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么魔”。微小,细微。
宋 范成大 《嘲蚊》诗:“肖翘极么魔,坱圠累闢翕。” 郭沫若 《前茅·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可怜,可怜,可怜那一大族的人民才为幺魔的‘毒菌’们所扰!”
指微不足道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缘橦飞人,翦禽兽於深闺;断路夹攻,荡幺魔於隘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心中暗想,为了这一点点小么魔,便闹的劳师动众,未免过於荒唐了。” 茅盾 《虹》第七章:“汹汹然的先生们,到底不过是些借酒装脸的幺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么魔”。
⒉ 微小,细微。
引宋范成大《嘲蚊》诗:“肖翘极么魔,坱圠累闢翕。”
郭沫若《前茅·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可怜,可怜,可怜那一大族的人民才为幺魔的‘毒菌’们所扰!”
⒊ 指微不足道的人。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缘橦飞人,翦禽兽於深闺;断路夹攻,荡幺魔於隘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心中暗想,为了这一点点小么魔,便闹的劳师动众,未免过於荒唐了。”
茅盾《虹》第七章:“汹汹然的先生们,到底不过是些借酒装脸的幺魔。”
幺魔的网络释义
幺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小;幼小
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俗字作么。——《说文》
不长曰幺。——《通俗文》
幺麽皆微小之称也。——《汉书·叙传注》
(2) 又如:幺微(微小);幺店(幺店子。路边的小店)
(3) 细
熠熠宵行,虫之微么;出自腐草,烟若散熛。——晋· 郭璞《尔雅图赞》
(4) 又如:幺微(细微);幺蔑(细微);幺么(细小);幺魔(微小,细微);幺小(微小);幺末(细微);幺算(细致的考虑);幺袅(柔条摆动的样子);幺弱(瘦小赢弱);幺弦(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借指琵琶)
(5) 指排行最末的 。如:幺叔(排行最小的叔父);幺儿(最小的儿子);幺孺(指年少后辈);幺豚暮鹨(喻年老所生子女)
名词
(1) 数目中的“一”(只能单用,不能组成合成数词,也不能带量词,旧时指色子和骨牌中的一点,现在说数字时也用来代替“一”) 。如:幺幺洞三(1103)
(2) 上面标有一点的多米诺骨牌 。如:对幺
动词
(1) 用同“吆”。大声喊 。如:幺呼(喊叫);幺喝(吆喝) “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u1 [东莞腔] jau1 [梅县腔] jau1 [台湾四县腔] jeu1 [宝安腔] jau1 [海陆丰腔] rau1
◎ 潮州话:iou1/iao1(iou/ia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幺 | 於堯 | 影 | 蕭 | 平聲 | 蕭 | 開口四等 | 蕭 | 效 | qeu/e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麻声。本义:“魔罗”的略称。佛教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均称为“魔”)
(2) 同本义
我自降魔转法轮。——王安石《南乡子》
(3) 又如:病魔;魔道(佛家语。指天魔邪鬼活动的境域);魔女(魔界的女人);魔劫(命中注定的灾难);魔事(佛教指成道的障碍);魔天(魔道的天界);魔心(邪恶之心);魔浆(指酒。佛教认为饮酒不能修成正果)
(4) 恶鬼,怪物 。如:魔媪(假托鬼神、使用妖术的妇人);魔境(恶魔所居的境遇);魔头(恶魔的首领。也指邪道的首脑人物)
形容词
神奇;奇异 。如:魔云(带有妖气的乌云);魔眼;魔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2 [宝安腔] mo1 [海陆丰腔] mo2 mo1 [客语拼音字汇] mo2 [台湾四县腔] mo2 mo1 [东莞腔] mo1 [梅县腔] mo2 [陆丰腔] mo3 [客英字典] mo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摩 | 莫婆 | 明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mua | mu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