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开弓

zuǒ yòu kāi gōng [ zuo you kai gong]
繁体 左右開弓
注音 ㄗㄨㄛˇ 一ㄡˋ ㄎㄞ ㄍㄨㄥ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左右开弓 zuǒyòu-kāigōng

(1) 双手都能射箭。喻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做同一动作

shoot first with one hand,then with the other;shoot first to one side,then to the other;to draw the bow both on the left and right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成语辨析

左右开弓和“双管齐下”;都有“两方面同时进行”的意思。但左右开弓偏重于指几方面都能进行或“两手都能操作”的意思;“双管齐下”偏重于为了同一目的“两件同时进行”或“采取两种措施”。

成语用法

左右开弓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同时进行。

引证解释

⒈ 双手都能射箭。喻两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做同一动作。

《红楼梦》第六八回:“説着,就自己举手,左右开弓,自己打了一顿嘴巴子。”
巴金《家》三三:“克定身子挺直地跪在那里,两只手左右开弓地打自己的脸颊。”
康濯《卫星嫂》:“这种活儿, 莲彩不学也会。不管是使镐使锨,她都能两只手左右开弓。”

⒉ 指同时做几项工作。

左右开弓的国语词典

双手都能弯弓射箭。形容双手同时或轮流做某一动作。

左右开弓的网络释义

左右开弓

  • 左右开弓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uǒ yòu kāi gōng,原意指双手都能射箭,出自唐朝安禄山的典故,现可指代双手都能做事,出自元·白朴《梧桐雨》。
  • 左右开弓的翻译

    俄语: нападать с двух сторон <действовать в двух направлениях>

    左右开弓造句

    那兴儿真个自己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他打起人来常常是左右开弓,十分厉害。
    她手持双枪,左右开弓,百发百中,人称神枪手。
    如果你左右开弓的话,是不是应该取平均寿命啊?
    兴全痛哭流涕,连声认罪,还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他左右开弓自打嘴巴,向父母发誓会痛改前非。
    面对左右开弓打者,投手要先宣告要用那只手投球。
    德国的出口引擎左右开弓。
    他上场就左右开弓一顿猛打,终于夺得这次乒乓球比赛的男单冠军。
    她龇着牙,用手背对我的嘴巴左右开弓。
    多才的他,能够左右开弓。
    只见丁尚武把这把战刀上下翻舞,左右开弓,前后飞晃,磕碰得咔咔声响,噼啪地冒火星子。
    他走上前去,左右开弓,打了那个欺负残疾孩子的人一记耳光。
    左右开弓的棒球运动员自然是两手都善用的。
    他左右开弓地回击攻击他的人。
    小狗看看四外没人,左右开弓大吃大嚼起来,转眼杯盘狼藉。
    本来还以为自己可以左右开弓,将工作学习同时做得很优秀的。
    每一次球队的队长,卡里姆,他的左右开弓,那无与伦比的勾手,都十分调动着我的眼球。
    牛奶的外野防守是这两队中最棒的,而且是个左右开弓的打者。
    大约24分钟的时候,哪位阿森纳球员展示了他双脚左右开弓的能力?

    汉字详情

    zuǒ [zuo]
    部首: 311
    笔画: 5
    五笔: DA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M
    四角: 40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后作“佐”)

    (2) 同本义

    左,手相左助也。——《说文》。俗字作“佐”。

    以左右民。——《易·象上传》

    予欲左右有民。——《虞书》

    实左右商王。——《诗·商颂·长发》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

    左右就养无方。——《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泰》

    朕且继礼左助听政。——《后汉书·殇帝纪》

    (3) 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左,谪官为左迁。自汉起至 唐,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增韵》

    (4) 又如:左除(降级授职);左降(贬官);左退(降官;贬职);左宦(降官;贬职);左授(降官;贬职);左转(降官;贬职);左黜(降官;贬职);左迁(降官;贬职);左官(降官;贬职)

    (5) 见外,把某人当外人看待

    今居分之土而官之,是左之也。——《国语》

    名词

    (1) 左手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王风·君子阳阳》

    (2) 又如:左书(左手写字);左癖(左撇子)

    (3) 方位名。与“右”相对

    虚左。——《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左侍下(左边);左势下(左边);左符(符契的左半);左驸(车箱左侧的立木);左骖(左马。三马驾车中左边的马)

    (5) 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疾逸道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淮左名都。—— 宋· 姜夔《扬州慢》

