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笔
词语释义
峻笔
(1) 高超的文笔;遒劲的文笔
词语解释
高超的文笔。
《隋书·杨素传》:“曲蒙使臣弟 约 齎詔书问劳,高旨峻笔,有若天临,洪恩大泽,便同海运。” 唐 骆宾王 《畴昔篇》诗:“高门有閲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
引证解释
⒈ 高超的文笔。
引《隋书·杨素传》:“曲蒙使臣弟约齎詔书问劳,高旨峻笔,有若天临,洪恩大泽,便同海运。”
唐骆宾王《畴昔篇》诗:“高门有閲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
峻笔的国语词典
文笔深刻遒劲。
峻笔的网络释义
峻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雋(
)声。本义:高而陡峭)(2) 同本义
山峻高而蔽日兮。——《楚辞·屈原·涉江》
山道峻隘。——《北齐书·高昂传》
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韩非子·奸劫弑臣》
(3) 又如:峻危(高耸险峻);峻朵(高峻的山峰);峻岭(崇高的山岭);峻绝(极为陡峭)
(4) 严酷,严厉
乃峻责租调。——《新唐书·李实传》
严刑峻法。——《论衡·非韩》
因以峻文诋之。——《后汉书·朱浮传》
(5) 又如:峻政(苛政);峻责(严厉责求);峻拒(断然拒绝);峻辞(断然辞绝)
(6) 高超 。如:峻绝(高超);峻迈(高超出众);峻论(高论);峻格(高超的格调);峻立(高超特出)
(7) 大;高大
克明峻德。——《礼记·大学》
(8) 又如:峻宇(高大的屋宇);峻德(大德);峻命(大命,指天帝或帝王的命令);峻博(博大)
(9) 高雅;高贵;高尚 。如:峻雅(高雅);峻阀(高贵的门第);峻爵(崇高的爵位)
(10) 严正 。如:峻整(严正庄重);峻网(严正的法网);峻介(严正耿直);峻切(文词、语言严正切直)
(11) 猛烈 。如:峻剂(猛烈的药剂);峻药(猛烈的药物);峻利(猛烈);峻烈(猛烈);峻利(味道浓烈而爽口)
(12) 指文笔刚劲挺拔 。如:峻利(形容笔力刚劲雄健);峻健(刚劲有力);峻洁(诗文刚劲凝练)
动词
(1) 结束,完成 。如:峻工;峻事(完事,结束)
(2) 增高,加高
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易》设险之义。——《魏书》
(3) 升迁,高升 。如:峻用(提拔任用);峻除(升迁);峻擢(高升);峻迁(高升;升迁);峻登(高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un5 [台湾四县腔] zun5 [梅县腔] zun5 [客语拼音字汇] jin4 zun4 [海陆丰腔] zun5 [宝安腔] zu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英文翻译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方言集汇◎ 粤语:bat1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