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斤

shì jīn [ shi jin]
注音 ㄕˋ ㄐ一ㄣ
词性 量词

词语释义

市斤 shìjīn

(1) 市制重量的主单位

jin

词语解释

  1. 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后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引证解释

⒈ 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后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市斤的国语词典

量词。计算重量的单位。一市斤等于零点五公斤。

市斤的网络释义

市斤

  • 市斤是我国古代重量度,简称“斤”。一般说“几斤肉”、“几斤棉花”等,现在还是我国一般市场上通用重量单位。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位;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等,以十进位。
  • 市斤的翻译

    英语: Chinese unit of weight equal to 0.5 kg
    法语: (unité chinoise d'un poids égal à 500 grammes)​

    市斤造句

    本报讯昨日上午,一旅客随身携带了两市斤高锰酸钾,准备在白云机场乘机前往国外,被安检拒绝登机。
    它的块头很大,成年雄鸡可长倒九市斤以上,所以又有九斤黄、九斤王之类称呼。
    竹荪是我国高档出口土特产品,人们比喻用一两黄金换一市斤竹荪。
    二十市斤折合十公斤。
    古代的重量单位,一石等于一百二十市斤。
    矛长一丈三尺七寸,重八十一斤,马面兄在告诉他的时候,用的重量单位应是他所熟悉的后世市斤。
    那时闹果蝇,但他们的桔柑却卖两元多一市斤。
    这一万多两换算下来,等于后世的七百多市斤。
    然后,根据这个标准,龙飞命人制作了一千克、一市斤、一两的铜权数百个,并组织工匠,花费大量力气,制作了很多天平和杆秤。
    听着李四粗鲁的声音,宋小仙很兴奋,倒不是他有这听市斤污秽之语的特殊癖好,而是根据李四的骂声,正好印证了他心中的推测。
    董洁心中暗骂黑子混蛋,但表面还得陪着笑,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她就是个在市斤打拼的弱女子,遇上这种事只能陪着笑,董洁有时候也感觉很是悲哀。

    汉字详情

    shì [shi]
    部首: 225
    笔画: 5
    五笔: Y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L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2) 同本义

    市,买卖之所也。——《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 祝融也。

    市者,货之准也。——《管子·乘马》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周礼·司市》

    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

    肆之市朝。——《论语》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市南门外泥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置于市,贾十倍。——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市征(市场的税征);市曹(市中商店聚集的地方。即市场。引申为买卖官爵);市声(街市中的喧闹声);市人(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市吏(市官。管理市场的官吏);市刑(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市司(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

    (4) 集镇;城镇;城市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中。——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市稍头(城镇接近农村的地方);市井之夫(市俗的人);市俗(普通人,一般人);市肆(市内店铺);市心(城镇中心地区);市语(行话。常指下层社会中用的隐语);市门(商店的门;城门);市口(市镇);市邑(市镇;城镇);市列(市场中的店铺);市中心;北京市;天津市

    (6) 街市

    徇诸市。(徇:示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市肆(市廛。街市上的店铺)

    (8) 手工业作坊、铺子、商店或由商店组成的活动中心、贸易中心 。如:罢市;开市

    (9) 物价,价格 。如:行市

    (10) 我国度量衡的市用制 。如:市斤;市两;市石;市尺;市丈;市寸

    动词

    (1) 交易;商品买卖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市易(交易买卖,宋王安石所创的一种新法);市官(管理买卖市集的官吏);市交(市肆交易);市合(开市);市步(码头上的集市);市利(贸易之利);市买(交易)

    (3) 购买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

    (4) 又如:市骏(购买骏马);市沽(买酒);市药

    (5) 卖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荣遣其劾帅而己查办,昭雪之以市恩。——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市酒(卖酒);市食(市中售卖的食物;购买食物);市马

    (7) 引起,激起 。如:市怨

    (8) 求取 。如:市利(牟取利益);市爱(求取别人怜爱)

    (9) 谄媚,哄骗,引诱 。如:市宠;市欢

    英文翻译

    market, fair; city, town; trade

    方言集汇

    ◎ 粤语:s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英字典]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i1 si4 [梅县腔] she5 [东莞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海陆丰腔] shi5 [陆丰腔] shi5 [宝安腔] si5
    ◎ 潮州话:c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時止上聲開口三等zjix/zjiioʑĭə
    jīn [jin]
    部首: 417
    笔画: 4
    五笔: RTTH
    五行:
    仓颉: HML
    四角: 72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2) 同本义 。一般用以砍木,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今,斫木斧也。——《说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于是乎丌釿锯制焉。以釿为之。——《庄子·在宥》

    皆执利兵,无者执斤。——《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不夭斤斧。——《庄子·逍遥游》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斤斧(斧头);斤墨(斧头与墨斗);斤凿(斧头与凿子)

    (4) 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恶金以铸锄、夷、斤…——《国语》

    动词

    (1) 砍削,砍杀

    不斤不斧。——皮日休《河桥赋》

    横斤山木。——《南史·宋测传》

    (2) 又如:斤削(砍削);斤迹(斧头削砍的痕迹);斤械(用斧砍削)。又指对文字的删削修饰。如:斤正(斤斧,斤削。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3) 过分计较 。如:斤斤较量(在琐碎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量词

    (1) 也作“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十六两为一斤。——《汉书·律历志》

    四十斤金椎。——《史记·魏公子列传》

    千余斤。——唐· 白居易《卖炭翁》

    四五十斤。——明· 魏禧《大铁椎传》

    市肉二斤。——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斤两(计算重量的单位);斤重(重量)

    英文翻译

    a catty (approximately 500 g); an axe; keen, shrewd; KangXi radical number 69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东莞腔]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沙头角腔] gin1 [客英字典]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舉欣平聲開口三等kionkĭə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