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介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严正耿直。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六:“ 郭制军 琇 令 吴江 时,簠簋不飭,大吏将刻之。 郭 立誓痛改,令役担水洗县堂及内室,示民以更新,后果操行峻介,卒称直臣。”
引证解释
⒈ 严正耿直。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六:“郭制军琇令吴江时,簠簋不飭,大吏将刻之。
引郭立誓痛改,令役担水洗县堂及内室,示民以更新,后果操行峻介,卒称直臣。”
峻介的网络释义
峻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雋(
)声。本义:高而陡峭)(2) 同本义
山峻高而蔽日兮。——《楚辞·屈原·涉江》
山道峻隘。——《北齐书·高昂传》
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韩非子·奸劫弑臣》
(3) 又如:峻危(高耸险峻);峻朵(高峻的山峰);峻岭(崇高的山岭);峻绝(极为陡峭)
(4) 严酷,严厉
乃峻责租调。——《新唐书·李实传》
严刑峻法。——《论衡·非韩》
因以峻文诋之。——《后汉书·朱浮传》
(5) 又如:峻政(苛政);峻责(严厉责求);峻拒(断然拒绝);峻辞(断然辞绝)
(6) 高超 。如:峻绝(高超);峻迈(高超出众);峻论(高论);峻格(高超的格调);峻立(高超特出)
(7) 大;高大
克明峻德。——《礼记·大学》
(8) 又如:峻宇(高大的屋宇);峻德(大德);峻命(大命,指天帝或帝王的命令);峻博(博大)
(9) 高雅;高贵;高尚 。如:峻雅(高雅);峻阀(高贵的门第);峻爵(崇高的爵位)
(10) 严正 。如:峻整(严正庄重);峻网(严正的法网);峻介(严正耿直);峻切(文词、语言严正切直)
(11) 猛烈 。如:峻剂(猛烈的药剂);峻药(猛烈的药物);峻利(猛烈);峻烈(猛烈);峻利(味道浓烈而爽口)
(12) 指文笔刚劲挺拔 。如:峻利(形容笔力刚劲雄健);峻健(刚劲有力);峻洁(诗文刚劲凝练)
动词
(1) 结束,完成 。如:峻工;峻事(完事,结束)
(2) 增高,加高
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易》设险之义。——《魏书》
(3) 升迁,高升 。如:峻用(提拔任用);峻除(升迁);峻擢(高升);峻迁(高升;升迁);峻登(高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un5 [台湾四县腔] zun5 [梅县腔] zun5 [客语拼音字汇] jin4 zun4 [海陆丰腔] zun5 [宝安腔] zu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身上穿着铠甲形。中间是人,两边的四点象联在一起的铠甲片。本义:铠甲。一种用来防身的武器) (2) 同本义 驷介旁旁。——《诗·郑风·清人》 舍尔介狄。——《诗·大雅·瞻卬》 其虫介。——《淮南子·脩务》 急则用介胄之士。——《史记·老庄甲韩列传》 (3) 又如:介士(穿着甲胄的兵士);介卒(甲兵);介胄(铠甲与头盔、披甲戴盔);介人(武士,甲士);介马(披甲的战马) (4) 疆界;界限。后作“界” 介,画也。——《说文》。按,八者分也。从人者,取人身之左右以见意。 无此疆尔界。——《诗·周颂·思文》。陆德明释文:“界”作“介。” 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后汉书》 (5) 传宾主之言的人。古时主有傧相迎宾,宾有随从通传叫介 诸侯相见,卿为介。——《荀子·大略》 (6) 又如:介绍;介宾(宾客,贵宾;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 (7) 指有甲壳的虫类或水族 。如:介潭(传说中的介甲虫。为介类的先祖);介鳞(传说中的海生动物。夏食而冬蛰,为鱼鳖类的祖先) (8) 节操;独特之行 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孟子》 (9) 戏曲术语。南戏、传奇剧本里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如坐、笑、见面以及鸡鸣、犬吠等 。如:笑介;见介;鸡鸣介;犬吠介 (10) ∶介词的省称 (11) 姓 动词 (1) 披甲 不介马而驰之。——《左传·成公二年》 季氏介其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介者不释。——《史记》 (2) 又如:介胄(披甲戴盔);介马(给战马披甲) (3) 介入;居中 介居二大国之间。——《左传·襄公九年》 (4) 又如:介和(调解,说合) (5) 介绍 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李康《命运论》 (6) 又如:介函(介绍信) (7) 介意;留存 不以介怀。——李延寿《南史》 (8) 又如:介怀(耿耿于怀);介介然(形容心事重重);介心(介意,把不快的事记在心里);介虑(介意忧虑) (9) 间隔,隔开 前乡崧高,后介大河。——《汉书·翼奉传》 (10) 又引申为挑拨离间。如:介言(间言,离间的话);介然(间隔;隔开);介绝(隔绝) (11) 佐助 介尔景福。——《左传》 (12) 又如:介眉(祝寿之词);介贰(辅佐);介寿(祝寿之词) (13) 因;凭借;依靠 介人之宠,非勇也。——《左传·文公六年》 (14) 又如:介持(依凭;仗持) 形容词 (1) 独;特异 夫介异于人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孑不群而介立。——张衡《思玄赋》 介,独也。——《广雅》 如有一介臣。——《书·秦誓》 亦不使一介行李。——《左传·襄公八年》 一介嫡女。——《国语·吴语》 援纳断断之介。——《汉书·孔光传》 (2) 副;次一等 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左传·昭公四年》 (3) 又如:介卿(次一等的卿,位于冢卿之下);介弟(对别人弟弟的尊称);介次(位于市井的小亭);介使(副使);介倅(副手;辅佐者) (4) 大 。如:介福(大福;洪福);介圭(一尺二寸长的大圭);介寿(长寿。祝寿之辞);介母(大型贝类);介祉(大福) (5) 善 。如:介人(善人) (6) 耿介;耿直特异 。如:介廉(正直廉洁);介正(耿直纯正);介白(耿介清白);介决(耿直善断) (7) 孤傲 。如:介立(独立清高而不迎合流俗);介僻(高傲孤僻);介异(孤高特异);介吝(孤高自爱);介特(孤高,不随流俗) (8) 这,这么;那,那么 。如:介事(这事;此事) (9) 坚定 。如:介石(谓操守坚贞);介峙(形容耿介,坚定,不可动摇) (10) 通“芥”。细微 忧悔吝者存乎介。——《易·系辞上》 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无纤介之祸者。——《战国策·齐策四》 不以往事为纤介。——《汉书·元后传》 (11) 又如:介丘(介邱。微小的土山);介狭(心胸狭隘);介焉(细微的样子) 量词 通“个”。如:一介书生;一介武夫 英文翻译forerunner, herald, harbinger; to lie between; sea shell; to wear armor
方言集汇◎ 粤语:g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giai5 [台湾四县腔] gai5 kie5 kiai5 [客英字典] gai5 [陆丰腔] gai5 [海陆丰腔] gai5 [宝安腔] gai5 [沙头角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e4 gai4 ge4 giai4 gie4 [东莞腔] gai5 ◎ 潮州话:gai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