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肆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市场;市中店铺。
汉 贾谊 《谏铸钱疏》:“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后汉书·王充传》:“常游 洛阳 市肆,閲所卖书,一见輒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宋 苏轼 《郭忠恕画赞》:“时与役夫小民入市肆饮食。”
泛指市镇。
宋 叶适 《宜人郑氏墓志铭》:“水暴至,闥启膝没……监故千餘家,市肆皆尽,茅苇有无起灭波浪中。”《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 西门庆 等﹞倚势害人,贪残无比,积弊如山,小民蹙额,市肆为之骚然。”
引证解释
⒈ 市场;市中店铺。
引汉贾谊《谏铸钱疏》:“市肆异用,钱文大乱。”
《后汉书·王充传》:“常游洛阳市肆,閲所卖书,一见輒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宋苏轼《郭忠恕画赞》:“时与役夫小民入市肆饮食。”
⒉ 泛指市镇。
引宋叶适《宜人郑氏墓志铭》:“水暴至,闥启膝没……监故千餘家,市肆皆尽,茅苇有无起灭波浪中。”
《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西门庆等﹞倚势害人,贪残无比,积弊如山,小民蹙额,市肆为之骚然。”
市肆的国语词典
城市中的商店。
市肆的网络释义
市肆
市肆的翻译
市肆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2) 同本义
市,买卖之所也。——《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 祝融也。
市者,货之准也。——《管子·乘马》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周礼·司市》
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
肆之市朝。——《论语》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市南门外泥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置于市,贾十倍。——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市征(市场的税征);市曹(市中商店聚集的地方。即市场。引申为买卖官爵);市声(街市中的喧闹声);市人(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市吏(市官。管理市场的官吏);市刑(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市司(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
(4) 集镇;城镇;城市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中。——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市稍头(城镇接近农村的地方);市井之夫(市俗的人);市俗(普通人,一般人);市肆(市内店铺);市心(城镇中心地区);市语(行话。常指下层社会中用的隐语);市门(商店的门;城门);市口(市镇);市邑(市镇;城镇);市列(市场中的店铺);市中心;北京市;天津市
(6) 街市
徇诸市。(徇:示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市肆(市廛。街市上的店铺)
(8) 手工业作坊、铺子、商店或由商店组成的活动中心、贸易中心 。如:罢市;开市
(9) 物价,价格 。如:行市
(10) 我国度量衡的市用制 。如:市斤;市两;市石;市尺;市丈;市寸
动词
(1) 交易;商品买卖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市易(交易买卖,宋王安石所创的一种新法);市官(管理买卖市集的官吏);市交(市肆交易);市合(开市);市步(码头上的集市);市利(贸易之利);市买(交易)
(3) 购买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
(4) 又如:市骏(购买骏马);市沽(买酒);市药
(5) 卖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荣遣其劾帅而己查办,昭雪之以市恩。——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市酒(卖酒);市食(市中售卖的食物;购买食物);市马
(7) 引起,激起 。如:市怨
(8) 求取 。如:市利(牟取利益);市爱(求取别人怜爱)
(9) 谄媚,哄骗,引诱 。如:市宠;市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英字典]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i1 si4 [梅县腔] she5 [东莞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海陆丰腔] shi5 [陆丰腔] shi5 [宝安腔] si5
◎ 潮州话:c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市 | 時止 | 常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zjix/zjiio | ʑĭə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长,聿(
)声。本义:摆设;陈列)(2) 同本义
肆,极陈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
肆,陈也。——《广韵》
或剥或享,或肆或将。——《诗·小雅·楚茨》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3) 又如:肆筵(摆设筵席);肆肆(并列的样子)
(4) 古时处死刑后陈尸示众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论语·宪局》
(5) 又如:肆刑(极刑);肆掠(陈尸示众和鞭笞);肆鬯(陈尸设鬯。为古浴尸之礼)肆器(古代陈尸之器)
(6) 进献解体牺牲
以肆献裸享先王。——《周礼·春官·大宗伯》
(7) 又如:肆享(祭祀宗庙);肆献(进牺牲,献醴酒。古代吉礼的一种);肆祀(祭名。谓以全牛全羊祭祀祖先);肆瘗(祭名。谓祭山后将所用牲玉埋于山中);肆类(类,祭名。称祭天之礼)
(8) 侵犯;冲突 。如:肆凶(逞凶);肆毒(以毒刺螫人);肆诈(肆行诈骗);肆剽(大肆劫掠);肆暴(滥施暴力,行凶)
(9) 恣纵,放肆
不得安肆矣。——《汉书·吴王濞传》。师古曰:“肆,纵也。”
故不为轩冕肆志。——《庄子·缮性》。注:“肆志,放纵其志。”
深闳而肆。——《庄子·天下》
惟北门外方,圆两炮台,被逆占据后,肆行无忌。——《三元里人民抗英》
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左传·昭公十二年》
(10) 又如:肆逆(随意虐害百姓);肆毒(任意毒害);肆讥腾谤(大肆讥诮,谤言沸腾);肆掠(大肆掠夺);肆奢(放纵,奢侈);肆欲(纵欲);肆饮(纵情饮酒);肆横(恣意横行);肆纵(肆意放纵);肆手(放手。谓随意,任意);肆心(恣意);肆志(快意;随心;纵情);肆言(无所顾忌地说话;纵言)
(11) 宽缓 。如:肆赦(宽赦有罪的人);肆眚(赦免有罪的人)
(12) 宣扬;扩展
晋天福初,允以国朝频肆赦,乃进《驳赦论》——《旧五代史·张允传》
(13) 又如:肆布(散布);肆芳(散发芳香);肆议(肆义。进言献策,提出意见)
(14) 延伸,扩张 。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15) 又如:肆通(畅通,四通八达);肆募(广泛征集);肆察(广泛地视察);肆体(舒展身体)
(16) 极力,勤苦
瞻仰二祖,厥庸孔肆。——《文选·张衡·东京赋》
轮匠肆目,不乏奚仲之妙;瞽史清耳,而无 伶伦之察。——《文选·陆机·演连珠》
(17) 又如:肆心(用心;尽力);肆目(尽其目力);肆既(竭尽);肆勤(尽力勤劳);肆业(勤于所业。多指农业)
名词
(1) 店铺(上古时代表示商店)
正其肆,陈其货贿。——《周礼》
肆,市中陈物处也。——《文选·游西池》注
帝命三市店肆,皆设帷帐。——《隋书·裴矩传》
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知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
(2) 又如:肆廛(街市,店铺);肆宇(肆宅);肆宅(店铺);肆业(泛指店务或其他类似业务);肆头(街头,市上)
(3) 手工业作坊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4) 古代编悬乐器的单位,悬钟十六为肆
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周礼》
(5) “四”的大写,用于支票等上,以避免错误或更改
形容词
(1) 长;常
其诗孔硕,其风肆好。——《诗·大雅·崧高》
(2) 疾;迅速 。如:肆伐(袭伐,疾伐)
(3) 大 。如:肆筵(大开筵宴);肆威(大逞威风)
(4) 直,正 。如:肆直(正直)
副词
尽,极 。如:肆好(极好);肆侈(穷奢极欲);肆奢(穷奢极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5 si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xi4 [沙头角腔] si3 [陆丰腔] si5 [海陆丰腔] si5 sii5 [宝安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sii5 [东莞腔] si5 ji5 [梅县腔] s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四 | 息利 | 心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siih/sih | 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