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

shī dì [shi di]
繁体 師弟
注音 ㄕ ㄉ一ˋ

词语释义

师弟 shīdì

(1) 称后于自己从同一个师父学习的人

junior fellow apprentice

(2) 师父的儿子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

the son of one's master

(3) 父亲的徒弟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

father's apprentice (younger than oneself)

(4) 老师和弟子

teacher and pupil

引证解释

⒈ 与“师兄”相对,称同从一师而拜师时间晚于自己的人。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如佛老虽是灭人伦,然自是逃不得,如无父子,却拜其师,以其弟子为子,长者为师兄,少者为师弟,但是只护得个假底。”
《水浒传》第五回:“我有一个师弟,现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

⒉ 称师父的儿子或父亲的徒弟中年龄小于自己的人。

⒊ 老师和弟子。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总论》:“子贡问当时从政者,夫子比之斗筲而不数,盖师弟之间,商评之语,何害于德。”
明赵南星《笑赞·张江陵》:“门生就上本参老师,顾不的师弟之情。”
清李渔《奈何天·狡脱》:“这师弟之称,也可以不必,竟是姐妹相呼便了。”
章炳麟《文学总略》:“《论语》为师弟问答,乃亦略记旧闻,散为各条,编次成帙。”

师弟的国语词典

师父和徒弟,老师和学生。

如:「师弟二人下棋。」

师弟的网络释义

师弟

  • 师弟,其意为称后于自己从同一个师父学习的人;师父的儿子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父亲的徒弟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自然亦指老师和弟子.
  • 示列:《水浒传》第五回:“我有一个师弟,现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
  • 师弟造句

    唉,周师弟并非师尊亲收的门徒。
    懂唐伯虎的人不多,秋香算一个;懂贾宝玉的人不多,黛玉算一个;懂你的人不多,嫦娥算一个。中秋节到了,二师弟,别忘了去广寒宫送月饼。
    没关系的凌师弟,陆师妹也不精于此道,我们空相寺倒是有这样的心法,不用多么高深的修为就能实现,我可以传授给你们!
    师弟,不知你这么劳师动众的约我们三位到这里来,有何要事啊!有什么事情,私底下跟师姐说不就好了吗?
    师徒取经路上,唐僧对悟空说:师傅饿了,你去化些斋来。悟空扭头看到沙僧说:师弟你去吧!沙僧无奈道:好吧,那个呆子又在看短信了。哈哈,呆子万圣节快乐!
    风入松飘下高台,微笑着望向秦陆道“师弟,开张大吉,为兄也不想弄得太过血腥。
    为首的一个高冠博带相貌清秀的青年温声道子蛮师弟,子幽师妹,在下姓颜名回,字子渊,恭为夫子门下大弟子。
    惠清师弟,你不是一直戒守清规,不食荤食吗?
    原来是薛师弟,好说好说,家师前些时候还提到令师,说令师为人德厚流光,淡泊名利,皆可称得上是天下之楷模。
    不凡师弟,像我这样,双手摊开,弯腰头低下去!
    楚枫师弟,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虽说九势是同根一体不假,但其实都是各自为营,彼此都想成为九势的老大,暗地里争斗了不知多少年。
    你是孙悟空的师弟,沙悟净的师兄。
    道慧师弟,师兄这几日在凤阳镇体察民情,探听道一件奇闻。
    就算是现在不急着找鞑子报仇,也不用白送东西给他们啊,那个时钟可是赤心赤诚两师弟的心血,送给这些鞑子,真是明珠投暗暴殄天物。
    只见一位白衫女子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地怒视着莫云,咬牙切齿道“好你个莫云师弟,今日倒是长威风了?”。
    钱师兄说笑了,师弟也是有口难言呀,如果师弟我充裕,怎么会不借给师兄,但是师弟也只有一千灵石,实在不好开口。
    恰好十几天前遇上一个来搜捕我的小师弟,嘿嘿,都好几十年了,他们还不放过我,我只好杀了他,然后冒充他的名字四处招摇撞骗,也算是让苍龙门落些污点吧,嘿嘿。
    这黄须莽汉便是他的师弟了,虽说口上不受他激将,候希却对这个师弟了解甚深,只写了张纸条留在桌上。
    荆师弟以剑入道,心如剑直,意若剑坚,又怎能以世俗之见去看待呢?
    我有一师弟法名都烈,根基修为都在我以上,是着名的律宗传戒大师,在江苏句容宝华山宝华寺当住持,我修书一封,你前往受戒便了。

