嵰州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传说中的地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又进 洞渊 红蘤, 嵰州 甜雪。” 齐治平 校注:“《御览》十二有‘ 嵰州 甜雪。 嵰州 去 玉门 三十万里,地多寒雪,霜露著木石之上,皆融而甘,可以为菓也’等句,疑是此节佚文。” 唐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 嵰州 表奇貺,閟竹应遐巡。”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地名。
引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又进洞渊红蘤, 嵰州甜雪。”
齐治平校注:“《御览》十二有‘ 嵰州甜雪。 嵰州去玉门三十万里,地多寒雪,霜露著木石之上,皆融而甘,可以为菓也’等句,疑是此节佚文。”
唐许敬宗《奉和喜雪应制》:“嵰州表奇貺,閟竹应遐巡。”
汉字详情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2) 同本义。后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3)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4)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 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6)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州,国也。——《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管子·度地》 (7)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8) 周代国名 (9) 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10)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11) 姓 英文翻译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tate
方言集汇◎ 粤语:zau1
◎ 客家话:[梅县腔] zhu1 zhi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客英字典] zhiu1 [海陆丰腔] zhiu1 [沙头角腔] zu1 [陆丰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东莞腔] zi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