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媪

wū ǎo [ wu ao]
繁体 巫媼
注音 ㄨ ㄠˇ

词语释义

巫婆。

词语解释

  1. 巫婆。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四:“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引证解释

⒈ 巫婆。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之四:“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巫媪的网络释义

巫媪

  • 拼音:wu ao
  • 注音: ㄨ ㄠˇ
  • 巫婆。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四:“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311
    笔画: 7
    五笔: AW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OO
    四角: 101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小篆象女巫两袖舞形。本义: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

    (2) 同本义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说文》

    一驼背巫。——《聊斋志异·促织》

    巫从旁望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唐· 韩愈《师说》

    (3) 商代的巫地位较高。周时分男巫、女巫,司职各异,同属司巫。春秋以后,医道渐从巫术中分出

    然疑家巫有蔡妪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韩非子·显学》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史记·滑稽列传》

    (4) 又如:巫女(巫婆,巫妪。女巫;也指巫山上的神女);巫史(古代为人问神鬼报功祈福,并转达鬼神降福之意的人。即巫祝);巫尪(古代祈雨女巫);巫步(巫师道士作法时的一种步法);巫东由人(马来人);巫神自荐(比喻女子主动求爱);巫蛊厌睐(迷信人通过诅咒或祈祷鬼神加祸于人)

    (5) 中国古代医师也称“巫” 。如:巫蛊厌睐(迷信之术,通过诅咒或祈祷,使鬼神加害于人)

    (6) 巫州 。唐代设置,治所在今湖南省黔阳西南黔城镇

    (7) 古县名 。秦设置。汉因之。治所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8) 巫山

    (9) 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如:巫山梦(巫山之梦。战国时,楚襄王游云梦台馆,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二人极尽欢快之事);巫峡雨(指男女间幽会情欢);巫山一段云(形容女子美丽的鬓发或优美的身段);巫山云雨(巫云。男女合欢);巫娥(巫山神女)

    (10) 在今山东省肥城县西北

    (11) 另在湖南省城步县东

    又有 巫山,以 巫水所出也。——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英文翻译

    wizard, sorcerer, witch, shaman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u2 [海陆丰腔] mu2 [梅县腔] mu2 [台湾四县腔] mu2 [客语拼音字汇] mu2 [陆丰腔] mu3 [东莞腔] mu2 [沙头角腔] wu2 [宝安腔] m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ĭumyo/miu
    ǎo [ao]
    部首: 323
    笔画: 12
    五笔: VJL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VABT
    四角: 46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昷( wēn)声。本义:对老年妇女的敬称)

    (2) 同本义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 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3) 又如:媪妪(年老的妇女)

    (4) 对妇女的通称

    昂年五岁,乳媪(奶母)携抱匿于庐山。——《南史·袁昂传》

    (5) 母亲

    卫君自请薄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英文翻译

    old woman; lower-class woman

    方言集汇

    ◎ 粤语:ou2
    ◎ 潮州话:ao2(áu) ung6(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晧上聲開口一等qaux/avʔ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