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细微,微小。
晋 傅咸 《小语赋》:“ 景差 曰:‘幺蔑之子,形难为象。晨登蚁埃,薄暮不上。朝炊半粒,昼復得酿。亨一小蝨,饱于乡党。’”按,酿,当作“饟”。
引证解释
⒈ 细微,微小。按,酿,当作“饟”。
引晋傅咸《小语赋》:“景差曰:‘幺蔑之子,形难为象。晨登蚁埃,薄暮不上。朝炊半粒,昼復得酿。亨一小蝨,饱于乡党。’”
幺蔑的网络释义
幺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小;幼小
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俗字作么。——《说文》
不长曰幺。——《通俗文》
幺麽皆微小之称也。——《汉书·叙传注》
(2) 又如:幺微(微小);幺店(幺店子。路边的小店)
(3) 细
熠熠宵行,虫之微么;出自腐草,烟若散熛。——晋· 郭璞《尔雅图赞》
(4) 又如:幺微(细微);幺蔑(细微);幺么(细小);幺魔(微小,细微);幺小(微小);幺末(细微);幺算(细致的考虑);幺袅(柔条摆动的样子);幺弱(瘦小赢弱);幺弦(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借指琵琶)
(5) 指排行最末的 。如:幺叔(排行最小的叔父);幺儿(最小的儿子);幺孺(指年少后辈);幺豚暮鹨(喻年老所生子女)
名词
(1) 数目中的“一”(只能单用,不能组成合成数词,也不能带量词,旧时指色子和骨牌中的一点,现在说数字时也用来代替“一”) 。如:幺幺洞三(1103)
(2) 上面标有一点的多米诺骨牌 。如:对幺
动词
(1) 用同“吆”。大声喊 。如:幺呼(喊叫);幺喝(吆喝) “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u1 [东莞腔] jau1 [梅县腔] jau1 [台湾四县腔] jeu1 [宝安腔] jau1 [海陆丰腔] rau1
◎ 潮州话:iou1/iao1(iou/ia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幺 | 於堯 | 影 | 蕭 | 平聲 | 蕭 | 開口四等 | 蕭 | 效 | qeu/e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苜(
),从戍。“苜”是眼睛歪斜无神,“戍”是戍守人。合而表示人过于劳倦眼睛歪斜无神。本义:眼睛红肿看不清)(2) 同本义
蔑,目眵也。从目,蔑声。——《说文》。按,即蔑字
得目为蔑。——宋玉《风赋》
(3) 细小;轻微
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扬雄《法言·学行》
(4) 又如:蔑如(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蔑贱(犹微贱)
动词
(1) 轻视;轻侮。亦作“懱”
国步蔑资。——《诗·大雅·桑柔》
岂蔑清庙,惮勅天乎?——《后汉书·班固传下》
蔑贞,凶。——《易·剥卦》
郑未失 周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贤也。——《国语·周语中》
(2) 又如:蔑辱(鄙弃凌辱);蔑杀(犹灭杀);蔑侮(轻视欺侮);蔑弃(轻视,鄙弃)
(3) 灭,消灭
唐蔑字明。——《荀子·议兵》
而蔑杀其民人。——《国语·周语》
副词
(1) 无;没有
蔑,无也。——《小尔雅·广诂》
丧乱蔑资。——《诗·大雅·板》
吾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国语·晋语》
蔑不济也。——《左传·僖公十年》
(2) 又如:蔑有(没有);蔑须有(莫须有,没有);蔑蔑(犹默默。无声息)
动词
(1) 以血涂染。引申为污,诬蔑
衊,污血也。从血,蔑声。——《说文》
少阴所至为悲妄衂衊。——《素问·六玄正纪大论》。注:“污血亦脂也。”
污衊宗室。——《汉书·梁平王襄传》。注:“谓涂染也。”
又投间蔑污使君。——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污蔑(用不实的言辞冤枉或破坏别人的名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et7 [台湾四县腔] met7 mit7 [客语拼音字汇] mad5 miad6 [海陆丰腔] met7 mit7 [客英字典] met7 [宝安腔] m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蔑 | 莫結 | 明 | 屑開 | 入聲 | 屑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miet | m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