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孺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孩童。
唐 萧颖士 《登宜城故城赋》:“市萧条以罕人,盗充斥以盈路,微奔走之僕御,有啼呼之幼孺。”
引证解释
⒈ 孩童。
引唐萧颖士《登宜城故城赋》:“市萧条以罕人,盗充斥以盈路,微奔走之僕御,有啼呼之幼孺。”
幼孺的网络释义
幼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幺(
),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幼,小也。——《说文》
幼,稀也。——《尔雅》
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
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
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
幼原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幼且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余幼好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
名词
(1) 小孩儿
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
扶老携幼。——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幼壮(青少年时期);幼科(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幼妇(少女。借指“妙”字);幼孺(孩童)
动词
爱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
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 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5 [海陆丰腔] riu5 [梅县腔] ju5 [陆丰腔] jiu5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东莞腔] jiu5 [宝安腔] ju5 jiu5 [台湾四县腔] j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幼 | 伊謬 | 影 | 幽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幽 | 流 | qyh/yw | ʔi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子,需声。子,古代指小孩子,不分性别都称子。本义:小孩子,尤指幼儿)
(2) 同本义
孺,乳子也。——《说文》
孺子早寝晏起。——《礼记·内则》
今人乍见孺子。——《孟子》
(3) 又如:孺童(小孩,幼童);孺弱(幼弱的孩子);孺慕(幼童爱慕父母之情);孺齿(幼儿,幼童);孺儿(幼儿);孺子欢(为使父母欢心,故意装出孩子般的神态动作);孺月(分娩后的第一个月);孺齿(幼儿)
(4) 指亲属
孺,属也。——《尔雅》。李注:“骨肉相亲属也。”
(5) 又如:孺泣(对父母的哀悼哭泣);孺止(敬仰)
(6) 姓
形容词
(1) 幼稚,年小
公将不利于孺子。——《书·金縢》。传:“稚也。”
(2) 又如:孺婴(孺褓,孺蒙。幼小);孺年(幼年,年龄幼小)
(3) 亲睦
和乐且孺。——《诗·小雅·常棣》
(4) 又如:孺慕
动词
通“乳”。生育
孺,生也。——《广雅》
乌鹊孺。——《庄子·天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梅县腔] j2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3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 潮州话:ru2 ru5(zú zû)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孺 | 而遇 | 日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njyoh/ruh | nʑ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