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弱

yòu ruò [ you ruo]
注音 一ㄡˋ ㄖㄨㄛˋ

词语释义

1.幼小。 2.幼童。指年幼的儿女。

词语解释

  1. 幼小。

    《礼记·明堂位》:“ 武王 崩, 成王 幼弱, 周公 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又丧我先大夫 偃 ,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后汉书·袁安传》:“ 安 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亲故们羸老的养膳他,幼弱的抚育他,孤孀的存恤他。”

  2. 幼童。

    《周礼·秋官·司刺》:“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亦指年幼的儿女。

  3. 指年幼的儿女。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执兵之卒,四向侵掠,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引证解释

⒈ 幼小。

《礼记·明堂位》:“武王崩, 成王幼弱, 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又丧我先大夫偃,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
《后汉书·袁安传》:“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亲故们羸老的养膳他,幼弱的抚育他,孤孀的存恤他。”

⒉ 幼童。亦指年幼的儿女。

《周礼·秋官·司刺》:“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

⒊ 指年幼的儿女。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执兵之卒,四向侵掠,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幼弱的国语词典

幼小。

幼弱的网络释义

幼弱

  • 幼弱,汉语词汇。
  • 拼音:yòu ruò ,
  • 释义:1、幼小。2、幼童。3、指年幼的儿女。
  • 出自《礼记·明堂位》。
  • 幼弱的翻译

    德语: saftig

    幼弱造句

    有些无赖的匪徒聚集跟从他,逞强攻击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那时罗波安还幼弱,不能抵挡他们。
    那些刚离开上帝的灵魂趁着晨曦来到人间,当它们看见自己是那么幼弱,那么赤身露体时,它们会想到些什么呢?雨果 
    村落里只剩下老幼弱妇,偶见那风姿绰约的靓影闪烁,放飞梦想的大家闺秀,壮志未酬的励志汉子,大伙儿都大相竞庭般,拥进了开往南海的列车与航班。
    昔在幼弱,乐参长者,爰及耆艾,数接后生。
    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患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
    所谓‘三纵’是指老耄、幼弱、愚蠢犯罪,因考虑其行为能力,或免或减其罪。
    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那些刚离开上帝的灵魂趁着晨曦来到人间,当它们看见自己是那么幼弱,那么赤身露体时,它们会想些什么呢?
    相同,我们该当恐惧幼弱的中国。
    所以当他们吃这些食物的时候,这些食物就会烦扰他们,伤害他们幼弱的良心。

    汉字详情

    yòu [you]
    部首: 340
    笔画: 5
    五笔: X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IKS
    四角: 247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幺( 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幼,小也。——《说文》

    幼,稀也。——《尔雅》

    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

    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

    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

    幼原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幼且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余幼好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

    名词

    (1) 小孩儿

    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

    扶老携幼。——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幼壮(青少年时期);幼科(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幼妇(少女。借指“妙”字);幼孺(孩童)

    动词

    爱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

    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 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英文翻译

    infant, young child; imma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5 [海陆丰腔] riu5 [梅县腔] ju5 [陆丰腔] jiu5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东莞腔] jiu5 [宝安腔] ju5 jiu5 [台湾四县腔] j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一幼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伊謬去聲開口三等qyh/ywʔiəu
    ruò [ruo]
    部首: 312
    笔画: 10
    五笔: XUX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MNIM
    四角: 17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 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2)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说文》

    栋桡,本末弱也。——《易·大过》

    颉遇王子弱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志弱而事强。——《淮南子·原道》

    辅隙者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众散为弱。——《左传·哀公十年》

    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商君书·错法》

    两争曰弱。——《周书·武顺》

    然操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弱者道之用。——《老子》

    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陶潜《游斜川》

    (3) 又如:弱植(软弱无能,无法扶植);弱道(道家语。柔弱之道);弱人(势弱之人);弱湍(舒缓的流水);弱力(力量单薄;能力不强的人);弱才(才能平庸低下);弱孤(力孤力弱);弱门(胆小之人)

    (4) 纤柔;软弱

    苗其弱也欲孤。——《吕氏春秋·辨士》

    弱柳青槐拂地垂。——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

    (5) 又如:弱约(柔弱美好);弱骨(骨柔软;伶仃瘦骨);弱劣(软弱无力);弱愿(柔顺善良);弱蒂(细弱的叶柄或花蒂);弱腕(微细的手腕);弱藻(柔弱的水草)

    (6) 虚弱;瘦弱

    小人弱息,当得一子。——《南史·周盘龙传》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红楼梦》

    (7) 又如:弱甲(老弱之兵);弱疾(身体瘦弱的疾病);弱息(柔弱的女子)

    (8) 年幼,年少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9) 又如:弱笄(未成年的少女);弱丧(年少时丧失故居);弱岁(少年,弱冠的年龄);弱年(幼年);弱口(人口中之幼小者);弱年(年少;弱冠之年);弱辰(幼年);弱弟(幼弟)

    (10) 小 。如:弱门(小户);弱湍(微小的激流)

    (11) 不足,略少

    黄道日之所行也,…与赤道交于角五少弱。——《晋书》

    (12) 坏

    有些儿好弱,你根柢不舍!——《西厢记诸宫调》

    名词

    年少的人 。如:弱息(子女;孩子)

    动词

    (1) 衰败

    姜族弱矣,而 妫将始昌。——《左传·昭公三年》

    (2) 丧失

    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左传》

    (3) 减少

    不弱兵,欲攻齐。——《战国策》

    (4) 削弱

    专祸楚国,弱寡王室。——《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汉· 贾谊《过秦论上》

    (5) 又如:弱寡(削弱孤立);弱敌(削弱敌人)

    (6) 侵害

    鲁为 齐弱久矣。—— 宋· 苏轼《论孔子》

    (7) 败

    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韩非子》

    (8) 惧怕

    别人弱他官府,我却不弱他。——《古今小说》

    英文翻译

    weak; fragile, deli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ok8 [客英字典] ngiok8 [东莞腔] ngiok8 [梅县腔] niok8 [陆丰腔] gnio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og6 ngiog6 [沙头角腔] ngiok8 [宝安腔] ngiok8 [台湾四县腔] ngi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而灼藥開入聲開口三等nʑĭaknjak/r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