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厉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严厉。
《三国志·魏志·崔琰徐奕等传论》:“ 徐奕 、 何夔 、 邢顒 贵尚峻厉,为世名人。” 唐 司空图 《唐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 郑公 处诲 总宪纲,公以考功郎中知杂事,不示峻厉,僚吏自肃。”《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景清 见他言词峻厉,便道:‘贤姪,你错怪愚叔了。’” 曹禺 《雷雨》第一幕:“象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格外显得峻厉。”
引证解释
⒈ 犹严厉。
引《三国志·魏志·崔琰徐奕等传论》:“徐奕、何夔、邢顒贵尚峻厉,为世名人。”
唐司空图《唐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郑公处诲总宪纲,公以考功郎中知杂事,不示峻厉,僚吏自肃。”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景清见他言词峻厉,便道:‘贤姪,你错怪愚叔了。’”
曹禺《雷雨》第一幕:“象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格外显得峻厉。”
峻厉的国语词典
峻刻严厉。
峻厉的网络释义
峻厉
峻厉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雋(
)声。本义:高而陡峭)(2) 同本义
山峻高而蔽日兮。——《楚辞·屈原·涉江》
山道峻隘。——《北齐书·高昂传》
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韩非子·奸劫弑臣》
(3) 又如:峻危(高耸险峻);峻朵(高峻的山峰);峻岭(崇高的山岭);峻绝(极为陡峭)
(4) 严酷,严厉
乃峻责租调。——《新唐书·李实传》
严刑峻法。——《论衡·非韩》
因以峻文诋之。——《后汉书·朱浮传》
(5) 又如:峻政(苛政);峻责(严厉责求);峻拒(断然拒绝);峻辞(断然辞绝)
(6) 高超 。如:峻绝(高超);峻迈(高超出众);峻论(高论);峻格(高超的格调);峻立(高超特出)
(7) 大;高大
克明峻德。——《礼记·大学》
(8) 又如:峻宇(高大的屋宇);峻德(大德);峻命(大命,指天帝或帝王的命令);峻博(博大)
(9) 高雅;高贵;高尚 。如:峻雅(高雅);峻阀(高贵的门第);峻爵(崇高的爵位)
(10) 严正 。如:峻整(严正庄重);峻网(严正的法网);峻介(严正耿直);峻切(文词、语言严正切直)
(11) 猛烈 。如:峻剂(猛烈的药剂);峻药(猛烈的药物);峻利(猛烈);峻烈(猛烈);峻利(味道浓烈而爽口)
(12) 指文笔刚劲挺拔 。如:峻利(形容笔力刚劲雄健);峻健(刚劲有力);峻洁(诗文刚劲凝练)
动词
(1) 结束,完成 。如:峻工;峻事(完事,结束)
(2) 增高,加高
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易》设险之义。——《魏书》
(3) 升迁,高升 。如:峻用(提拔任用);峻除(升迁);峻擢(高升);峻迁(高升;升迁);峻登(高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un5 [台湾四县腔] zun5 [梅县腔] zun5 [客语拼音字汇] jin4 zun4 [海陆丰腔] zun5 [宝安腔] zu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名词 (1) (是“砺”的本字。从厂( ),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2) 同本义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厲、作礪。” 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 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3) 祸患;危险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卬》 (4) 又如:厉阶(祸端) (5) 恶鬼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6) 疠,瘟疫,传染病 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漆身为厉。——《史记·范蔡传》 鲜不为厉。——文天祥《正气歌》 (7) 河岸,水旁;边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诗·卫风·有狐》 (8) 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垂带而厉。——《诗·小雅·都人士》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 带之垂者谓之厉。——《小尔雅·广服》 (9) 通“癞”( )。恶疮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史记·刺客列传》 (10) 姓 动词 (1) 磨,磨快 厉,磨也。——《广雅》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缀甲厉兵。——《战国策·秦策》 束载厉兵秣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厉兵(磨砺兵器,使锋利);厉兵秣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厉身(磨砺自身) (3) 砥砺,磨练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厉行(砥砺操行);厉操(砥砺节操) (5) 同“励”。振奋 坚甲厉兵以备难。——《韩非子·五蠹》 矫翼厉翮。——扬雄《解嘲》 (6) 又如:厉翼(奖励辅佐君王的左右臣子);厉节(激厉其气节,高其气节);厉武(振奋武备);厉精(振奋精神);厉精更始(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7) 激励,勉励 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 亲秉旄钺,以厉三军。——陈寿《三国志》 (8) 又如:厉世(激励世人);厉俗(激励世俗);厉诚(激励忠诚);厉崇(勉励推重);厉抚(勉励抚慰);厉志(激励意志) (9) 连衣涉水 越壑厉水。——司马相如《上林赋》 (10) 又如:厉揭(提起衣服涉水);厉涉(连衣涉水);厉度(涉水而过) (11) 策,鞭打 厉马登高登高堤。——曹植《白马篇》 (12) 警惕 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书》 (13) 疾飞 鹰隼横厉。——《汉书·息夫躬传》 (14) 害;虐害;损害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孟子·滕文公上》 (15) 得传染病 苗死,民厉。——《管子》 (16) 变为恶鬼 国为虚厉。——《庄子》 形容词 (1) 严厉(威严不随和) 子温而厉。——《论语·述而》 色厉而内荏。——《论语·阳货》 行峻而言厉。——韩愈《答尉迟生书》 袁正色厉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乘其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应元厉声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声色俱厉;厉言(声色严厉地说话);厉音(声音严厉);厉气(严厉的神色);厉禁(圈定范围,禁止他人侵入。后也用作严禁的意思);厉直(严肃正直);正颜厉色;厉肃(厉然。严肃) (3) 邪恶 。如:厉妖(邪恶怪异之物);厉疾(灾疫。厉疫) (4) 猛烈 余寒犹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5) 又如:厉厉(寒风猛烈貌);厉风(大风;烈风) (6) 恶,凶恶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左传·昭公七年》 (7) 危险 有厉告自邑。——《易·夬·卦辞》 (8) 味道浓烈 厉而不爽些。——《楚辞·招魂》 英文翻译whetstone; grind, sharpen; whet
方言集汇◎ 粤语:lai6
◎ 潮州话:li6 (lĩ)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