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陡深的山谷。
《文选·班固<幽通赋>》:“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梦临深谷欲坠,见神持葛来授我也。” 北齐 刘昼 《新论·激通》:“登峭岭者,则欲望远;临峻谷者,必欲窥墟。” 宋 苏洵 《攻守》:“大山峻谷,中盘絶径。”
引证解释
⒈ 陡深的山谷。
引《文选·班固<幽通赋>》:“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
李善注引曹大家曰:“言梦临深谷欲坠,见神持葛来授我也。”
北齐刘昼《新论·激通》:“登峭岭者,则欲望远;临峻谷者,必欲窥墟。”
宋苏洵《攻守》:“大山峻谷,中盘絶径。”
峻谷的网络释义
峻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雋(
)声。本义:高而陡峭)(2) 同本义
山峻高而蔽日兮。——《楚辞·屈原·涉江》
山道峻隘。——《北齐书·高昂传》
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韩非子·奸劫弑臣》
(3) 又如:峻危(高耸险峻);峻朵(高峻的山峰);峻岭(崇高的山岭);峻绝(极为陡峭)
(4) 严酷,严厉
乃峻责租调。——《新唐书·李实传》
严刑峻法。——《论衡·非韩》
因以峻文诋之。——《后汉书·朱浮传》
(5) 又如:峻政(苛政);峻责(严厉责求);峻拒(断然拒绝);峻辞(断然辞绝)
(6) 高超 。如:峻绝(高超);峻迈(高超出众);峻论(高论);峻格(高超的格调);峻立(高超特出)
(7) 大;高大
克明峻德。——《礼记·大学》
(8) 又如:峻宇(高大的屋宇);峻德(大德);峻命(大命,指天帝或帝王的命令);峻博(博大)
(9) 高雅;高贵;高尚 。如:峻雅(高雅);峻阀(高贵的门第);峻爵(崇高的爵位)
(10) 严正 。如:峻整(严正庄重);峻网(严正的法网);峻介(严正耿直);峻切(文词、语言严正切直)
(11) 猛烈 。如:峻剂(猛烈的药剂);峻药(猛烈的药物);峻利(猛烈);峻烈(猛烈);峻利(味道浓烈而爽口)
(12) 指文笔刚劲挺拔 。如:峻利(形容笔力刚劲雄健);峻健(刚劲有力);峻洁(诗文刚劲凝练)
动词
(1) 结束,完成 。如:峻工;峻事(完事,结束)
(2) 增高,加高
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易》设险之义。——《魏书》
(3) 升迁,高升 。如:峻用(提拔任用);峻除(升迁);峻擢(高升);峻迁(高升;升迁);峻登(高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un5 [台湾四县腔] zun5 [梅县腔] zun5 [客语拼音字汇] jin4 zun4 [海陆丰腔] zun5 [宝安腔] zu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gǔ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2) 同本义 水注谿曰谷。——《尔雅·释水》 无障谷。——《公羊传·僖公三年》 川谷径复。——《楚辞·招魂》 含谿怀谷。——《文选·左思·蜀都赋》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峡谷;幽谷;谷口(两山之间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4) 两山之间的水流 泉出通川为谷。——《说文》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 清· 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十四 (5) 又如:谷饮(汲谷水而饮);谷泉(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6) 泛指水流 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墨子》 (7) 水流会聚的地方 。如:谷王(江海的别名。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称) (8) 井中容水之处 。如:谷鲋(指井中蛤蟆) (9) 中医学名词 。如:谷谿(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谷道(指直肠到肛门的一部分;肛门) (10) 古代道家用语 。如:谷牝(犹谷神) (11) 通“穀。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如:谷董羹(一种杂煮的饮食);五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百谷(粮食的总称) (12) 通“鞫”。困穷 。引申为困境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诗·大雅·桑柔》 (13) 又如:进退维谷(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14) 姓。如:谷那(复姓) 名词 (1) 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 穀,百谷之总名。从禾,穀声。——《说文》。百谷者,稻粱菽各二十;蔬果助谷各二十也。” 五至,以谷俱来。——《书·太古誓》。郑注:“盖牟麦也。” 亟(同“急”)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2) 又如:五谷;谷田;谷人(农夫);谷入(禾稼的收获);谷土(耕地);谷芒(禾谷的芒刺);谷道(古代方士不吃五谷,以求长生不老的道术) (3) 粟的北方俗称 。如:谷草 (4) 即稻谷。未脱壳的水稻的子实 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多收了三五斗》 (5) 另见 yù(1) ——“吐谷浑”( ):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2) 另见 英文翻译valley, gorge, ravine
方言集汇◎ 粤语:guk1 j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k7 [陆丰腔] guk7 [沙头角腔] guk7 [宝安腔] guk7 [台湾四县腔] guk7 [梅县腔] guk8 [客英字典] kwuk7 [客语拼音字汇] gug5 [东莞腔] guk7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一屋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