    左天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江左;左畔(东方);左序(东厢房);左海(海居于东;东海)

    (7) 后多泛指旁边

    臣以臣守有职,不得攀号于道左。——欧阳修文

    (8) 又如:左邻(左近。邻近,附近)

    (9) 在直书而左行的文字中,特指右后

    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史记》

    (10) 证据;证人

    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汉书》

    帝愈,召洎问状, 洎引 马周为左。——《新唐书·刘洎传》

    (11) 又如:左验(左证。证人;证据)

    (12) 御者,赶车的人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诗·郑风·清人》

    (13) 姓

    形容词

    (1) 指进步、革命的派别或思潮 。如:左联;思想极左;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

    (2) 与众不同,异于常规 。如:左脾气;左性(性情固执,遇事不肯变通)

    (3) 错误,荒谬 。如:你想左了;左建外易(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政权,变革法度);左计(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左错(差错)

    (4) 部分或全部不同 。如:意见相左

    (5) 偏僻,离中心城市很远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曹丕《与吴质书》

    (6) 不正,偏邪

    左,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故非正之术曰左道。——《增韵》

    (7) 又如: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左道术(邪法)

    副词

    (1) 向左

    欲左,左。——《史记·殷纪》

    (2) 又如:左回(向左方旋转);左射(向左方射);左衽(衣襟向左);左转(向左方旋转);左顾(向左方观看)

    英文翻译

    left; east; unorthodox, improp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o3 [海陆丰腔] zo3 [梅县腔] zo3 [宝安腔] zo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东莞腔] zo3 [台湾四县腔] zo3 [沙头角腔] zo3 [陆丰腔] zo3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三哿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臧可上聲開口一等cax/zaatsɑ
    yòu [yo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DK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R
    四角: 40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2) 助;帮助。后多作“佑”

    右,手口相助也。——《说文》。字亦作佑。

    右者,助也。——《易·系辞》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

    王右伯舆。——《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

    保右命之。——《诗·大雅·嘉乐》

    (3) 又如:右援(援助;引荐);右序(辅助;佑助);右饷(谓享受祭献,佑助降福);右与(佑助,帮助)

    (4) 尊崇;崇尚

    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淮南子》。 高诱注:“右,犹尊也。”

    (5) 又如:右鬼(尊崇鬼神);右贤(尚贤,尊崇贤能);右文(崇尚文治);右武(崇尚武功)

    (6) 保佑。后作“祐”

    祐、右实同字。今据许书,凡助为右、为佑,神助则为祐。—— 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保右命尔。——《诗·大雅·大明》

    维天其右之。——《诗·周颂·我将》

    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汉书·翟义传》

    (7) 通“侑”。劝食

    一朝右之。——《诗·小雅·彤弓》

    既右飨之。——《诗·周颂·我将》

    以享右祭祀。——《周礼·春官·大祝》

    名词

    (1) 右手

    右秉白旄以麾。——《书·牧誓》

    范蠡乃左提鼓,右援,以应使者。——《国语》

    (2) 又如:右口(中医名词。右手寸口);右臂(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3) 右手一边的方位,与“左”相对

    效驾,奋衣由右上。——《礼记》

    折其右肱。——《易·丰》

    (4) 又如:右势下(右边;右旁);右个(右侧的偏室);右文(汉字形声字中右旁兼声义者称为右文);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5) 官职或官署 。如:右扶风(汉初官名);右更(秦汉爵位名。第十四级);右府(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右垣(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右相(官名);右席(指宰相之位);右部(指户部);右揆(官名。右丞相)

    (6) 地理上的西边 。如:山右;江右

    (7) 车右。即参乘,古代战车上站在右边负责警卫的武士

    菜驹为右。——《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8) 姓

    形容词

    (1) 持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是独裁主义的 。如:右派

    (2) 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出其右者(古时以右方的位置为尊,故右指上位)。——《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右戚(皇帝贵戚);右姓(豪族大姓);右客(尊贵的客人);右地(要地);右列(先贤,有德才的前辈)

    英文翻译

    right; west; right-w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au6
    ◎ 客家话:[梅县腔] ju5 [宝安腔] ju3 (jiu3) [客英字典] ju5 [陆丰腔] jiu6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海陆丰腔] riu6 [沙头角腔] jeu3 [台湾四县腔] ju5 [东莞腔] j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云久上聲開口三等ĭəuiux/hiov
    kāi [kai]
    部首: 313
    笔画: 4
    五笔: GA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T
    四角: 104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 同本义

