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第

lú dì [ lu di]
繁体 廬第
注音 ㄌㄨˊ ㄉ一ˋ

词语释义

宅第。

词语解释

  1. 宅第。

    《后汉书·皇甫规传》:“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

引证解释

⒈ 宅第。

《后汉书·皇甫规传》:“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

庐第的网络释义

庐第

  • lú dì ㄌㄨˊ ㄉㄧˋ
  • 庐第(庐第)
  • 宅第。《后汉书·皇甫规传》:“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
  • 汉字详情

    [lu]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YN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HS
    四角: 0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2) 同本义

    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说文》

    庐,舍也。——《广雅》

    余二十亩,以为庐舍。——《汉书·食货志》。注:“田中屋也。”

    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诗·小雅·信南山》

    (3) 亦泛指简陋居室

    屋室庐庾。——《荀子·正名》。注:“草屋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 陶潜《饮酒》

    南阳诸葛庐。—— 唐· 刘禹锡《陋室铭》

    或黔其庐。——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庐舍(田舍;茅屋);庐落(庐舍院落);庐舍丘墟(家业败落);庐井(房舍田园);庐宇(房屋)

    (5) 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周礼·地官》

    (6) 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如:庐厂(临时用的丧棚);庐寝(古人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

    (7) 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君厌承明之庐。——《汉书·严助传》。注:“直宿所止曰庐。”

    (8) 又如:庐帐(以帐幕作居室;帐篷);庐徼(驻有巡逻守备兵丁的营舍)

    (9) 古州名 。故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

    (10) 通“籚”。矛戟等兵器的柄

    粤无镈, 燕无函, 秦无庐。——《周礼·考工记·总序》

    (11) 又如:庐器(古代戈属兵器的柄);庐人(造戈矛之柄的工匠)

    动词

    寄住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诗·大雅·公刘》

    英文翻译

    hut, cottage; name of a mou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 客家话:[梅县腔] lu2 [客英字典] lu2

    宋本广韵

    [di]
    部首: 624
    笔画: 11
    五笔: TXH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NLH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弟声。本写作“弟”。本义:次第,次序)

    (2) 同本义。有时也用于数字前表示次序

    第,次也。——《小尔雅·广诂》

    书称题亦言第,因其第次也。——《释名·释书契》。按,用于书册次弟字,故又加竹。”

    楚国第。——《左传·哀公十六年》。释文:“次第也。”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 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等第(名次等级);第次(等级;次第);第老的(排行最小的);第三本《诗经》(指宋朱熹编注的《诗经传》);第六感觉(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4) 大官的住宅。本指古代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也通称上等房屋为第

    北阙甲第。——张衡《西京赋》。 薛注:“馆也。”

    公大怒…出…旬乃还第。——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第宇(官邸);第舍(宅第,住宅);第室,第屋(第宅);第馆(第宅);府第;宅第;私第;门第;进士第

    (6) 科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的功名

    十余年,书生用(因)甲第为相国。——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及第;落第;不第

    动词

    品第;评定 。如:第名(评定名次);第目(犹品第);第功(评定功劳等次);第品(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代词

    〈方〉∶这 。如:第位(这位);第塔(方言。这里);第歇(方言。现在;此刻)

    副词

    (1) ∶这

    (2) 仅;只;只是;尽管;只管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明史·海瑞传》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文翻译

    sequence, number; grade, degre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 客家话:[陆丰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梅县腔] ti5 [海陆丰腔]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 潮州话:doiⁿ6 [饶平、揭阳、潮阳]do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特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deh/deydʰ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