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永驻

xìng fú yǒng zhù [xing fu yong zhu]

词语释义

永远幸福,幸福永远留在身边。

汉字详情

xìng [xing]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U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GTJ
四角: 404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幸,吉而免凶也。——《说文》

幸而至于旦。——《礼记·檀弓》

不幸短命死矣。——《论语》。皇疏:“凡应死而生曰幸。应生而死曰不幸。”

幸甚。——曹操《步出夏门行》

生固幸而遇予。——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知幸与不幸。

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三生有幸;荣幸(光荣而幸运);万幸(非常幸运);得此幸,不幸中的大幸;庆幸;天幸;不幸;万幸

副词

(1) 通“倖”。侥幸

非分而得谓之幸。——《小尔雅》

朝无幸位。——《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

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皆杀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三国演义》

(2) 又如:幸心(侥幸心理);幸生(侥幸偷生);幸民(侥幸于万一之民);幸位(侥幸得位);幸得(幸而);幸诡(侥幸和诡诈);幸赏(侥幸得赏)

(3) 幸亏

幸大雪踰岭。——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诚门未有烧。——《广东军务记》

幸彼苍默佦

(4) 又如:幸为(幸而);幸然(幸亏);幸赖(幸亏依靠);幸得(幸亏);幸偶(幸运而偶然遇合)

(5) 表敬,副词,表明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

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幸见取。——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官入幸顾我。——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6) 又如:幸叨(有幸得到他人的好处);幸蒙(有幸承蒙);请不吝赐教为幸

〈动〉.

(1) 使…欢乐、愉快或欣喜;庆幸

愿大王以幸天下。——《汉书·高帝纪下》

(2) 宠爱

幸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瞧瞧,把他幸的这个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红楼梦》

(3) 又如:幸私(古谓帝王对人宠爱);幸昵(宠爱亲近);幸待(宠爱优待);幸媚(亲近宠幸);幸近(宠幸亲近);幸嬖(宠爱狎昵)

(4) 感受到怜悯之心

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吕氏春秋·至忠》

(5) 希望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吾子幸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蒙其赏。——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幸宁吾心。——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6) 又如:幸为(希望);幸存照鉴(希望留存查照);幸来(希望前来);幸愿(希望);幸勉(望其勉力);幸望,幸翼(希望)

(7) 旧指皇帝亲临,后也泛指皇族亲临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忽然有个诏书下来,说御驾亲幸泰山,要修 汉武帝封禅的故事。——《醒世恒言》

(8) 又如:幸顾(帝王临幸垂顾);幸听(皇帝亲临听讲);幸学(皇帝巡视学校);幸御(帝王巡游时驻跸)

(9) 特指帝王与女子同房

妇女无所幸。——《史记·项羽本纪》

(10) 又如:得幸;御幸;王因幸之

(11) 遇

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2) 使…活命

汝天下之国士也,幸汝以成而名。——《吕氏春秋》

名词

(1) 幸福

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三国演义》

(2) 受宠的人

妾媵盈宫,非无爱幸也。——《申鉴》

(3) 姓

英文翻译

luck(ily), favor, fortunately

方言集汇

◎ 粤语:ha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en5 [台湾四县腔] hen5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en3 [沙头角腔] hen5 [东莞腔] hen3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陆丰腔] hen6 [海陆丰腔] hen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九耿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耿耕開上聲開口二等ghrengx/haenkɣæŋ
[fu]
部首: 431
笔画: 13
五笔: PYG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FMRW
四角: 3126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2)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 又如:福泽(福分;福气);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好事不多,祸事不少。特指接连遇到不幸);福缘(福气);福寿(幸福长寿)

(4) 祭祀用的酒肉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凡祭祀之致福者。——《周礼·膳夫》。注:“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祚于王。”

(5) 又如:福礼(祭祀用的供品);福酒(祭过神明的酒);福食(供祀神用的食物);福脯(祭祀用的干肉)

(6)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如:福安;福体;福躬(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指安吉的身体)

(7) 姓

动词

(1) 赐福,保佑

亦其福女。——《诗·鲁颂·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福田(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福柄(指作威作福的权力);福神(能赐人幸福的神灵);福善祸淫(赐福给为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

(3)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刘姥姥便知是 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红楼梦》

(4) 通“副”( )。相称,符合

邦福重宝,闻于傍乡。——《史记·龟策列传》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张衡《西京赋》

