帨鞶
注音
ㄕㄨㄟˋ ㄆㄢˊ
词语释义
佩巾与鞶带。
词语解释
佩巾与鞶带。
清 张惠言 《祭金先生文》:“﹝先生﹞酒酣执手,曰学实难,瞢不知道,绣其帨鞶。”
引证解释
⒈ 佩巾与鞶带。
引清张惠言《祭金先生文》:“﹝先生﹞酒酣执手,曰学实难,瞢不知道,绣其帨鞶。”
帨鞶的网络释义
帨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佩巾。同“帅” 。古代女子出嫁时,母亲所授。用以擦拭不洁。在家时挂在门右,外出时系在身左。后世遂称女子的生辰为帨辰。
动词
(1) 拭擦 。如:帨手(擦手)
(2) 蒙,覆盖
帨以文锦,一灯三之。——清· 张岱《陶庵梦忆》
英文翻译
handkerchief, kerchief, shawl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t7 soi5 [梅县腔] choe.5 [海陆丰腔] tot7 soi5 [客英字典] so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t7 soi5 [梅县腔] choe.5 [海陆丰腔] tot7 soi5 [客英字典] s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毳 | 此芮 | 清 | 祭A合 | 去聲 | 霽 | 合口三等 | 祭A | 蟹 | chyed/cvey | tsʰĭwɛ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般声。革,去毛并经加工的兽皮。本义:皮制的束衣的大带)
(2) 同本义
鞶,大带也。——《说文》
或锡之鞶带。——《易·讼卦》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
(3) 又如:鞶帨(大带与佩巾。喻学者文辞繁琐);鞶带(革带,腰带);鞶厉(古代衣服上的带子)
(4) 小囊。专指荷包。 如:鞶囊(古代官吏用来盛印绶的革制袋囊); 鞶结(小袋子的扎口)
英文翻译
big leather belt
方言集汇
◎ 粤语:pu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n2 [台湾四县腔] pan2 [客英字典] pan2 [梅县腔] p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n2 [台湾四县腔] pan2 [客英字典] pan2 [梅县腔] p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槃 | 薄官 | 並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buan | bʰu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