    汉字详情

    shī [shi]
    部首: 318
    笔画: 6
    五笔: JGM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LMB
    四角: 21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币,从垖。垖( duī)是小土山,帀( )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 同本义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

    王乃犬巡六师。——《书·伪泰誓》

    陈师鞠旅。——《诗·小雅·采芑》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周礼·地官·小司徒》

    (3) 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 泛指军队

    十年春,齐师伐王。——《左传·庄公十年》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过秦论》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 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水师(水军);挥师(指挥并带领军队);师旅(军队的通称,亦用来指战争);师船(师舶,兵船,兵舰);师老(军队疲劳,士气低落,战斗力衰弱);师吏(军吏);师令(军令);师干(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后指军队);师禁(军队的禁令)

    (6) 军师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7) 民众,徒众

    溥彼韩城, 燕师所完。——《诗·大雅·韩奕》

    师,众也。——《尔雅》

    师锡帝曰。——《书·尧典》

    天子所都曰京师。地下之众者,莫过于水,地上之众者,莫过于人,京大师众也。

    (8) 又如:师锡(众人的意见;舆论)

    (9) 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尚书大传》

    (10) 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 又如:师儒(乡里教人道艺的人);师生关系;师风(老师的风度);师台(对老师的尊称);师保(负责教导贵族子弟的官);师课(由书院负责人主持的对学生进行的月考)

    (12) 对僧、尼、道士的尊称 。如:师太(对年长尼姑的尊称);师丈(对老僧的尊称);师姑堂(尼姑庵);师婆(巫婆);师哥(寺院中伺候客人的小和尚);师娘(巫婆);师巫(巫师);师姥(巫婆);师姨(比丘尼。即女僧)

    (13) 长,首领

    甸师,下士二人。——《周礼》

    (14) 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5) 首都,京城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16) 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宋·  苏轼《石钟山记》

    (17) 又如:工程师;医师;厨师;技师;师工(技工。亦指厨师与烧火工人);师家(师傅门下)

    (18) 乐师;乐官

    师旷鼓琴。——《盐铁论·相刺》

    (19) 又如:师工(古称主事制曲奏乐的人。即乐师);师襄(春秋卫国的乐官)

    (20) 学习的榜样 。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 姓

    动词

    (1) 效法;学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师古(效法古代);师仰(师法敬仰);师师(互相效法);师式(学习或效法的典范);师效(效法)

    (3) 出兵征伐,进军

    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周礼·地官·州长》

    (4) 又如:师祭(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师期(出师的日期)

    英文翻译

    teacher, master, specialist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宋本广韵

    [di]
    部首: 312
    笔画: 7
    五笔: UXHT
    吉凶:
    仓颉: CNL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3)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4)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5)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6)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如:小弟;愚弟

    (7) 门生;学生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8) 古代亦称妹为弟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动词

    通“悌”。敬爱兄长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英文翻译

    young brother; junior; i, m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ta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5 [陆丰腔] ti5 [梅县腔] tai1 ti5 [沙头角腔] ti5 tai1 [客语拼音字汇] tai1 ti4 [海陆丰腔] ti6 tai1 [东莞腔] ti3 tai3 [宝安腔] ti3 [台湾四县腔] ti5 tai1
    ◎ 潮州话:d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dʰieidex/d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