    開,张也。——《说文》

    天门开阖。——《老子》十章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

    开我东阁门。——《乐府诗集·木兰诗》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记》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开城(打开城门);开门钱(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

    (4) 打开,开启

    微子开封于 宋。——《荀子·议兵》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开卷有益;旗开得胜;顿开茅塞;开封(拆开书函);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开箱(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开着眼(睁着眼)

    (6) 引申为开放;舒放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7) 又如:春暖花开;盛开(花开得茂盛);开眉(舒展双眉。解愁、欣喜的意思);开眉展眼(形容高兴的样子。应作开眼展眉)

    (8) 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欲开置县。——《海瑞传》

    旁开小窗——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开工厂;开店;开茶馆;开屏(张设屏风)

    (10) 摆开

    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11) 又如:开宴(摆开酒席)

    (12) 开掘;开通

    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13) 又如: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继往开来;开达(开通明达);开敏(开明通达)

    (14) 教导,启发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15) 又如:开诱(启发诱导);开晓(开导启发,让人明白);开譬(开导警惕)

    (16) 开拓,扩展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开荒南野际。——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7) 又如:开封(开拓疆土);开境(开拓疆域);开济(开创大业,匡济时艰);开边(开拓疆域);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18) 开始,开端 。如:开演;开业;开沽(卖酒);开笔(学童开始学做文章);开江(船由内河启程驶入长江);开八(十年一秩,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称为开八。同此,五十一岁称开六,六十一岁称开七)

    (19)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外扮老夫人上开。——元· 王实甫《西厢记》

    (20) 释放;赦免 。如:开释(赦免,释放);开放(开脱;释放)

    (21) 解除,免去 。如:开除(开脱,免除;杀戮,消灭);开复(官员被降职、免官,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

    (22) 分离,分开

    连月不开。——《后汉书·列女传》

    (23) 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24) 起刺激作用,尤指诱发特征性的生命活动 。如:开胃;开口(初生婴儿喂奶之前,请有奶水的妇女用咸菜抹上香油在婴儿口内抹上数次,称为:“开口”)

    (25) 书写,开列,填写 。如:开票;开账;开报(开列呈报)

    (26) 放晴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量词

    (1) 黄金成色单位,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24 。如:16开金含16/24纯金

    (2)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附在数词之后 。如:十六开

    (3) 〈方〉∶冲茶一次,叫做一开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名词

    英文翻译

    open; initiate, begin, start

    方言集汇

    ◎ 粤语:hoi1
    ◎ 潮州话:kai1

    宋本广韵

    gōng [gong]
    部首: 312
    笔画: 3
    五笔: XNG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
    四角: 17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2) 同本义

    弓,兵也,所以发矢。——《说文》

    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正字通》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韩非子·扬权》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又如:弓手(亦作“弓箭手”。宋元时州县统辖的负责巡逻、缉捕的兵卒);弓壶(有“弓”字铭文的酒器;装弓的袋);弓号(弓);弓剑(弓与剑);弓箕(弓和箕。喻指世传的家业技艺)

    (4) 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具

    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范爱农》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乐府诗集·隋·明余庆·军行》

    (5) 又如:弹弓;胡琴弓;弓小(弓形而纤小);弓弯(弓鞋。指缠脚妇女穿的鞋)

    (6) 演奏弓弦乐器时的运弓技术 。如:连弓;分弓;顿弓;连顿弓;击跳弓;弹跳弓;抛弓

    (7) 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制成,形状似弓 ,两端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侯道五十弓。——《仪礼·乡射礼记》

    丈地弓制不真,责之弓手。——清· 黄六鸿《清文部·责经手》

    (8) 又如:弓手(古代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

    量词

    (1) 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

    自冢至麓,凡二百弓。——唐· 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

    (2) 又如:弓口(尺寸。弓: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

    动词

    (1) 弯曲,引申为弯身,指行礼

    据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载,谓有士人醉卧,见妇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中双鬟者问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作弓腰乎?”乃返首髻及地,腰势如规

    (2) 又如:弓腰人(古指舞伎);弓身

    英文翻译

    bow; curved, arched; KangXi radical number 57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东莞腔] giung1 [客英字典]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1 [梅县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海陆丰腔] giung1 [陆丰腔] giung1 [台湾四县腔] g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戎東三平聲開口三等kĭuŋk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