(5) 又如:福德(符合道德准则);福望(符合众人的愿望)

英文翻译

happiness, good fortune, bless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台湾四县腔] fuk7 [梅县腔] fuk7 [沙头角腔] fuk7 [宝安腔] fuk7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ho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pĭukpiuk
yǒng [yong]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YN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NE
四角: 309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2) 同本义

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说文》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毛传:“永,长。”

(3) 泛指长。兼指时间和空间

施于众长谓之永。——《方言一》

不永所事。——《易·讼》

日永星火。——《书·尧典》

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且以永日。——《诗·唐风·山有枢》

求永贞。——《周礼·大祝》

永乃保之。——《仪礼·士冠礼》

以永终誉。——《礼记·中庸》

降年有永有不永。——《书·高宗彤日》

斗南当日永,万物显光明。——《西游记》

(4) 又如:永昼(长长的白天);永永(久远);永生(长生);永言(长言);永伤(长久忧伤悲痛);永思(长思,永怀);永夕(长夜);永日(长日,漫长的白天);永宅(长住永守);永安(长久稳固);永住(长住;长存);永命(长命);永巷(宫中长巷;长巷);永贞(长享正命);永宵(长夜);永逸(长久安逸);永岁(长寿);永路(长途,远路)

动词

(1) 游泳。“泳”的古字

按:此“永”字,即潜行水中之“泳”字之初文。原从人在水中行,由文人做生意,故托以寄游泳之意…后人借用为长永,久而为借意所专,乃加水旁作“泳”以还其原。——高鸿缙《中国字例》

(2) 延长

资富能训,惟以永年。——《书·毕命》

(3) 通“咏”。曼声。长吟,歌唱

声依永,律和声。——《书·舜典》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郑笺:“永,歌也。”

副词

(1) 永久,永远

匪报兮,永以为好也。——《诗·卫风》

永奉陛下(永远伺候陛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与汝永别。——清· 林觉民《与妻书》

人谋永福。

保守也永旧。——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永别酒(死囚临刑前喝的酒);永怀(永远思念);永诀(长别,永不再见);永康(永久平安)

英文翻译

long, perpetual, eternal, forever

方言集汇

◎ 粤语:wing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n3 jun1 [沙头角腔] jun1 [客语拼音字汇] yun1 yung1 [陆丰腔] jun3 [东莞腔] jun1 [宝安腔] jun1 [梅县腔] jun3 [海陆丰腔] r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 潮州话:iong2[揭阳、潮阳]uê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于憬庚三合上聲合口三等yengx/hwankĭwɐŋ
zhù [zhu]
部首: 320
笔画: 8
五笔: CY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YG
四角: 701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主声。本义:马立止)

(2) 同本义

驻,马立也。——《说文》

驻驾。——《后汉书·灵帝纪》。注:“停车处也。”

驻,止也。——《苍颉篇》

怅容与而久驻兮。——《文选·班昭·东征赋》

主称未醉,惟见马驻。——宋之问《上巳泛舟昆明池宴宗主簿席序》

(3) 又如:驻马(驻鞍、驻勒。都指使马停下不走)

(4) 古时特指车驾停立

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汉书》

(5) 又如:驻罕(古代帝王在外停驻);驻盖(驻轸、驻轴、驻轮、驻轩等,都指停车);驻驾庑(停车棚);驻辇(帝王外出,停在某处)

(6) 停留;止住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驻步(停步,止步;停留而不前进或离去);驻气(静气,屏息);驻蹇(使驴停下不走);驻敌(止住敌人的攻势);驻云(止住云动);驻水(拦水)

(8) 驻扎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 夏口。(住,通“驻”。)——《资治通鉴》

(9) 又如:进驻(军队开进某一地区驻扎下来);驻泊(停船逗留;宋代屯驻各州的军队);二连驻在河边;驻宿(驻扎过夜);驻屯(驻扎);驻止(驻扎);驻戍(驻扎防守)

(10) 居留其地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驻使(驻留外国的大使及公使);驻锡(指僧人之居住寺庙);驻所(机构驻在地)

(12) 留住

莎深苔滑地无尘,竹冷花迟剩驻春。——唐· 雍陶《访友人幽居》

(13) 又如:驻春(留住春天);驻年(留住年华);驻颜(留住容貌使不衰老);驻色(留住年华)

英文翻译

to be stationed at, reside at; to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zy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