变为强行遣送;舍弃,废置不用;搁置等义。
    那是一座老式的、经过改造的房子,店里有许多废置不用的大壁炉和又高又窄的烟囱。
    不管是在学校、公园或废置的都市地,篮球场在都市地带遍布出现。
    当然,这些改动还没有实施,在下一个小补丁出来之后也有可能被修改或是废置。
    仅建明小区一处,九套健身器材中尚且可以使用的不足四套,其他均已废置不用。
    而设计者的巧思渗入每个细节,花坛、休闲桌等用老屋废置砖头砌成;村道拐弯处的景观小品则是居民生活用品的自然拼列,浑然天成。
    一座内部被毁的废置工厂矗立在那里。
    雷某哭着说,自己一下子慌了,不敢把孩子抱出去,于是就把孩子藏在卫生间的废置洗衣机里。
    这个位置的阳台不适宜晒晾衣服,废置不用又太可惜,可以用来做储物间或衣帽间,使之成为卧室的延伸。
    不久就有了墨汁,砚台也就废置不用了。
    比如可以根据个人手绘伞的图案,还可以把废置不用的伞改头换面变成时尚伞。
    相反,我们摒弃了老祖宗沿用数千年的中华法系,又废置了西学东渐打造的“六法全书”,进而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体系。
    而这些自行车从外观上看,因为长期废置不用,大多都以锈迹斑斑也少了很多零件。
    这是个老式商店,有许多废置的大壁炉以及又高又窄的烟囱。
    由于公安工作可能会得罪一些人,而用早已废置不用的警车旧照发帖,疑为有人肆意炒作和诽谤。
    隋代罢九品官人法,同时废置州郡长官辟除僚佐的旧制,“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咸归“吏部所掌”。
    设备被完全废置很少见,即使在设计上完全废弃。

    汉字详情

    fèi [fei]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NTY
    五行:
    仓颉: IIVE
    四角: 0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广,发声。从“广”( 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房子倾倒)

    (2) 同本义

    废,屋顿也。——《说文》。段玉裁注:“顿之言钝,谓屋钝置无居之者也。”

    (3) 泛指倾圮,倒塌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

    (4) 废弃;废除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汉· 贾谊《过秦论》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则废衅钟与?——《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作废(因失效而废弃);废业(丢弃正业,不务正业;荒废衰败的事业);废贩(荒废;败坏);废损(荒废损害);废旷(荒废,不利用)

    (6) 停止; 中止

    力不足止,中道而废。——《论语·雍也》

    轮转而不废。——《淮南子·原道训》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礼记·中庸》

    (7) 又如:废格(终止,搁置);废业(中止学业);废朝(停止朝会);废市(停止营业)

    (8) 废黜,罢官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资治通鉴》

    (9) 又如:废锢(罢官并禁止再任职);废立(废旧君,立新君);废退(黜退;贬黜);废斥(废黜屏斥);废后(废黜皇后);废免(罢免)

    (10) 衰败;败坏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又如:废残(残破);废败(浪费,败坏);废落(衰败飘零)

    (12) 旷废,懈怠 。如:废职(旷废职务);废时(旷废记载时令之职事);废负(旷废职守之过);废事(旷废职务)

    (13) 破灭;覆没 。如:废兴(兴衰;兴亡);废坠(衰亡);废坏(败坏;败落)

    (14) 坠落;跌下

    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左传》

    今去而野处,念自废于苟践不廉之地。——宋· 王安石《上相府书》

    (15) 偃伏,躺卧,伏卧 。如:废措(废顿,僵伏不起)

    (16) 杀害,杀死

    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国语》

    (17) 放下 。如:废书;废卷(放下书);废阁(搁置而不实施)

    (18) 费,浪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稽废时日。——《后汉书·列女传》

    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红楼梦》

    (19) 通“发”( )”。举,发生

    示不复用也。于是废军而郊射。——《韩诗外传》

    此道之塞久矣,而世主莫之能废也,故三代不四,非明主莫有能听也。——《商君书·开塞》

    (20) 又如:废疾(发生疾病)

    形容词

    (1) 荒废,放弃不用的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百废俱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废井;废业;废址;废矿

    (3) 沮丧失望

    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庄子·德充符》

    (4) 衰败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5) 扔掉的,无用的 。如:废棉;废品;废料;废蒸气;废票

    (6) 残疾的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 秦王。——《战国策·燕策》

    (7) 又如:废人;废疾(残疾)

    英文翻译

    abrogate, terminate, discard

    方言集汇

    ◎ 粤语:fai3

    宋本广韵

    zhì [zhi]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FHF
    五行:
    仓颉: WLJBM
    四角: 60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2) 同本义

    置,赦也。——《说文》

    见十置一。——《汉书·尹赏传》。注:“放也。”

    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史记·淮阴侯列传》

    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史记·吴王濞列传》

    (3) 安放;搁;摆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庄子·逍遥游》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史记·项羽本纪》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

    (4) 又如:置锥之地(安身立足之地);置室(安置妻室;取妻);置酒(陈设酒筵);置社(古时大夫、士庶共同设置的供奉社神之所);置立(设立);安置;置措(措置);置散(安置在闲散的职位);置棋不定(弈棋时不知如何下子);置锥之地(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赖以安身立命的地方);置手(插手)

    (5) 设置,建立,设立

    于是秦始征 晋河东;置官司马。——《左传·僖公十五年》

    置园邑三百家。——《汉书·霍光传》

    置以为像兮。——《楚辞·屈原·九章》

    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汉· 贾谊《汉安策》

    (6) 又如:置社(“周”时大夫与庶民所共设置的社稷神);置顿(设置供人停留和食宿的处所);置都(建都)

    (7) 豁免

    晋王归 晋阳,休兵行赏,命州县举贤才,黜贪残,置租赋,抚孤穷。—— 明· 李贽《史纲评要·后梁纪》

    (8) 废弃;舍弃

    置大立少,乱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沛公则置车骑。——《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置后(古时大夫死后无子,为死者别置后嗣、暂为丧主之称)

    (10) 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11) 又如:置阁(耽搁;迟延);置之不问(搁在一边,不予过问);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

    (12) 委托;交付 。如:置质(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置重(侧重;着重)

    (13) 购买;置办

    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

    (14) 又如:置产(购置产业);置田;置房子

    (15) 通“植”( zhí)。树立

    凡试庐事置而摇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礼记·祭义》

    名词

    (1)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五十里而一置。——《韩非子·难势》

    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2) 驿车;驿马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马催。——苏轼《荔枝叹》

    (3) 又如:置邮(用马车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英文翻译

    place, lay out; set a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宝安腔] zi5 [海陆丰腔] zih5 [客英字典] zhi5 [台湾四县腔] zih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沙头角腔] zi5 [梅县腔] tje5 [陆丰腔] zi5 [东莞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吏去聲開口三等trih/tiohţ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